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11.22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农村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包括三个一体设置且均密闭的池体;三个池体分别为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和沉淀池。水解酸化池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布水装置、组合填料一和集水管。接触氧化池内设置有组合填料二、潜水曝气机和曝气机进风管。沉淀池内设置有进水缓冲管、污泥回流泵、污泥回流管和出水堰;污泥回流管的另一端从沉淀池穿出并伸入水解酸化池中;出水堰设置在沉淀池的顶部内壁面四周,与出水堰位置等高的沉淀池侧壁上设置有出水口。本申请采用水解酸化和接触氧化的工艺,既能保证处理效果,又能降低能耗、运行管理方便、建设容易,适合农村的实际需要。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农村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三个一体设置且均密闭的池体;三个池体分别为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和沉淀池;
水解酸化池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布水装置、组合填料一和集水管;布水装置包括进水总管和若干根进水支管,进水总管的一端从水解酸化池的侧壁伸出,形成进水口;若干根进水支管均与进水总管管身相连接;集水管的出水端伸入接触氧化池内;
接触氧化池内设置有组合填料二、潜水曝气机和曝气机进风管;潜水曝气机设置在接触氧化池的底部,并与集水管的出水端位置相对应;曝气机进风管的一端与潜水曝气机相连接,潜水曝气机的另一端伸出接触氧化池外并与空气相通;组合填料二设置在集水管出水端及潜水曝气机的上方;
沉淀池内设置有进水缓冲管、污泥回流泵、污泥回流管和出水堰;污泥回流泵设置在沉淀池的底部,污泥回流管的一端与污泥回流泵相连接,污泥回流管的另一端从沉淀池穿出并伸入水解酸化池中,且污泥回流管的伸入端位于组合填料一的上方;进水缓冲管的出水端位于沉淀池内,进水缓冲管的进水端从沉淀池侧壁伸出并位于接触氧化池内;出水堰设置在沉淀池的顶部内壁面四周,与出水堰位置等高的沉淀池侧壁上设置有出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村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处理装置采用碳钢防腐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村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水缓冲管的管中心与沉淀池底部之间的垂直距离为70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农村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水缓冲管的出水端设置有喇叭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村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布水装置中的进水总管和进水支管以及集水管均为穿孔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农村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水总管和集水管的材料均为UPVC且口径均为DN50;进水支管的口径为DN32;其中,集水管、进水总管和进水支管中穿孔的直径均为10mm,且穿孔均斜向下45°交错排列,相邻两个穿孔之间的孔间距为5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村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组合填料一和组合填料二均通过固定架固定在相应池体的中部,每个固定架均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固定网,每个固定网均包括两根螺纹钢和尼龙绳,两根螺纹钢均固定在相应池体的侧壁上,尼龙绳缠绕在两根螺纹钢上,组合填料一或组合填料二位于两个固定网之间,并通过两个固定网的尼龙绳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村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出水堰呈锯齿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村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潜水曝气机的型号为DSA101-M075,额定功率为0.75KW,额定电压为220V。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村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污泥回流泵的型号为V180不锈钢潜水泵,额定功率为0.18KW,额定电压为220V,设定运行时间为1h/d。
说明书
一种农村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村污水处理方面的环保领域,特别是一种农村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农村城市化发展,分散式农村污水引起的污染问题日加严重,农村的生活污水一般都直接排入附近河道中,使河道污染越加严重。现阶段农村污水处理技术主要有厌氧消化、厌氧生物滤池、A2/O、生物接触氧化、氧化沟、生物滤池等。其中无动力厌氧处理技术工艺简单、污泥量少,但处理效果不理想;而有动力处理技术一般参照现有城镇污水处理的方式,增加曝气机、污水泵等动力装置,但城镇与农村存在偏差,产生建设难、耗能高、运行管理不便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农村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该农村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采用水解酸化和接触氧化的工艺,既能保证处理效果,又能降低能耗、运行管理方便、建设容易,适合农村的实际需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农村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包括三个一体设置且均密闭的池体;三个池体分别为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和沉淀池。
水解酸化池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布水装置、组合填料一和集水管;布水装置包括进水总管和若干根进水支管,进水总管的一端从水解酸化池的侧壁伸出,形成进水口;若干根进水支管均与进水总管管身相连接;集水管的出水端伸入接触氧化池内。
接触氧化池内设置有组合填料二、潜水曝气机和曝气机进风管;潜水曝气机设置在接触氧化池的底部,并与集水管的出水端位置相对应;曝气机进风管的一端与潜水曝气机相连接,潜水曝气机的另一端伸出接触氧化池外并与空气相通;组合填料二设置在集水管出水端及潜水曝气机的上方。
沉淀池内设置有进水缓冲管、污泥回流泵、污泥回流管和出水堰;污泥回流泵设置在沉淀池的底部,污泥回流管的一端与污泥回流泵相连接,污泥回流管的另一端从沉淀池穿出并伸入水解酸化池中,且污泥回流管的伸入端位于组合填料一的上方;进水缓冲管的出水端位于沉淀池内,进水缓冲管的进水端从沉淀池侧壁伸出并位于接触氧化池内;出水堰设置在沉淀池的顶部内壁面四周,与出水堰位置等高的沉淀池侧壁上设置有出水口。
处理装置采用碳钢防腐材料制成。
进水缓冲管的管中心与沉淀池底部之间的垂直距离为700mm。
进水缓冲管的出水端设置有喇叭口。
布水装置中的进水总管和进水支管以及集水管均为穿孔管。
进水总管和集水管的材料均为UPVC且口径均为DN50;进水支管的口径为DN32;其中,集水管、进水总管和进水支管中穿孔的直径均为10mm,且穿孔均斜向下45°交错排列,相邻两个穿孔之间的孔间距为50mm。
组合填料一和组合填料二均通过固定架固定在相应池体的中部,每个固定架均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固定网,每个固定网均包括两根螺纹钢和尼龙绳,两根螺纹钢均固定在相应池体的侧壁上,尼龙绳缠绕在两根螺纹钢上,组合填料一或组合填料二位于两个固定网之间,并通过两个固定网的尼龙绳固定。
出水堰呈锯齿状。
潜水曝气机的型号为DSA101-M075,额定功率为0.75KW,额定电压为220V。
污泥回流泵的型号为V180不锈钢潜水泵,额定功率为0.18KW,额定电压为220V,设定运行时间为1h/d。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整个装置成套设置且功能模块化,总尺寸能做到3m*2m*2.5m,一般单套本装置即可满足一个村污水处理的需要。另外,装置容易运输至现场且方便快速安装建设。
(2)采用水解酸化工艺,污泥定期回流至水解酸化池进行消化,整个装置污泥量低,一年只需一次污泥清运,维护方便,后期运行只需接通电源后,定期查看即可。
(3)装置所用设备为潜水曝气机和污泥回流泵,均放置在相应池体内,无需单独再设置工作房,另外采用常规的220V电压,施工简单。
(4)水解酸化池和接触氧化池在污泥回流泵的作用下,组合成A/O工艺,可以脱氮,去除氨氮和总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