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09.07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一种退镀废水的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预处理工艺依次为均质调节池、混凝沉淀池、中间水池、生化调节池,厌氧水解池、产水池和污泥处理工艺,最终不仅降解了水中大部分有机物,同时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经预处理后的废水经生化处理,最终出水水质满足废水排放标准。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退镀废水可生化性差,处理成本高等缺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退镀废水的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预处理工艺依次为均质调节池、混凝沉淀池、中间水池、生化调节池,厌氧水解池、产水池和污泥处理工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均质调节池为:利用水泵将退镀废水送入均质调节池,开启加酸泵,通过投加硫酸,控制均质调节池的pH值为8~9。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沉淀池为:混凝沉淀池采用斜板沉淀池结构,依次设置混凝、絮凝和沉淀分离区,退镀废水经过均质调节后依次经混凝、絮凝、沉淀分离,将污泥送入污泥浓缩池,混凝沉淀出水进入中间水池。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混凝区投加聚合氯化铝PAC,絮凝区投加聚丙烯酰胺PAM;聚丙烯酰胺PAM以及聚合氯化铝PAC浓度均为500~600ppm;聚丙烯酰胺PAM以及聚合氯化铝PAC在废水中投加质量占废水质量的1‰~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生化调节池为:每天监测生化调节池的COD、NH3-N和总磷指标,通过引入生活污水、投加尿素,维持COD:N:P在200~250:4~6: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厌氧水解池为:水解酸化以及甲烷发酵,维持池内水温范围15~30℃、溶解氧范围在0.1~0.2mg/L、pH维持在6.5~7.5之间、污泥负荷0.03~0.05kgCOD/kgMLSS*d、混合液污泥浓度5.0~6.0g/L、污泥回流比200~300%;同时将污泥送入污泥浓缩池进行处理。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产水池为:使污泥在产水池中沉淀,同时将最终出水送往生化处理工艺,最终出水B/C大于0.5。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污泥处理工艺为:污泥送入污泥浓缩池,上清液进入均质调节池再次处理,污泥经过压缩后,将压缩污泥送入,污泥脱水机进行脱水,后将脱水污泥外运处理,实现泥水分离。
说明书
一种退镀废水的预处理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废水的预处理工艺,尤其涉及一种退镀废水的预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每年排放大量的退镀废水,这些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氰化物,芳香族化合物、醛及各种聚酯中间产物等,成分复杂,缺少氮、磷,偏酸性,对微生物具有压制作用。不适于生化处理。目前多数使用的强化混凝法,活性炭吸附法,芬顿法虽有一定的处理效果,但处理成本较高。
因此,上述退镀废水需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后,方可排放入自然水体,否则直接排放,会导致水中动植物死亡,水体发臭,严重污染水资源环境。
上述退镀废水经过预处理后,经生化处理,通过微生物降解废水中有机物,可满足污水排放标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弥补退镀废水难以进行生物降解,处理成本较高,而提供了一种新的一种退镀废水的预处理工艺。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方案为:一种退镀废水的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预处理工艺依次为均质调节池、混凝沉淀池、中间水池、生化调节池,厌氧水解池、产水池和污泥处理工艺。
优选上述均质调节池为:利用水泵将退镀废水送入均质调节池,开启加酸泵,通过投加硫酸(不易挥发),控制均质调节池的pH值为8~9。
优选上述的混凝沉淀池为:混凝沉淀池采用斜板沉淀池结构,依次设置混凝、絮凝和沉淀分离区,退镀废水经过均质调节后依次经混凝、絮凝、沉淀分离,将大部分悬浮物、大分子物质去除,消减后续处理的负荷;将污泥送入污泥浓缩池,混凝沉淀出水进入中间水池;实现泥水分离。
上述混凝区投加聚合氯化铝PAC,絮凝区投加聚丙烯酰胺PAM;聚丙烯酰胺PAM以及聚合氯化铝PAC浓度均为500~600ppm;聚丙烯酰胺PAM以及聚合氯化铝PAC在废水中投加质量占废水质量的1‰~2‰。
上述的中间水池为:调节水量,同时将水中部分悬浮物、泥沙沉淀下来,便于后续污水处理,降低污水处理成本。
优选上述的生化调节池为:每天监测生化调节池的COD、NH3-N和总磷指标,通过引入生活污水(碳源)、投加尿素(氮,磷),维持COD:N:P在200~250:4~6:1的营养比列范围,维持细菌生长需要,达到最佳的生化处理效果。
优选厌氧水解池为:水解酸化以及甲烷发酵,这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维持池内水温范围15~30℃、溶解氧范围在0.1~0.2mg/L、pH维持在6.5~7.5之间、污泥负荷0.03~0.05kgCOD/kgMLSS*d、混合液污泥浓度5.0~6.0g/L、污泥回流比200~300%;同时将污泥送入污泥浓缩池进行处理。
上述产水池为:使污泥在产水池中沉淀,同时将最终出水送往生化处理工艺,最终出水B/C大于0.5。(B/C大于0.3生化性良好)。
优选污泥处理工艺为:污泥送入污泥浓缩池,上清液进入均质调节池再次处理,污泥经过压缩后,将压缩污泥送入,污泥脱水机进行脱水,后将脱水污泥外运处理,实现泥水分离。
有益效果:
通过上述一系列工艺处理后,不仅去除了大分子有机物、降低了生物毒性、将泥水进行分离,同时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经后续生化处理后最终出水水质满足排放标准、降低了处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