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催化氧化处理废水的催化剂活性评价方法

发布时间:2018-1-24 10:18:47

  申请日2016.08.31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IPC分类号G01N31/10; C02F1/467

  摘要

  一种电催化氧化处理废水的催化剂活性的评价方法,其特征是:采用抽拉式隔板电解槽作为处理废水的电催化电极的活性评价装置;所述抽拉式隔板电解槽由槽体(A)、离子膜(5)、可抽拉式隔板(4)、进水口(6)、出水口(7)、进气口(2)、出气口(3)组成;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9)、液质联用仪(10)和离子色谱仪(11)与电解槽的进水口(6)和出水口(7)相连接;将气质联用仪(12)和NOx检测仪(13)与出气口(3)连接,通过测试废水处理前后的各项指标来作为催化剂活性的综合评价。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催化氧化处理废水的催化剂活性的评价方法,在实现废水的连续进样时可实现废水处理过程水和气体的实时、在线监控。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电催化氧化处理废水的催化剂活性的评价方法,其特征是:采用抽拉式隔板电解槽作为处理废水的电催化电极的活性评价装置;所述抽拉式隔板电解槽由槽体(A)、离子膜(5)、可抽拉式隔板(4)、进水口(6)、出水口(7)、进气口(2)、出气口(3)组成;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9)、液质联用仪(10)和离子色谱仪(11)与电解槽的进水口(6)和出水口(7)相连接;将气质联用仪(12)和NOx检测仪(13)与出气口(3)连接,通过测试废水处理前后的各项指标来作为催化剂活性的综合评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催化氧化处理废水的催化剂活性的评价方法的工艺步骤如下:

  A步骤,废水的进出,废水从电解槽的一侧的底端按照既定流速(既定流速根据测试要求而定)进入,经电催化氧化后,从另一侧的顶端自然流出;

  B 步骤,电催化电极(1)放置,电催化电极(1)根据电极的性质(做阴、阳级)放置到电解槽的两端,电极间距离与电解槽的大小相匹配;

  C 步骤,废水处理前后的色度分析及COD分析,在电解槽的废水进出口处安装微流管,再把微流管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9)的微量样品池连接,测试进出口水样的色度及COD,并与标准品进行对比,得出废水处理前后的色度值及COD;

  D 步骤,废水处理前后的水溶性物质分析,在电解槽的废水进出口处安装痕流管,再把痕流管与液质联用仪(10)、气质联用仪(12)的六通阀连接,测试进水口(6)、出水口(7)水样的物质,分析物质的组成、结构及其含量,确定废水中污染物的降解程度;

  E 步骤,气体的收集与分析,首先电解槽气体进口端接入He等惰性气体,出口端接入气质联用仪(12)等各种气体分析仪器;在电催化电极(1)活性评价时,旋开He气瓶阀门,让He通过电解槽,把产生的气体带出电解槽并送入气质联用仪(12)等气体分析仪器中,设定各种可能气体的分析测试条件,实时测试所产生的气体,并由此评价催化剂的活性等;

  在电催化电极(1)活性测试过程中,通过测试各种数据,分析处理前后的COD、氨氮、色度是否达到标准以及达到标准情况下的运行时间等综合因素来确定电催化电极(1)的活性。

  说明书

  一种电催化氧化处理废水的催化剂活性的评价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快速评价电催化氧化废水催化剂活性的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电催化氧化处理废水的催化剂活性的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产生了大量了难以直接用生物法处理的有毒废水,而物理法及化学法被用于处理这些有毒废水以减少其对环境的危害。虽然通过絮凝、吸附等物理法能够快速的处理废水中的有毒物质,但容易产生二次污染。因此,化学法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处理有毒废水的方法。电化学氧化法和电催化氧化技术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电化学氧化和电催化氧化技术则利用了废水中的氨氮、有机物在电场作用下能够快速氧化为二氧化碳、水及氮气等对环境无害的化合物,从而实现废水的无害化处理。然而,目前的电化学氧化及电催化氧化技术(CN 105329988 A,CN 104030415 B)只能够间歇式检测实现废水处理前后的水样是否达标。由于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较少,难以通过常规方法收集产生的气体,因此无法评判生成的气体是否有害,是否造成二次污染。同时,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电催化剂的活性评价装置和方法,无法在一个平台上评价催化剂的性能。因此,有必要设计和开发一种方法来克服当前电催化剂活性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催化氧化处理废水的催化剂活性的评价方法。

  一种电催化氧化处理废水的催化剂活性的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步骤,废水的进出,废水从电解槽的一侧的底端进入,经电催化氧化后,从另一侧的顶端自然流出。

  B 步骤,化剂(电极)放置,若是粉状电催化剂需预先压制或附着在电极板上;若非粉状电催化剂,则可直接把电催化剂当作电极使用。电催化电极(1)根据电极的性质(做阴、阳级)放置到电解槽的两端,电极间距离根据电解槽的大小而定。

  C 步骤,水处理前后的色度分析及COD分析,电解槽的废水进出口处安装微流管,再把微流管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9)的微量样品池连接,测试进出口水样的色度及COD,并与标准品进行对比,得出废水处理前后的色度值及COD。

  D 步骤,水处理前后的水溶性物质分析,解槽的废水进出口处安装痕流管,再把痕流管与液质联用仪(10)、气质联用仪(12)的六通阀连接,测试进出口水样的物质,分析物质的组成、结构及其含量,确定废水中污染物的降解程度。

  E 步骤,的收集与分析,先电解槽气体进口端接入He等惰性气体,出口端接入气质联用仪(12)等各种气体分析仪器。在电催化电极(1)活性评价时,旋开He气瓶阀门,让He通过电解槽,把产生的气体带出电解槽并送入气质联用仪(12)等气体分析仪器中,设定各种可能气体的分析测试条件,实时测试所产生的气体,并由此评价催化剂的活性等。

  在电催化电极(1)活性测试过程中,通过测试各种数据,分析处理前后的COD、氨氮、色度是否达到标准以及达到标准情况下的运行时间等综合因素来确定电催化电极(1)的活性。

  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催化氧化处理废水的催化剂活性的评价方法,在实现废水的连续进样时可实现废水处理过程水和气体的实时、在线监控。整个装置集成化程度高、效率高。同时可在同一平台上评价各种电催化电极(1)的催化效率及寿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