申请日2016.08.29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IPC分类号C02F3/3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垂直内循环三相流化床及其污水处理方法,其包括:竖直设置的反应筒,反应筒内形成有反应腔体;内置于反应腔体的导流筒;位于导流筒正下方的曝气装置;设于导流筒正上方的出水装置,其污水处理方法为由反应腔体底部进水,加入悬浮填料并开启曝气装置,悬浮填料在曝气装置作用下沿导流筒向上运动,并使得导流筒内外的悬浮填料循环流动,静置后出水装置将反应腔体顶端澄清水排出。本发明通过设置导流筒及配合设置于导流筒下方的曝气装置使导流筒内形成好氧区、导流筒外形成厌氧区和兼氧区,曝气装置产生气体驱动载体沿导流筒向上运动并在导流筒内外循环,进而循环进行硝化、反硝化交替反应,其有利于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垂直内循环三相流化床,其特征在于,包括,
竖直设置的反应筒,所述反应筒内形成有反应腔体;
同轴内置于反应腔体的导流筒;
设于所述反应腔体底部的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位于所述导流筒正下方;及
同轴设于所述导流筒正上方的出水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内循环三相流化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装置包括外整流筒、内整流筒、载体分离器及出水管,所述内整流筒同轴内置于外整流筒并与外整流筒之间形成一整流腔,所述外整流筒与所述反应筒之间形成有一与所述整流腔的下端连通的出水腔,所述载体分离器的出水端与所述整流腔连通,所述出水管与所述出水腔的上端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垂直内循环三相流化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内循环三相流化床还包括一外径由上至下逐渐增大的锥形罩,所述锥形罩的上端与所述内整流筒连接,所述导流筒上端延伸至所述锥形罩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垂直内循环三相流化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分离器为多个且沿所述内整流筒内壁周向均匀布置,每个所述载体分离器均包括:
一分离筒,所述分离筒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分离孔;
内置于所述分离筒的出水筒,所述出水筒与所述分离筒之间形成有分离腔体,所述出水筒一端穿过所述分离筒并与所述整流腔连通、另一端沿所述分离筒轴向延伸并与所述分离筒端部之间形成有与所述分离腔体连通的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垂直内循环三相流化床,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分离孔均为沿所述分离筒周向布置的弧形孔,多个所述分离孔沿所述分离筒轴向均匀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垂直内循环三相流化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内循环三相流化床还包括一反冲洗装置,所述反冲洗装置包括一反冲洗进气管、与所述反冲洗进气管连通的呈环状的反冲洗主管、及多个反冲洗分管,每个所述反冲洗分管均一端与所述反冲洗主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分离腔体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垂直内循环三相流化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装置包括一与所述出水腔上端连通的溢流堰,所述出水管与所述溢流堰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内循环三相流化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装置包括一曝气进气管及与所述曝气进气管连通的多个曝气盘,多个所述曝气盘呈环形阵列布置于所述导流筒正下方。
9.一种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垂直内循环三相流化床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由反应腔体底部通入污水,向污水中加入悬浮填料并开启曝气装置进行曝气;
(2)悬浮填料在曝气装置作用下沿导流筒向上运动,并使得导流筒内外的悬浮填料循环流动;
(3)曝气后静置,并通过出水装置将反应腔体顶端的澄清水排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导流筒上方形成絮凝澄清层并对污水进行二次生化处理。
说明书
一种垂直内循环三相流化床及其污水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垂直内循环三相流化床及其污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过程中,需要在好氧和厌氧环境下分别进行硝化和反硝化反应,进而除去氨氮,而好氧和厌氧环境需要不同的反应器,从而导致污水处理需要多个较为繁杂的步骤及不同的反应器。其一方面导致能源的大量浪费,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污水处理效率的提高。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可同时进行硝化和反硝化的反应器成为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垂直内循环三相流化床及其污水处理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污水处理需要多个反应器配合处理导致能源浪费、处理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垂直内循环三相流化床,包括,
竖直设置的反应筒,所述反应筒内形成有反应腔体;
同轴内置于反应腔体的导流筒;
设于所述反应腔体底部的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位于所述导流筒正下方;及
同轴设于所述导流筒正上方的出水装置。
优选的,所述出水装置包括外整流筒、内整流筒、载体分离器及出水管,所述内整流筒同轴内置于外整流筒并与外整流筒之间形成一整流腔,所述外整流筒与所述反应筒之间形成有一与所述整流腔的下端连通的出水腔,所述载体分离器的出水端与所述整流腔连通,所述出水管与所述出水腔的上端连通。
优选的,所述垂直内循环三相流化床还包括一外径由上至下逐渐增大的锥形罩,所述锥形罩的上端与所述内整流筒连接,所述导流筒上端延伸至所述锥形罩内。
优选的,所述载体分离器为多个且沿所述内整流筒内壁周向均匀布置,每个所述载体分离器均包括:
一分离筒,所述分离筒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分离孔;
内置于所述分离筒的出水筒,所述出水筒与所述分离筒之间形成有分离腔体,所述出水筒一端穿过所述分离筒并与所述整流腔连通、另一端沿所述分离筒轴向延伸并与所述分离筒端部之间形成有与所述分离腔体连通的间隙。
优选的,每个所述分离孔均为沿所述分离筒周向布置的弧形孔,多个所述分离孔沿所述分离筒轴向均匀布置。
优选的,所述垂直内循环三相流化床还包括一反冲洗装置,所述反冲洗装置包括一反冲洗进气管、与所述反冲洗进气管连通的呈环状的反冲洗主管、及多个反冲洗分管,每个所述反冲洗分管均一端与所述反冲洗主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分离腔体连通。
优选的,所述出水装置包括一与所述出水腔上端连通的溢流堰,所述出水管与所述溢流堰连接。
优选的,所述曝气装置包括一曝气进气管及与所述曝气进气管连通的多个曝气盘,多个所述曝气盘呈环形阵列布置于所述导流筒正下方。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垂直内循环三相流化床的污水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由反应腔体底部通入污水,向污水中加入悬浮填料并开启曝气装置进行曝气;
(2)悬浮填料在曝气装置作用下沿导流筒向上运动,并使得导流筒内外的悬浮填料循环流动;
(3)曝气后静置,并通过出水装置将反应腔体顶端的澄清水排出。
优选的,在导流筒上方形成絮凝澄清层并对污水进行二次生化处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设置导流筒及配合设置于导流筒下方的曝气装置使导流筒内形成好氧区、导流筒外形成厌氧区和兼氧区,曝气装置产生气体驱动载体沿导流筒向上运动并在导流筒内外循环,进而循环进行硝化、反硝化交替反应,其有利于提高污水处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