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10.20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竹制品加工废水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池;气浮装置,所述气浮装置的废水入口通过废水提升泵a与调节池连接;酸化池,所述酸化池通过废水提升泵b与所述气浮装置的废水出口连接;厌氧生物反应器,所述厌氧生物反应器的液体进口通过废水提升泵c与所述酸化池连接,该厌氧生物反应器的液体出口连接膜生物反应系统。本实用新型在调节池与酸化池之间增设气浮装置,使得废水在进行酸化处理前进行初步净化处理,大大降低了后续系统的处理负荷,提高后续MBR系统的生化性能。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竹制品加工废水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调节池(1);
气浮装置(2),所述气浮装置(2)的废水入口(2a)通过废水提升泵a(3)与调节池(1)连接;
酸化池(4),所述酸化池(4)通过废水提升泵b(5)与所述气浮装置(2)的废水出口(2b)连接;
厌氧生物反应器(6),所述厌氧生物反应器(6)的液体进口(6a)通过废水提升泵c(7)与所述酸化池(4)连接,该厌氧生物反应器(6)的液体出口(6b)连接膜生物反应系统(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制品加工废水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1)的上方设有碱性溶液投加装置(9)。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竹制品加工废水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1)的进口(1b)还设有用于浓缩液循环利用的回用管道(11),调节池(1)通过该回用管道(11)与所述膜生物反应系统(8)的浓缩液出口(8b)相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制品加工废水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生物反应系统(8)的废水出口(8c)通过循环管道(12)与其第二废水进口(8d)连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制品加工废水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废气净化装置(13),该废气净化装置(13)与所述厌氧生物反应器(6)的气体出口(61)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制品加工废水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装置(2)的排泥口(21)连接有压滤设备(10)。
说明书
一种竹制品加工废水预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竹制品加工废水预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竹产业迅速发展,竹制品行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废水因其污染成分复杂,该类废水主要含有细胞浆液类物质、糖类、有机酸、氨基酸、竹叶黄酮类、单宁类、植物色素类、长链烷烃类、苯类和酯类等污染物,若未经处理后直接排入水体,会造成地表水的严重污染,给我国的生态环境以及竹制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中国发明专利201110220473.9公开了一种竹制品废水处理方法,将竹制品废水通过加水稀释及加药调节pH后依次进行厌氧膨胀污泥床反应器EGSB、膜生物反应器MBR、纳滤装置NF处理,最后达标排放。该发明针对竹制品加工过程中的蒸煮废水,通过EGSB-MBR组合工艺去除废水中97%的CODCr,既降低了后续处理的负担,又合理地回收了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沼气,采用纳滤技术深度处理生化池出水,使最终的出水达到国家污水排放标准。
据申请人反应,该处理方法在实际运行时,好氧出水加药絮凝沉淀,由于此类废水加药后污泥很难沉降,而且场地有限,没有足够大的二沉池,导致了处理之后的水带出大量的污泥,后经专家讨论鉴定,采用了超滤纳滤技术,在运行过程中,纳滤的回收率为60%到70%之间,部分浓缩水需加药处理,但加药效果欠佳;此外,竹制品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添加许多防腐类物质、一定的颜料和其他增加产品质量的未知物质,使竹制品废水原水水质CODCr浓度高达26000mg/L~53000mg/L,B/C有时低至0.04,处理后得到的浓缩水再经过氧化次氯酸钠、臭氧或者化学脱色甚至活性炭吸附等各种实验后仍有反色现象。除此之外,泡沫问题一直是影响生化正常运行的主要原因,为了保证好氧系统的正常运行,势必要保证足够的溶解氧,但当曝气达到一定程度时,泡沫又会大量溢流,不断影响厂区卫生,更会影响周边过往群众。经反复实验,消泡剂为杀菌成分,不能使用,而采用好氧池混合液水力消泡,作用也不明显,泡沫性状比较黏稠,很难压碎,泡沫与好氧两者制约,也大大影响了工艺后端的正常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竹制品加工废水预处理系统,在调节池与酸化池之间增设气浮装置,使得废水在进行酸化处理前进行初步净化处理,大大降低了后续系统的处理负荷,提高后续MBR系统的生化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竹制品加工废水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调节池;
气浮装置,所述气浮装置的废水入口通过废水提升泵a与调节池连接;
酸化池,所述酸化池通过废水提升泵b与所述气浮装置的废水出口连接;
厌氧生物反应器,所述厌氧生物反应器的液体进口通过废水提升泵c与所述酸化池连接,该厌氧生物反应器的液体出口连接膜生物反应系统。
作为改进,所述调节池的上方设有碱性溶液投加装置。
作为改进,所述调节池的进口还设有用于浓缩液循环利用的回用管道,调节池通过该回用管道与所述膜生物反应系统的浓缩液出口相连通。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膜生物反应系统的废水出口通过循环管道与其第二废水进口连通。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还包括废气净化装置,该废气净化装置与所述厌氧生物反应器的气体出口连接。
作为更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气浮装置的排泥口连接有压滤设备。
本发明中气浮装置的作用是废水在进行酸化处理之前对废水进行气浮净化处理,利用气浮装置上的曝气系统产生大量微泡与废水中的悬浮物、脂类物质等形成混合体在浮力作用下上升至集渣区,在刮渣系统作用下收集清理,沉淀物在重力作用下下沉至排渣系统内排出,用于初步去除废水中的浮渣、悬浮物如木质素、金属元素等及不溶解于废水的各种添加剂、防腐类物质等,降低废水CODCr浓度、SS浓度及色度,利于后续废水酸化处理及厌氧反应,促进第一气浮装置的净化效率,同时避免了设置二沉池,简化设备数量,减少成本。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通过在调节池与酸化池之间增设气浮装置,使得废水在进行酸化处理前进行初步净化处理,除去废水中的浮渣、悬浮物及及不溶解于废水的各种添加剂、防腐类物质等,降低废水CODCr浓度、SS浓度及色度,促进后续酸化处理及EGSB反应器的厌氧反应,且与MBR系统配合作用,大大降低了后续系统的处理负荷,利于后续生化系统对废水进行高效及高净化处理,浓缩水产量少,脱色处理时反色现象消失;
(2)通过气浮装置去除废水中在生产时添加的添加剂,避免了MBR系统曝气时泡沫大量产生甚至溢出的问题,使得泡沫与好氧反应易于平衡;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废水预处理系统运行稳定,各处理单元之间相互协调促进,使得废水净化处理效率高,节能环保且成本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