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零排法

发布时间:2018-1-19 15:18:15

  申请日2016.10.08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IPC分类号C02F1/66; C02F9/14; C02F3/00; C02F1/50

  摘要

  一种废水零排法,在零排放系统中,回用废水1与调配的循环净水29混合为PH=6‑9的稀释废水3,再与循环碱液6或循环酸液2调配为PH=7.5的中和废水13,并输入生化机组15作为生化脱氮、去碳和除磷等深度处理工艺流程的循环净水及其回用净水30、回收酸液20和回收渣泥27的废水资源。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废水零排法,在回用废水(1)零排放系统中,输入酸性或碱性或中性废水与净化水阀(2)的循环净水(29),混合为PH=6-9的稀释废水(3);再与循环碱阀(4)和混合碱阀(5)的循环碱液(6),或循环酸阀(8)的循环酸液(21),混合为PH=7.5的酸碱废水(7)或碱酸废水(9),并输入在物化液池(10)中,其特征是回用废水当PH<7.5时,截止循环酸液、调配循环碱液;当PH>7.5时,截止循环碱液、调配循环酸液;当PH=7.5时,即关闭所有酸碱液阀;并均由物化液池分解物化沉渣(11)、物化排气(12)和输出PH=7.5的中和废水(13)则为生化深度处理的回用净水(30)资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零排法,在中和废水(13)与氧化空气(14)分别输入的生化机组(15)流程中,其特征是:生化分解为中和废水脱氮、去碳的生化排气(16)和生化废水(22)资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零排法,在生化废水(22)与消毒除盐(23)分别输入的净化水池(24)流程中,其特征是:生化分解为生化废水去碳、除磷的生化剩泥(25)、混合渣泥(26)、回收渣泥(27)和循环水泵(28)的循环净水(29)及回用净水(30)资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零排法,在循环碱液(6)流程中,其特征是:物化沉渣(11)和生化剩泥(25)等,均属碱性渣泥,且以顺水三通管道为循环净水(29)的水压、水量,混合所有渣泥为循环碱液资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零排法,在循环酸液(21)流程中,其特征是:物化排气(12)和生化排气16)等,均属酸性排气,且以净水射流管道(18)作为循环净水(29)的水压、水量,混合所有排气为混合酸液(19)、回收酸液(20)以及循环酸液(21)资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零排法,在回用净水(30)流程中,其特征是:由回用水阀(31)调配的回用净水,并与用水物料(32)混合为用水液池(33)的回收料渣(34)和回流废水(35)资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零排法,在回收酸液(20)流程中,其特征是:在溶气液阀(36)减压为常压的溶气液池(37)中,回收酸液为回收废气(38)并经回收气箱(39)处理为废气零排流程的回收废气资源;而回收废水(40)则与回流废水(35)合流为废水零排流程的回用废水(1)资源。

  说明书

  废水零排法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生化处理,尤其是工业废水利用自身酸碱资源,提供其中和废水生化深度处理为零排放系统循环净水及其回用净水的废水零排法。

  (二)背景技术

  现有工业废水处理,以废水酸碱度PH=6-9为达标的排放废水,且投放中和药剂或外加与之中和的其他废水,才能达致废水预处理标准,并被排入城市下水道或截污管网,再与生活污水或雨流污水混合为城市污水处理的达标污水再排入受纳水域;不仅不能回用净水,而且,其排污占地、耗水、耗能及运行成本高昂,二次污染损害大气、水体和土地的生态环境则难以根治。

  在前期发明《循环净化水》(201310246424.1)等基础上,本发明以回用废水零排放系统自行调配废水PH=7.5为生化深度处理的回用净水。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废水零排法,在酸性或碱性废水零排放系统中,不投放中和药剂,不外加与之中和的其他废水或碱床或烟气,并由系统自身完善其调配酸碱变PH=7.5为中和废水生化深度处理的回用净水。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废水零排法,在回用废水零排放系统中,输入酸性或碱性或中性废水与净化水阀的循环净水,混合为PH=6-9的稀释废水;再与循环碱阀和混合碱阀的循环碱液,或循环酸阀的循环酸液,混合为PH=7.5的酸碱废水或碱酸废水,并输入在物化液池中,其特征是回用废水当PH<7.5时,截止循环酸液、调配循环碱液;当PH>7.5时,截止循环碱液、调配循环酸液;当PH=7.5时,即关闭所有酸碱液阀;并均由物化液池分解物化沉渣、物化排气和输出PH=7.5的中和废水则为生化深度处理的回用净水资源。在中和废水与氧化空气分别输入的生化机组流程中,其特征是:生化分解为中和废水脱氮、去碳的生化排气和生化废水资源。在生化废水与消毒除盐分别输入的净化水池流程中,其特征是:生化分解为生化废水去碳、除磷的生化剩泥、混合渣泥、回收渣泥和循环水泵的循环净水及回用净水资源。在循环碱液流程中,其特征是:物化沉渣和生化剩泥等,均属碱性渣泥,且以顺水三通管道为循环净水的水压、水量,混合所有渣泥为循环碱液资源。在循环酸液流程中,其特征是:物化排气和生化排气等,均属酸性排气,且以净水射流管道作为循环净水的水压、水量,混合所有排气为混合酸液,回收酸液以及循环酸液资源。在回用净水流程中,其特征是:由回用水阀调配的回用净水,并与用水物料混合为用水液池的回流废水资源。在回收酸液流程中,其特征是:在溶气液阀减压为常压的溶气液池中,回收酸液为回收废气并经回收气箱处理为废气零排流程的回收废气资源;而回收废水则与回流废水,合流为废水零排流程的回用废水资源。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在废水生化深度处理工艺中,对酸性或碱性或中性废水,均为利用废水零排放系统自身的酸、碱资源,准确地调配废水PH=7.5的净水工艺流程,方法、设施简单,且节能、零排水、零排气、零排酸、零排碱及零排渣、泥,并回收废水所有的净水资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