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10.08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IPC分类号C02F11/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采用复合菌种进行污泥好氧发酵的方法,其中所述复合菌种为高效复合菌种WTB,具体方法是:1.发酵原料采用城镇污水厂脱水污泥、辅料采用秸秆、稻壳、花生壳等农作物废料,以及发酵后的返料或成品料等、复合菌种WTB;2.首先将复合菌种WTB经过8~12h活化后得到活化后的菌种WTB待用;3.将活化后的菌种WTB按脱水污泥的0.03%~0.1%喷洒于城镇污水厂脱水污泥表面,然后将喷洒有活化后的菌种WTB的污泥和所述辅料按重量比为4:1~1:1的比例混合,混合均匀后送入多段回转发酵舱进行好氧发酵。本发明缩短发酵周期至7天左右,较传统发酵周期缩短了2/3,大大提高了污泥发酵效率,同时也大大降低了辅料的添加量,提高了发酵产品质量,污泥减量化显著。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采用复合菌种进行污泥好氧发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菌种为高效复合菌种WTB;
具体方法是:
1).发酵原料采用城镇污水厂脱水污泥、辅料为农作物废料或发酵后的返料或成品料;
2).首先将复合菌种WTB经过8~12h活化后得到活化后的菌种WTB待用;
3).将活化后的菌种WTB按脱水污泥的0.03%~0.1%喷洒于城镇污水厂脱水污泥表面,然后将喷洒有活化后的菌种WTB的污泥和所述辅料按重量比为4:1~1:1的比例混合,混合均匀后送入多段回转发酵舱进行好氧发酵;发酵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升温阶段,升温至30~55℃,第二阶段为高温阶段,温度控制在55~75℃,第二阶段的持续时间为3~5天,第三阶段为降温阶段,降至常温出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复合菌种进行污泥好氧发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农作物废料为秸秆、稻壳或花生壳。
说明书
一种采用复合菌种进行污泥好氧发酵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泥发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采用复合菌种进行污泥好氧发酵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复合菌种含有高浓度的有益微生物,利用正常微生物或促进微生物生长的物质制成的制剂,可调整土著微生物的内部微生态,保持微生态平衡。主要原理是在好氧条件下,通过增加发酵初期微生物的群体数量来加速有机物质的分解活动,产生大量的热量,使堆体快速升温并维持一定的高温期,这种高温有利于破坏杂草草种、虫卵、有害细菌等,并能抑制某些疾病的滋生。同时缩短发酵周期,降低辅料投加量,提供污泥成品质量。
复合菌种通过压力筛选,比绝大多数土著微生物具有更强的抗逆性、更好的适应性,繁殖速度快,功能明确。不同发酵原料土著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存在差异,复合菌种有利于平衡原料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差异,保证产业化生产中产品质量的稳定。
另外现有污泥好氧发酵方面存在着如下问题:
1、发酵时间长,需要30天左右,严重地影响了污泥处理效率。
2、发酵时需要的辅料及发酵后的返料用量就很大,发酵产品质量不高,污泥减量化不显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污泥好氧发酵所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采用复合菌种进行污泥好氧发酵的方法。该方法可以缩短发酵周期,大大降低辅料的添加量,提高发酵产品质量,污泥减量化显著。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采用复合菌种进行污泥好氧发酵的方法,其中所述复合菌种为高效复合菌种WTB;
具体方法是:
1.发酵原料采用城镇污水厂脱水污泥、辅料为农作物废料或发酵后的返料或成品料;
2.首先将复合菌种WTB经过8~12h活化后得到活化后的菌种WTB待用;
3.将活化后的菌种WTB按脱水污泥的0.03%~0.1%喷洒于城镇污水厂脱水污泥表面,然后将喷洒有活化后的菌种WTB的污泥和所述辅料按重量比为4:1~1:1的比例混合,混合均匀后送入多段回转发酵舱进行好氧发酵;发酵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升温阶段,升温至30~55℃,第二阶段为高温阶段,温度控制在55~75℃,第二阶段的持续时间为3~5天,第三阶段为降温阶段,降至常温出料。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农作物废料为秸秆、稻壳或花生壳。
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在污泥好氧发酵过程中,投配本发明的复合菌种WTB后,发酵堆体升温迅速,高温期持续时间较长,发酵周期缩短至7天左右,较传统发酵周期缩短了2/3,大大提高了污泥发酵效率,同时也大大降低了辅料的添加量,提高了发酵产品质量,污泥减量化显著。
总之,发酵有机物的性质、发酵条件和过程控制的设定与菌种的应用是有密切关联的有机整体,有机物的性质决定了如何设置发酵条件和过程控制参数,发酵条件和过程控制参数的调整和优化是为了有效发挥菌种的效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菌种的效率,反过来促进发酵有机物的快速分解,所以复合菌种的应用上,必须将上述因素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全面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