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11.03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IPC分类号C02F3/32; C02F103/2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固定化藻球的养殖污水净化装置,特点是包括内部盛装有固定化藻球的藻球筐,藻球筐的上方设置有挂钩,藻球筐包括圆柱状的筐架和尼龙网布,尼龙网布包覆在筐架的外侧和底部,筐架由上下两个圆环和若干根纵向设置的支柱围成,支柱均布在上下两个圆环之间,挂钩通过若干根连接绳分别与支柱连接,尼龙网布的目数为10‑20目,圆环的直径为80‑120 cm,支柱的高为30‑50cm,固定化藻球用量为0.5~1kg/m3养殖污水,优点是容易组装和拆卸,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灵活方便,污水处理效果佳,同时藻球可反复使用和及时收集,生产可操作性强。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基于固定化藻球的养殖污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盛装有固定化藻球的藻球筐,所述的藻球筐的上方设置有挂钩,所述的藻球筐包括圆柱状的筐架和尼龙网布,所述的尼龙网布包覆在所述的筐架的外侧和底部,所述的筐架由上下两个圆环和若干根纵向设置的支柱围成,所述的支柱均布在上下两个所述的圆环之间,所述的挂钩通过若干根连接绳分别与所述的支柱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固定化藻球的养殖污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尼龙网布的目数为10-20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固定化藻球的养殖污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环的直径为80-120 cm,所述的支柱的高为30-5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固定化藻球的养殖污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化藻球用量为0.5~1kg/m3养殖污水。
说明书
一种基于固定化藻球的养殖污水净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养殖污水净化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固定化藻球的养殖污水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近几年,随着现代渔业建设的发展,设施渔业建设已成为我国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特别是南美白对虾大棚高密度养殖模式的推广,已成为养殖的重头戏。但是,高密度、集约化、规模化的养殖模式会产生大量的残饵、肥料和生物代谢产物累积,水体产生富养化,造成病害频发。在当今“五水共治”的大背景下,要保护海洋环境,减少水产养殖的自身污染,就要提倡“零污水排放、循环水养殖”,要实现这一目标,对水产养殖污水的治理已迫在眉睫。目前污水处理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物理法、化学法处理费用相对较高,且易产生二次污染。所以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生物法。微藻是自养型生物,其生长繁殖迅速、培养成本低、占地面积少,可以氧化分解有机物、降低氮磷浓度、富集有机污染物、去除金属离子,而采用固定化微藻净化养殖废水、高浓度有机废水、畜禽污水就能有效控制藻群衰败或爆发、悬浮藻难以收集、引起二次污染等问题,因此,采用固定化微藻处理养殖污水是一种新型环保节能的污水处理方法。目前已公开的中国专利CN202542957U一种制备固定化藻珠的装置、中国专利CN201525847U一种固定化酶载体制备装置、中国专利ZL201620024311.6一种固定化藻球的制备装置等都介绍批量化制备固定化藻球的工艺与装置。但是,利用固定化藻球实现大棚高密度养殖污水净化的装置未见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便、使用灵活方便,污水处理效果佳的基于固定化藻球的养殖污水净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固定化藻球的养殖污水净化装置,包括内部盛装有固定化藻球的藻球筐,所述的藻球筐的上方设置有挂钩,所述的藻球筐包括圆柱状的筐架和尼龙网布,所述的尼龙网布包覆在所述的筐架的外侧和底部,所述的筐架由上下两个圆环和若干根纵向设置的支柱围成,所述的支柱均布在上下两个所述的圆环之间,所述的挂钩通过若干根连接绳分别与所述的支柱连接。
所述的尼龙网布的目数为10-20目。
所述的圆环的直径为80-120 cm,所述的支柱的高为30-50cm。
所述的固定化藻球用量为0.5~1kg/m3养殖污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首次公开了一种基于固定化藻球的养殖污水净化装置,将该装置置于养殖污水池内,藻球筐的四周和底部围有10~20目尼龙筛绢网,便于水体内外交流,固定化藻球放在藻球筐内,固定化藻的用量可根据水体的多少和污水中氮磷的浓度而调整,一般处理污水的,就能迅速吸收净化污水中的氮磷。本装置容易组装和拆卸,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灵活方便,污水处理效果佳,同时藻球可反复使用和及时收集,生产可操作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