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球菌在海带加工废水中应用

发布时间:2018-1-27 11:28:50

  申请日2017.01.12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IPC分类号C12N1/20; C02F3/34; C02F103/32; C12R1/01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红球菌及其生产絮凝剂的方法与在海带加工废水中的应用,属于微生物在废水领域处理技术领域。以本发明提供的具有高絮凝能力的红球菌(Rhodococcus)C3的代谢产物作为主要活性成分,作为微生物絮凝剂,将其应用于降解海带加工废水,具有无毒无害、可自然降解、处理效果好、无二次污染等特点。在最佳投加组合条件下,菌株C3经发酵所产生的微生物絮凝剂对海带加工废水的浊度达到88.3%,提高了污水处理效果,为海带加工废水的高效处理提供了新的方法。

  权利要求书

  1.红球菌Rhodococcus sp.,保藏编号为CGMCC NO. 13268。

  2.上述的红球菌所产生的微生物絮凝剂在在处理海带加工废水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安照下述步骤进行:

  (1)将上述的红球菌Rhodococcus sp.菌种接入发酵培养基,在恒温振荡培养箱以温度30℃,转速160r/min培养48h,将发酵液用离心机5000/min离心5min,取上清液,为微生物絮凝剂;(2)于海带加工废水中加入微生物絮凝剂和CaCl2,调节pH值7.0-12.0,絮凝条件为:每100mL海带加工废水中,加入微生物絮凝剂2mL;1% CaCl2 2mL;pH值为9.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球菌所产生的微生物絮凝剂在在处理海带加工废水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发酵培养基是:红糖30g, K2HPO4 6.70g,KH2PO4 1.70g,NH4(SO4)2 2.70g,蒸馏水1L,初始pH7.0,108℃,灭菌20min。

  说明书

  红球菌及其生产絮凝剂的方法与在海带加工废水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淀粉质原料加工企业污水好氧池污泥中筛得的具有高絮凝能力的菌株,该菌株经发酵所产生的微生物絮凝剂(MBF)对海带加工废水具有高效的絮凝沉淀效果,属于微生物在废水领域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作为较早被使用的水处理剂,化学絮凝剂主要包括无机絮凝剂和有机高分子絮凝剂,这类絮凝剂具有价格低廉、处理效果明显等特点,因此在早期被大量使用,但使用过程易造成金属离子和有机物残留而导致二次污染。

  海带加工废水含有多糖、纤维素、蛋白质和色素等有机物,以及大量无机盐,还有一定浓度具有毒性的甲醛。由于海带加工业废水含有机物种类多,对环境造成极大污染,传统的曝气好氧处理成本高,占地大,操作不便,难以满足中小企业的废水处理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高絮凝能力的菌株红球菌Rhodococcussp.C3,以下简称菌株C3。该菌种已经于2016年11月14日保藏于中国的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的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编号为CGMCC NO.13268。建议的分类命名为红球菌Rhodococcus sp.。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微生物絮凝剂,以菌株C3的代谢产物作为主要活性成分,将其应用于海带加工废水,具有无毒无害、可自然降解、处理效果、无二次污染等特点。

  上述的菌株C3所产生的微生物絮凝剂在在处理海带加工废水中的应用,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1)将上述的红球菌Rhodococcus sp.菌种接入发酵培养基,在恒温振荡培养箱以温度30℃,转速160r/min培养48h,将发酵液用离心机5000/min离心5min,取上清液,为微生物絮凝剂。

  (2)于海带加工废水中加入微生物絮凝剂和CaCl2,调节pH值7.0-12.0。经过优选,絮凝条件为:每100mL海带加工废水中,加入微生物絮凝剂2mL;1%CaCl2 2mL;pH值为9.0。

  所述步骤(1)的发酵培养基是:红糖30g,K2HPO4 6.70g,KH2PO4 1.70g,NH4(SO4)22.70g,蒸馏水1L,初始pH7.0,108℃,灭菌20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将菌株C3所产生的微生物絮凝剂,加入到海带加工废水中,可将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颗粒聚集形成较大的矾花,静置后实现固液分离。本发明提供的微生物絮凝剂能迅速有效地沉降海带加工废水中的有机物、降低浊度,使出水清澈透明。经过絮凝处理,减少了处理系统的负荷,提高处理效率。在最佳投加组合条件下,菌株C3经发酵所产生的微生物絮凝剂对海带加工废水的CODGr、浊度去除率分别为89.9%、88.30%,提高了污水处理效果,为海带加工废水的高效处理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