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12.19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IPC分类号C02F11/12; C02F11/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重含油建筑污泥脱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泥池、药液混合器、絮凝搅拌器和带式压榨脱水机,所述污泥池经污泥泵与絮凝搅拌器的第一入口相连接,所述药液混合器经计量泵与絮凝搅拌器的第二入口相连接,絮凝搅拌器的出口与带式压榨脱水机的污泥入口相连通,所述带式压榨脱水机内设置有用以收集压榨后滤饼的滤饼收集器和用以收集压榨后液体的液体收集器。本实用新型多重含油建筑污泥脱水处理系统具有加热烘干、真空倒吸脱水、压榨等多级脱水机制,脱水彻底;易于控制药液混合物和污泥的配比,操作简单;系统结构简单,具有制造成本低、应用范围广、操作维护方便、可扩展性好的优点。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多重含油建筑污泥脱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泥池、药液混合器、絮凝搅拌器和带式压榨脱水机,所述污泥池经污泥泵与絮凝搅拌器的第一入口相连接,所述药液混合器经计量泵与絮凝搅拌器的第二入口相连接,絮凝搅拌器的出口与带式压榨脱水机的污泥入口相连通,所述带式压榨脱水机内设置有用以收集压榨后滤饼的滤饼收集器和用以收集压榨后液体的液体收集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重含油建筑污泥脱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带式压榨脱水机内设置有上滤带和下滤带,上滤带下部和下滤带上部紧密贴合在一起并依次绕过多根直径递减的压榨辊形成对污泥进行压榨的压榨区,所述污泥入口位于上滤带上方,污泥经上滤带的上部带输送至压榨区的楔形入口,所述液体收集器位于压榨区下方,所述滤饼收集器位于压榨区的滤饼出口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重含油建筑污泥脱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滤带的上部带上方设置有将污泥入口进来的污泥进行摊铺的挡板,上滤带的上部带上方还设置有位于挡板旁侧的加热器,上滤带的上部带下方还设置有与上滤带的上部带下侧面相贴合并可往复运动的吸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重含油建筑污泥脱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收集器底部连接有出水管;吸盘连接有通往气液分离器的导管,气液分离器的出气口与真空泵相连接,气液分离器的出液口与所述出水管相连通。
说明书
一种多重含油建筑污泥脱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重含油建筑污泥脱水处理系统,属于污泥脱水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含油污泥呈粘稠状,有臭味,含水率高,体积庞大,属于有毒有害的危险固体废物,任意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处理含油污泥的第一步是降低污泥的含水率,以减小其体积。但目前的含油污泥脱水技术存在脱水处理不够彻底、系统复杂、可维护性低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脱水彻底,便于维护的多重含油建筑污泥脱水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多重含油建筑污泥脱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泥池、药液混合器、絮凝搅拌器和带式压榨脱水机,所述污泥池经污泥泵与絮凝搅拌器的第一入口相连接,所述药液混合器经计量泵与絮凝搅拌器的第二入口相连接,絮凝搅拌器的出口与带式压榨脱水机的污泥入口相连通,所述带式压榨脱水机内设置有用以收集压榨后滤饼的滤饼收集器和用以收集压榨后液体的液体收集器。
进一步的,带式压榨脱水机内设置有上滤带和下滤带,上滤带下部和下滤带上部紧密贴合在一起并依次绕过多根直径递减的压榨辊形成对污泥进行压榨的压榨区,所述污泥入口位于上滤带上方,污泥经上滤带的上部带输送至压榨区的楔形入口,所述液体收集器位于压榨区下方,所述滤饼收集器位于压榨区的滤饼出口下方。
进一步的,上滤带的上部带上方设置有将污泥入口进来的污泥进行摊铺的挡板,上滤带的上部带上方还设置有位于挡板旁侧的加热器,上滤带的上部带下方还设置有与上滤带的上部带下侧面相贴合并可往复运动的吸盘。
进一步的,所述液体收集器底部连接有出水管;吸盘连接有通往气液分离器的导管,气液分离器的出气口与真空泵相连接,气液分离器的出液口与所述出水管相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多重含油建筑污泥脱水处理系统具有加热烘干、真空倒吸脱水、压榨等多级脱水机制,脱水彻底;通过调节计量泵控制药液混合物流量,容易控制药液混合物和污泥的配比,操作简单;系统结构简单,具有制造成本低、应用范围广、操作维护方便、可扩展性好的优点。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和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