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11.17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IPC分类号C02F9/04; C02F1/20; C01C1/242; B01D53/78; B01D53/58
摘要
一种高氨氮废水的氨吹脱工艺及其装置,通过将加碱pH调节后的沉淀过程与氨吹脱过程设置在一个密闭的反应装置内进行,并通过射流曝气方式进行曝气,同时充分利用生化系统的余热对高浓度氨氮废水进行升温,这样大大提高了脱氨效率;而且将系统中产生的沉淀污泥进行了回流,节约了石灰或石灰乳的使用量,最终对系统产生的氨气采用硫酸吸收,得到的硫酸铵作为铵肥回收利用,使得整个系统不仅无二次污染,而且脱氨效率高、运行成本低,从而使本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更加广泛。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高氨氮废水的氨吹脱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高氨氮废水与石灰或石灰乳分别进入氨吹脱反应系统,调节废水的pH;
(2)向步骤(1)调节后的废水中鼓入空气,进行氨吹脱,得到上清液与氨气;
(3)向步骤(2)氨吹脱后得到的上清液中加入强酸进行pH回调,步骤(2)得到的氨气采用硫酸吸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氨氮废水的氨吹脱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的pH调节过程中进行不断的搅拌,最终pH值应调节至10~13之间;
所述步骤(3)的pH回调过程中控制pH至6.0~8.5之间。
3.用于上述高氨氮废水的氨吹脱工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原水箱(4)、氨吹脱反应器(7)、石灰或石灰乳箱(1)、清水箱(14)、pH回调箱(19)、产水箱(22)、气体吸收器(26)、硫酸铵回收箱(27);
原水箱(4)与氨吹脱反应器(7)连接,连接管路上装有第一进水泵(5),石灰或石灰乳箱(1)与氨吹脱反应器(7)连接,连接管路上装有第一加药泵(3),清水箱(14)与氨吹脱反应器(7)连接,连接管路上装有第二进水泵(13),氨吹脱反应器(7)的出水输出端与pH回调箱(20)连接,pH回调箱(20)与产水箱(22)连接,氨吹脱反应器(7)的泡沫输出端与泡沫处理装置(23)连接,氨吹脱反应器(7)的氨气输出端与气体吸收器(26)连接,气体吸收器(26)的输出端与硫酸铵回收箱(27)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氨氮废水的氨吹脱工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吹脱反应器(7)包括反应区(8)、沉淀区(9)及泡沫区(10),反应区(8)内部设有pH计(11),以控制废水的pH,底部设有射流曝气器(15),射流曝气器(15)的进气端与外部的鼓风机(16)连接,射流曝气器(15)的进水端与第一进水泵(5)的出口端连接,连接管路上装有控制阀(6),反应区(8)的底部还设有生化系统余热热源连接端口(17);
沉淀区(9)的底部污泥输出端连接回石灰或石灰乳箱(1),连接管路上设有排泥阀(18)与污泥回流泵(19);
泡沫区(10)的上方设有喷淋装置(12)以减少泡沫的大量产生,喷淋装置(12)的进水端与第二进水泵(13)的出口端连接,喷淋装置(12)的上方为氨气集气区。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氨氮废水的氨吹脱工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吸收器(26)的进口端与硫酸箱(24)连接,连接管路上装有第二加药泵(25)。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氨氮废水的氨吹脱工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石灰或石灰乳箱(1)与pH回调箱(20)中分别设有第一搅拌机(1)与第二搅拌机(21)。
说明书
一种高氨氮废水的氨吹脱工艺及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氨氮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氨氮废水的氨吹脱工艺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高氨氮废水(如垃圾渗滤液、化工废水等)对环境危害极大,并难以处理,为满足公众对环境质量不断提高的要求,国家对氨氮制订了越来越严格的排放标准,开发经济、高效的脱氮技术已成为水污染工程领域的重点和热点。
近几年来,国内外对氨氮废水处理方面开展了较多的研究。虽然许多方法都能有效去除氨氮,但真正用于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的只有少数几种,在高浓度氨氮废水行业,特别是垃圾渗滤液处理行业,氨氮常高达2000mg/L以上,若直接进行生物脱氮,则处理工艺流程长,能耗高,而且反硝化过程往往需要投加大量有机碳源,运行成本高,最终出水也难以达到新的排放标准,尤其是总氮难以达到排放标准。因此,高氨氮废水一般需要采用预处理方法进行脱氨。
目前,常用的预处理方法有化学沉淀法(MAP)、折点加氯法以及氨吹脱等。
化学沉淀法(MAP沉淀法)去除效率较好,且不受温度限制,操作简单,形成含磷酸铵镁的沉淀污泥可用作复合肥料,实现废物利用,从而抵消一部分成本;如能与一些产生磷酸盐废水的工业企业以及产生盐卤的企业联合,可节约药剂费用,利于大规模应用,但化学沉淀法由于受磷酸铵镁溶度积的限制,废水中的氨氮达到一定浓度后,再投入药剂量,则去除效果不明显,且投入成本大大增加,产生的污泥较多,处理成本高,且投加药剂时引入的氯离子和余磷易造成二次污染,在高浓度氨氮废水行业很少采用。
折点加氯法的脱氨效率高,去除率可达到99%以上,效果稳定,投资设备少,反应速度快、彻底。但折点氯化法的加药量大,处理成本高,且副产物氯胺和氯代有机物会造成二次污染,一般适用低氨氮浓度(<50mg/L)的废水,多用于氨氮废水的深度处理。
氨吹脱法去除氨氮效果较好,操作简便,易于控制,适合用于高氨氮废水的脱氨处理,是目前最常用的高氨氮废水预处理技术。但传统的氨吹脱法首先是向高氨氮废水中加入石灰或石灰乳,调节废水的pH至强碱性环境,使其发生沉淀反应,然后将沉淀后的上清液进行氨吹脱,这种方式存在的问题是在加碱调节pH进行沉淀的过程中,同时会产生大量的氨气,这会带来严重的二次污染问题,而且吹脱塔内经常结垢,低温时氨氮去除效率低,使得传统的氨吹脱技术的使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传统的氨吹脱技术中二次污染问题严重,脱氨效率低,以及吹脱塔内经常结垢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高氨氮废水的氨吹脱工艺及其装置,大幅度提高脱氨效率,避免了二次污染,降低了运行成本。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设计一种高氨氮废水的氨吹脱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高氨氮废水与石灰或石灰乳分别进入氨吹脱反应系统,调节废水的pH;
第二步,向第一步调节后的废水中鼓入空气,进行氨吹脱,得到上清液与氨气;
第三步,向第二步氨吹脱后得到的上清液中加入强酸进行pH回调,步骤(2)得到的氨气采用硫酸吸收。
进一步,所述第一步的pH调节过程中进行不断的搅拌,最终pH应调节至10-13之间;
所述第二步是通过鼓风机向氨吹脱反应系统的底部鼓入空气,并采用射流曝气的方式进行曝气,控制系统中的气水比为1000~5000,然后利用生化系统的余热对系统进行加热,此时系统中不断产生氨气与大量的白色泡沫,氨气上升至集气区排出至氨气吸收装置中,泡沫上升至泡沫区,通过反应器的上部的清水喷淋装置以一定的速度向下喷淋清水,以减少泡沫的产生,通过反应器上方的溢流装置将泡沫溢流出系统进行后处理;同时系统中产生大量的颗粒物,颗粒物沉淀至反应器底部的沉淀区,部分沉淀通过污泥回流泵回流至石灰或石灰乳箱进行循环利用,剩余污泥通过排泥阀排出系统;系统最后产生的上清液进入pH回调箱。
所述第三步的pH值回调过程中需控制pH至6.0-8.5之间;同时,第三步采用硫酸吸收得到的硫酸铵作为铵肥回收利用。
用于上述高氨氮废水的氨吹脱工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原水箱、氨吹脱反应器、石灰或石灰乳箱、清水箱、pH回调箱、产水箱、气体吸收器、硫酸铵回收箱;
原水箱与氨吹脱反应器连接,连接管路上装有第一进水泵;石灰或石灰乳箱与氨吹脱反应器连接,连接管路上装有第一加药泵;清水箱与氨吹脱反应器连接,连接管路上装有第二进水泵;氨吹脱反应器的出水输出端与pH回调箱连接,pH回调箱与产水箱连接;氨吹脱反应器的泡沫输出端与泡沫处理装置连接;氨吹脱反应器的氨气输出端与气体吸收器连接,气体吸收器的输出端与硫酸铵回收箱连接。
进一步,所述氨吹脱反应器由反应区、沉淀区及泡沫区三部分组成。反应区内部设有pH计,以控制废水的pH,底部设有射流曝气器,射流曝气器的进气端与外部的鼓风机连接,射流曝气器的进水端与第一进水泵的出口端连接,连接管路上装有控制阀;反应区的底部还设有生化系统余热热源连接端口。沉淀区的底部污泥输出端连接回石灰或石灰乳箱,连接管路上设有排泥阀与污泥回流泵。泡沫区的上方设有喷淋装置,以减少泡沫的大量产生,喷淋装置的进水端与第二进水泵的出口端连接;喷淋装置的上方为氨气集气区。
进一步,所述气体吸收器的进口端与硫酸箱连接,连接管路上装有第二加药泵。
进一步,所述石灰或石灰乳箱与pH回调箱中分别设有第一搅拌机与第二搅拌机。
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将加碱pH调节后的沉淀过程与氨吹脱过程设置在一个密闭的反应装置内进行,并通过射流曝气方式进行曝气,同时充分利用生化系统的余热对高浓度氨氮废水进行升温,这样大大提高了脱氨效率;而且将系统中产生的沉淀污泥进行了回流,节约了石灰或石灰乳的使用量,最终对系统产生的氨气采用硫酸吸收,得到的硫酸铵作为铵肥回收利用,使得整个系统不仅无二次污染,而且脱氨效率高、运行成本低,从而使本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更加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