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7.01.11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IPC分类号C02F3/30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船舶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该船舶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缓冲柜、粉碎泵、控制箱及曝气柜,缓冲柜的下部通过粉碎泵和第一出水管连通至曝气柜的上部;缓冲柜内设有第一曝气装置,缓冲柜的上部连通进水管,缓冲柜的底部通过粉碎泵和循环管进行粉碎循环;曝气柜内设有第二曝气装置、搅拌器、软性填料、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上述船舶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曝气柜采取“第一次进水——第一次曝气——第二次进水——搅拌——第二次曝气——沉淀——排水”,即“进水——好氧——进水——厌氧——好氧——沉淀——排水”间歇运行模式,由于设有两次曝气及搅拌处理,能够将水中的有机物反应去除,对氨氮进行好氧硝化、厌氧反硝化处理。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船舶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柜、粉碎泵、控制箱及曝气柜,所述缓冲柜的下部通过粉碎泵和第一出水管连通至所述曝气柜的上部;
所述缓冲柜内设有第一曝气装置,所述缓冲柜的上部连通进水管,所述缓冲柜的底部通过粉碎泵和循环管进行粉碎循环;
所述曝气柜内设有第二曝气装置、搅拌器、软性填料、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及所述第二电极位于所述曝气柜的侧壁上,所述第二电极位于所述第一电极的上方,所述软性填料位于所述搅拌器的搅拌杆周围;
当生活污水从所述进水管进入缓冲柜中时,在粉碎泵和所述第一曝气装置作用下进行粉碎循环及预曝气处理;预曝气处理后的生活污水进到所述曝气柜内至水位上升至所述第一电极液面时,所述控制箱控制进行第一次曝气处理;后预曝气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再进到所述曝气柜内至水位上升至所述第二电极液面时,所述控制箱控制所述搅拌器搅拌,进行厌氧反硝化脱氮处理,后进行第二次曝气处理,沉淀预定时间后,将曝气后的生活污水从所述曝气柜中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柜的侧壁上从下到上依次设有第四电极、第五电极、第六电极,所述第四电极、所述第五电极用于当水位分别到达电极位置液面时向控制箱发出信号,所述控制箱控制所述粉碎泵及所述第一曝气装置启动或停止;当水位升至所述第六电极液面时,所述控制箱控制发出报警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包括第一循环管和第二循环管,所述第一出水管上分支出所述第一循环管和所述第二循环管,所述第一循环管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缓冲柜的下部,所述第二循环管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缓冲柜的一侧侧壁上,所述第一循环管、所述第二循环管上分别设有第一循环电磁阀、第二循环电磁阀;所述第一出水管连接所述粉碎泵的进、出口管路上分别设有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柜的底部设有第一排污管,所述第一排污管连接至所述粉碎泵的入口管路上;所述第一出水管连接所述粉碎泵的出口管路上分支设有第二排污管,所述第一排污管、所述第二排污管上分别设有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曝气装置包括设在所述缓冲柜底部的第一扩散器、设在所述缓冲柜上部的第一气泵及连接所述第一扩散器和所述第一气泵的第一气管,所述第一气管上设有第一气管电磁阀;所述第二曝气装置包括设在所述缓冲柜底部的第二扩散器、设在所述缓冲柜上部的第二气泵及连接所述第二扩散器和所述第二气泵的第二气管,所述第二气管上设有第二气管电磁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流程泵、膜分离柜及消毒柜,所述曝气柜的下部通过所述流程泵和第二出水管与所述膜分离柜下部连通,所述膜分离柜上部通过管道和所述消毒柜的上部连通,所述消毒柜的下部设有排水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船舶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柜的侧壁上还设有第三电极,所述第三电极位于所述第一电极的下方,当所述曝气柜内的水位降至所述第三电极液面时,所述控制箱控制所述流程泵停止工作。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船舶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分离柜上连通有反冲洗系统,所述反冲洗系统包括连通在所述膜分离柜上部的第一反冲洗入水管、连通在所述膜分离柜下部的第二反冲洗出水管及分别设在所述第一反冲洗入水管、所述第二反冲洗出水管上的第一反冲洗电磁阀、第二反冲洗电磁阀。
说明书
一种船舶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用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船舶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船舶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是船舶上重要的防污染装置之一,对防止船舶生活污水污染起着重要作用。
目前,船舶上配备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多数是基于国际海事组织(IMO)海上环境委员会2006年10月颁布的MEPC 150(55)决议设计生产的,典型的原理采用好氧的生物法处理、沉淀或膜法泥水分离,该类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主要针对TSS、大肠菌群、有机物等指标的处理,对氨氮、总氮、总磷等指标无要求,而氮、磷指标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2012年10月,IMO海上环境委员会颁布了MEPC 227(64),增加了总氮、总磷排放指标,对船舶生活污水的研究、设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但目前还没有针对脱氮除磷处理的生物污水处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脱氮除磷的船舶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一种船舶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缓冲柜、粉碎泵、控制箱及曝气柜,所述缓冲柜的下部通过粉碎泵和第一出水管连通至所述曝气柜的上部;
所述缓冲柜内设有第一曝气装置,所述缓冲柜的上部连通进水管,所述缓冲柜的底部通过粉碎泵和循环管进行粉碎循环;
所述曝气柜内设有第二曝气装置、搅拌器、软性填料、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及所述第二电极位于所述曝气柜的侧壁上,所述第二电极位于所述第一电极的上方,所述软性填料位于所述搅拌器的搅拌杆周围;
当生活污水从所述进水管进入缓冲柜中时,在粉碎泵和所述第一曝气装置作用下进行粉碎循环及预曝气处理;预曝气处理后的生活污水进到所述曝气柜内至水位上升至所述第一电极液面时,所述控制箱控制进行第一次曝气处理;后预曝气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再进到所述曝气柜内至水位上升至所述第二电极液面时,所述控制箱控制所述搅拌器搅拌,进行厌氧反硝化脱氮处理,后进行第二次曝气处理,沉淀预定时间后,将曝气后的生活污水从所述曝气柜中排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柜的侧壁上从下到上依次设有第四电极、第五电极、第六电极,所述第四电极、所述第五电极用于当水位分别到达电极位置液面时向控制箱发出信号,所述控制箱控制所述粉碎泵及所述第一曝气装置启动或停止;当水位升至所述第六电极液面时,所述控制箱控制发出报警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循环管包括第一循环管和第二循环管,所述第一出水管上分支出所述第一循环管和所述第二循环管,所述第一循环管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缓冲柜的下部,所述第二循环管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缓冲柜的一侧侧壁上,所述第一循环管、所述第二循环管上分别设有第一循环电磁阀、第二循环电磁阀;所述第一出水管连接所述粉碎泵的进、出口管路上分别设有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曝气柜的底部设有第一排污管,所述第一排污管连接至所述粉碎泵的入口管路上;所述第一出水管连接所述粉碎泵的出口管路上分支设有第二排污管,所述第一排污管、所述第二排污管上分别设有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曝气装置包括设在所述缓冲柜底部的第一扩散器、设在所述缓冲柜上部的第一气泵及连接所述第一扩散器和所述第一气泵的第一气管,所述第一气管上设有第一气管电磁阀;所述第二曝气装置包括设在所述缓冲柜底部的第二扩散器、设在所述缓冲柜上部的第二气泵及连接所述第二扩散器和所述第二气泵的第二气管,所述第二气管上设有第二气管电磁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流程泵、膜分离柜及消毒柜,所述曝气柜的下部通过所述流程泵和第二出水管与所述膜分离柜下部连通,所述膜分离柜上部通过管道和所述消毒柜的上部连通,所述消毒柜的下部设有排水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曝气柜的侧壁上还设有第三电极,所述第三电极位于所述第一电极的下方,当所述曝气柜内的水位降至所述第三电极液面时,所述控制箱控制所述流程泵停止工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膜分离柜上连通有反冲洗系统,所述反冲洗系统包括连通在所述膜分离柜上部的第一反冲洗入水管、连通在所述膜分离柜下部的第二反冲洗出水管及分别设在所述第一反冲洗入水管、所述第二反冲洗出水管上的第一反冲洗电磁阀、第二反冲洗电磁阀。
上述船舶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由于在缓冲柜中设有第一曝气装置,可以在进水过程中少量供氧曝气,实现有机物的预处理,降低了后续曝气柜的曝气处理负荷,同时具有沉淀的作用,降低后续曝气柜中进水的悬浮固体;另外,曝气柜采取“第一次进水——第一次曝气——第二次进水——搅拌——第二次曝气——沉淀——排水”,即“进水——好氧——进水——厌氧——好氧——沉淀——排水”间歇运行的模式,第一次曝气处理,主要实现有机物的好氧去除,及氨氮的好氧硝化;第二次进水,为硝化产物厌氧反硝化提供碳源;搅拌,实现厌氧反硝化及磷的释放;第二次曝气,主要实现剩余有机物的去除及磷的吸收去除;由于设有两次曝气及搅拌处理,能够将水中的有机物反应去除,并能对氨氮进行好氧硝化、厌氧反硝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