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

发布时间:2018-1-29 10:58:10

  申请日2016.08.30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小型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小型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包括机体(1)、滤网(2)、生物转盘(3)、动力机构(4)、石英砂滤料层(5)、活性炭层(6)、纤维球滤料层(7)、支架(8)、排水口(9)、排泥管(10)、输出管(11)、污泥泵(12)、隔板(13)、出水管(14)、排水管(15),其特征在于,机体(1)上部开口,下部设置排水口(9),所述的机体(1),其固定安装在支架(8)上,所述的机体(1),其一侧设置排泥管(10),另一侧设置动力机构(4),所述的机体(1),其内部自上而下依次为初级过滤部分、二级处理部分、三级过滤部分。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小型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包括机体(1)、滤网(2)、生物转盘(3)、动力机构(4)、石英砂滤料层(5)、活性炭层(6)、纤维球滤料层(7)、支架(8)、排水口(9)、排泥管(10)、输出管(11)、污泥泵(12)、隔板(13)、出水管(14)、排水管(15),其特征在于,机体(1)上部开口,下部设置排水口(9),所述的机体(1),其固定安装在支架(8)上,所述的机体(1),其一侧设置排泥管(10),另一侧设置动力机构(4),所述的机体(1),其内部自上而下依次为初级过滤部分、二级处理部分、三级过滤部分,所述的机体(1),其初级过滤部分内设置滤网(2),所述的机体(1),其初级过滤部分一侧通过输出管(11)与二级处理部分连通,所述的二级处理部分,包括生物转盘(3)、隔板(13)、出水管(14)、排水管(15),隔板(13)上设置出水管(14),所述的隔板(13),其一侧设置生物转盘(3),另一侧下部设置排水管(15),所述的动力机构(4),其与所述的生物转盘(3)的主轴配合连接,所述的排泥管(10),其与所述的二级处理部分配合连接,所述的三级过滤部分,其内部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石英砂滤料层(5)、活性炭层(6)、纤维球滤料层(7),污泥泵(12)与所述的排泥管(10)配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转盘(3),其外表面为凹凸状。

  说明书

  小型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小型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的氮(N)、磷(P)废水被排入河、湖水等水体中,造成很多的河湖水体严重富营养化。2001年,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约为83.2亿吨,生物化学需氧量(COD)、氮、磷流失量根据人均排放强度折算,2001年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排COD总量、总氮(TN)量和总磷(rrP)量分别为832.1万吨,58.2万吨和14.15万吨。生活污水中大量的污染物质加重受纳水体的污染,造成水体水质恶化,特别是污水中含有大量氮、磷,会使水体富营养化,是引起我市太湖蓝藻问题重要原因之一。现有生活污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一下几种:

  1、无动力厌氧工程处理模式:地势平坦有一定落差的村庄,通过统一建设地埋式大型净化沼气池,将全村生活污水通过管道网络格栅井收集汇流沼气池,采取无动力厌氧工程实行统一处理。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基于厌氧效果的局限性,对于高浓度生活污水,即COD值在3000~30000之间污水处理效果非常明显而对于低浓底生活污水,COD值在100~300之间效率比较低,单一处理方式出水很难达标。

  2、微动力好氧工程处理模式:村内轻污染的家庭工业或养殖场污水采取微动力好氧处理模式。即在无动力厌氧工程处理的基础上配套做动力曝气设施。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对于农村或小区低浓度生活污水,即COD值在100~300之间的污水,生化性非常好,采取动力曝气后,出水能达到排放标准,但动力消耗较大,对于小规模农村污水处理难于推广。

  3、小型沼气池处理模式:对于地势较复杂、不易统一铺设污水管道的村庄,实好多户联建沼气地处理模式。农居特别分散的,单户安装玻璃钢生活污水厌氧净化器处理。(缺点:只是对农村污水起到了利用,而且产出沼气必仅很少,沼气产量对于农村生活用能源并没有起到实质性改善,且维护工作量大,推广困难。)

  4、湿地处理和植物吸收处理模式:结合以上某一种方式处理后的生活污水,有条件的农村配套使用湿地处理或植物吸收处理,以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这样做的缺点是:湿地或植物吸收设于以上某种处理方式之后,达到进一步吸收降解水中的污染物。此种方法虽然成功解决了能耗、水质达标排放问题,但湿地占地面积大,建设成本高,一个50户的自然村落所排生活污水,湿地的占地面积就达1200m2左右;或采用立体多层结构,虽然大大缩小了用地面积,但跟随带来了土建费用巨大,结构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的问题,提供小型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小型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包括机体1、滤网2、生物转盘3、动力机构4、石英砂滤料层5、活性炭层6、纤维球滤料层7、支架8、排水口9、排泥管10、输出管11、污泥泵12、隔板13、出水管14、排水管15,其特征在于,机体1上部开口,下部设置排水口9,所述的机体1,其固定安装在支架8上,所述的机体1,其一侧设置排泥管10,另一侧设置动力机构4,所述的机体1,其内部自上而下依次为初级过滤部分、二级处理部分、三级过滤部分,所述的机体1,其初级过滤部分内设置滤网2,所述的机体1,其初级过滤部分一侧通过输出管11与二级处理部分连通,所述的二级处理部分,包括生物转盘3、隔板13、出水管14、排水管15,隔板13上设置出水管14,所述的隔板13,其一侧设置生物转盘3,另一侧下部设置排水管15,所述的动力机构4,其与所述的生物转盘3的主轴配合连接,所述的排泥管10,其与所述的二级处理部分配合连接,所述的三级过滤部分,其内部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石英砂滤料层5、活性炭层6、纤维球滤料层7,污泥泵12与所述的排泥管10配合连接。

  所述的小型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转盘3,其外表面为凹凸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设计新颖,使用简单方便,通过初级过滤部分、二级处理部分、三级过滤部分能够有效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并达到排放标准,环保、可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