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用过滤板

发布时间:2018-1-27 17:00:16

  申请日2017.01.11

  公开(公告)日2017.08.08

  IPC分类号B01D36/0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水处理用过滤板,包括过滤板本体及过滤孔,所述水处理用过滤板竖直设置使用且一侧为待过滤区,另一侧为已过滤区,过滤板本体上位于待过滤区的一侧对应每个过滤孔的位置均设有粗过滤器,且位于已过滤区的一侧对应均设有第一挡水堰,每个粗过滤器均罩在过滤孔上且下端与过滤板本体之间均设有与过滤孔相通的下流通道,每个粗过滤器上均设有连通外侧与过滤孔的粗过滤孔,第一挡水堰为从过滤孔的内侧底部向已过滤区的前上方呈弧形延伸的弧形沉降挡板,过滤板本体上位于每个粗过滤器与其上方相邻的过滤孔之间的位置处均设有第二挡水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新颖、过滤效果好,用于水处理过程中过滤的水处理用过滤板。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处理用过滤板,包括过滤板本体,所述过滤板本体上设有过滤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处理用过滤板竖直设置使用且一侧为待过滤区,另一侧为已过滤区,所述过滤板本体上位于待过滤区的一侧对应每个过滤孔的位置均设有粗过滤器,且位于已过滤区的一侧对应每个过滤孔的位置均设有第一挡水堰,每个粗过滤器均罩在过滤孔上且下端与过滤板本体之间均设有与过滤孔相通的下流通道,每个粗过滤器上均设有若干个连通外侧与过滤孔的粗过滤孔,所述第一挡水堰为从过滤孔的内侧底部向已过滤区的前上方呈弧形延伸的弧形沉降挡板,所述过滤板本体上位于每个粗过滤器与其上方相邻的过滤孔之间的位置处均设有第二挡水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处理用过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水堰的最高处均高于与其相连的过滤孔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水处理用过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水堰均向上延伸至下流通道处且其表面呈向内侧凹陷的弧形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处理用过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水堰均与过滤板本体一体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处理用过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水堰均与粗过滤器一体设置。

  说明书

  一种水处理用过滤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处理用过滤板。

  背景技术

  在水处理技术领域,过滤板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一般的过滤板通常是在板面上设置过滤孔达到过滤功能,现有的过滤板结构简单,过滤形式单一。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新颖、过滤效果好,用于水处理过程中过滤的水处理用过滤板。

  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处理用过滤板,包括过滤板本体,所述过滤板本体上设有过滤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处理用过滤板竖直设置使用且一侧为待过滤区,另一侧为已过滤区,所述过滤板本体上位于待过滤区的一侧对应每个过滤孔的位置均设有粗过滤器,且位于已过滤区的一侧对应每个过滤孔的位置均设有第一挡水堰,每个粗过滤器均罩在过滤孔上且下端与过滤板本体之间均设有与过滤孔相通的下流通道,每个粗过滤器上均设有若干个连通外侧与过滤孔的粗过滤孔,所述第一挡水堰为从过滤孔的内侧底部向已过滤区的前上方呈弧形延伸的弧形沉降挡板,所述过滤板本体上位于每个粗过滤器与与其上方相邻的过滤孔之间的位置处均设有第二挡水堰。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挡水堰的最高处均高于与其相连的过滤孔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挡水堰均向上延伸至下流通道处且其表面呈向内侧凹陷的弧形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挡水堰均与过滤板本体一体设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挡水堰均与粗过滤器一体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传统水处理用过滤板结构单一,过滤效果不明显的水处理用过滤板,本技术方案中水处理用过滤板的两侧均设有用于过滤的结构,待过滤区设有粗过滤器以进行首次粗过滤,污水经过粗过滤器和第二挡水堰后速度得到减缓,当到达第一挡水堰时,污水里的小杂质会在第一挡水堰的弧形沉降板的作用下搁浅沉降以使到达已过滤区的水的水质更好,第二挡水堰一方面起到减缓水流冲力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使在第一挡水堰上搁浅沉降的杂质顺着其表面慢慢滑落以过滤杂质的目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