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污水净化装置

发布时间:2018-1-15 16:33:11

  申请日2016.11.17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污水净化装置,包括净化筒,净化筒内部依次设置化粪区、过滤区、厌氧处理区以及沉淀区,且化粪区、过滤区、厌氧处理区、沉淀区之间通过隔仓板隔开,净化筒的一侧设有厕所污水进水口,厕所污水进水口上端设有第一清渣口,第一清渣口一侧设有洗漱污水进口,且洗漱污水进口设置在厌氧处理区上端,净化筒另一侧设有出水口,且出水口上端设有第二清渣口,出水口连通人工湿地,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成本低,能够实现在生活污水的快速净化,净化效率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多功能污水净化装置, 包括净化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筒(1)内部依次设置化粪区(2)、过滤区(3)、厌氧处理区(4)以及沉淀区(5),且所述化粪区(2)、过滤区(3)、厌氧处理区(4)、沉淀区(5)之间通过隔仓板(6)隔开,所述净化筒(1)的一侧设有厕所污水进水口(7),所述厕所污水进水口(7)上端设有第一清渣口(8),所述第一清渣口(8)一侧设有洗漱污水进口(9),且所述洗漱污水进口(9)设置在厌氧处理区(4)上端,所述净化筒(1)另一侧设有出水口(10),且所述出水口(10)上端设有第二清渣口(11),所述出水口(10)连通人工湿地(12),所述人工湿地(12)连通排水口(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污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湿地(12)由第一过滤区(14)、第二过滤区(15)、第三过滤区(16)和第四过滤区(17)组成,所述第一过滤区(14)和第二过滤区(15)完全一致,包括第一砂土层(18)、由直径20mm-40mm的石子组成的石子层(19)以及由直径80mm-100mm的鹅软石组成的第一鹅软石层(20),所述第一砂土层(18)、石子层(19)、第一鹅软石层(20)由上往下依次设置;所述第三过滤区(16)包括第二砂土层(21)、粗砂层(22)以及由直径40mm-60mm的鹅软石组成的第二鹅软石层(23),所述第二砂土层(21)、粗砂层(22)、第二鹅软石层(23)由上往下依次设置;所述第四过滤区(17)包括第三砂土层(24)、细砂层(25)以及由直径40mm-60mm的鹅软石组成的第三鹅软石层(26),所述第三砂土层(24)、细砂层(25)、第三鹅软石层(26)由上往下依次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污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处理区(4)内填充有生物质填料(27)。

  说明书

  一种多功能污水净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净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污水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现有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复杂,操作繁琐,而且净化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污水净化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污水净化装置, 包括净化筒,所述净化筒内部依次设置化粪区、过滤区、厌氧处理区以及沉淀区,且所述化粪区、过滤区、厌氧处理区、沉淀区之间通过隔仓板隔开,所述净化筒的一侧设有厕所污水进水口,所述厕所污水进水口上端设有第一清渣口,所述第一清渣口一侧设有洗漱污水进口,且所述洗漱污水进口设置在厌氧处理区上端,所述净化筒另一侧设有出水口,且所述出水口上端设有第二清渣口,所述出水口连通人工湿地,所述人工湿地连通排水口。

  优选的,所述人工湿地由第一过滤区、第二过滤区、第三过滤区和第四过滤区组成,所述第一过滤区和第二过滤区完全一致,包括第一砂土层、由直径20mm-40mm的石子组成的石子层以及由直径80mm-100mm的鹅软石组成的第一鹅软石层,所述第一砂土层、石子层、第一鹅软石层由上往下依次设置;所述第三过滤区包括第二砂土层、粗砂层以及由直径40mm-60mm的鹅软石组成的第二鹅软石层,所述第二砂土层、粗砂层、第二鹅软石层由上往下依次设置;所述第四过滤区包括第三砂土层、细砂层以及由直径40mm-60mm的鹅软石组成的第三鹅软石层,所述第三砂土层、细砂层、第三鹅软石层由上往下依次设置。

  优选的,所述厌氧处理区内填充有生物质填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成本低,设置化粪区、过滤区、厌氧处理区以及沉淀区,能够实现在生活污水的快速净化,净化效率高。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人工湿地由第一过滤区、第二过滤区、第三过滤区和第四过滤区组成,采用四组过滤区,能够进一步提高了水的过滤效率,而且过滤后的杂质对环境无污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