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7.01.16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IPC分类号B01D29/01; B01D29/60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河道水处理智能升降网装置,包括栅栏、驱动件、滤网、感应立柱、升降柱;栅栏竖立固定于河床底部;栅栏垂直于河道水流方向,栅栏高出水面;栅栏间设有缺口;缺口处竖立有升降柱;滤网与升降柱连接;驱动件安装于栅栏上部;驱动件与升降柱连接;驱动件驱动升降柱带动滤网升降;感应立柱内设有位置感应开关;位置感应开关检测感应立柱周围船只,发出控制信号控制驱动件工作。本实用新型采用可升降的滤网解决河道水处理中分段处理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便于推广。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河道水处理智能升降网装置,包括栅栏(1)、驱动件(3)、滤网(4)、感应立柱(6)、升降柱(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栅栏(1)竖立固定于河床底部;所述的栅栏(1)垂直于河道水流方向,栅栏(1)高出水面;所述的栅栏(1)间设有缺口;所述的缺口处竖立有所述的升降柱(9);所述的滤网(4)与所述的升降柱(9)连接;所述的驱动件(3)安装于所述的栅栏(1)上部;所述的驱动件(3)与所述的升降柱(9)连接;所述的驱动件(3)驱动所述的升降柱(9)带动所述的滤网(4)升降;所述的感应立柱(6)内设有位置感应开关;所述的位置感应开关检测感应立柱(6)周围船只,发出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的驱动件(3)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水处理智能升降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感应立柱(6)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的感应立柱(6)分别设置于所述的栅栏(1)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河道水处理智能升降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件(3)为电动葫芦;电动葫芦通过拉绳与滑轮组连接所述的升降柱(9)与滤网(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河道水处理智能升降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河道水处理智能升降网装置还包括浮子(5);所述的浮子(5)连接于所述的滤网(4)上部;所述的浮子(5)的数量为两个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河道水处理智能升降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河道水处理智能升降网装置还包括防撞立柱(2);所述的防撞立柱(2)设置于所述的栅栏(1)缺口处;所述的防撞立柱(2)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的防撞立柱(2)分别设置于所述的栅栏(1)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河道水处理智能升降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河道水处理智能升降网装置还包括警示标杆(7);所述的警示标杆(7)高出水面;所述的警示标杆(7)可拆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河道水处理智能升降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河道水处理智能升降网装置还包括底部连杆(8);所述的底部连杆(8)位于水底处;所述的底部连杆(8)连接所述的缺口两侧的所述的栅栏(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河道水处理智能升降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网(4)下部与所述的底部连杆(8)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其中之一所述的一种河道水处理智能升降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河道水处理智能升降网装置还设有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设置于河岸旁。
说明书
一种河道水处理智能升降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水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河道水处理智能升降网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水环境面临着水体污染、水资源短缺和洪涝灾害等多方面压力。水体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短缺,水生态环境破坏促使洪涝灾害频发。水体的污染主要来自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包括工业、农业、生活各个方面所产生的污染物造成的,要解决水体的污染,一方面要从源头上对污染进行控制,另一方面就是要进行清污技术的开发。水体污染的主要体现在河流污染,污染的河流不仅失去了资源功能和使用价值,而且严重破坏周围的环境景观,甚至危害到河流居民的健康。河流污染主要是由于大量的污染物经过长年累月的积累,沉淀并累积在底泥中,吸附在底泥颗粒上的污染物与孔隙水发生交换,从而向外释放污染物,造成水体的二次污染,并且大量的底泥为微生物提供了繁殖的温床,加剧了河流的污染。因此在河道的分段整治过程中,急需一种防止污染物扩散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河道水处理智能升降网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河道水处理智能升降网装置,包括栅栏、驱动件、滤网、感应立柱、升降柱;所述的栅栏竖立固定于河床底部;所述的栅栏垂直于河道水流方向,栅栏高出水面;所述的栅栏间设有缺口;所述的缺口处竖立有所述的升降柱;所述的滤网与所述的升降柱连接;所述的驱动件安装于所述的栅栏上部;所述的驱动件与所述的升降柱连接;所述的驱动件驱动所述的升降柱带动所述的滤网升降;所述的感应立柱内设有位置感应开关;所述的位置感应开关检测感应立柱周围船只,发出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的驱动件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的感应立柱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的感应立柱分别设置于所述的栅栏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的驱动件为电动葫芦;电动葫芦通过拉绳与滑轮组连接所述的升降柱与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的河道水处理智能升降网装置还包括浮子;所述的浮子连接于所述的滤网上部;所述的浮子的数量为两个以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河道水处理智能升降网装置还包括防撞立柱;所述的防撞立柱设置于所述的栅栏缺口处;所述的防撞立柱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的防撞立柱分别设置于所述的栅栏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的河道水处理智能升降网装置还包括警示标杆;所述的警示标杆高出水面;所述的警示标杆可拆卸。
进一步的,所述的河道水处理智能升降网装置还包括底部连杆;所述的底部连杆位于水底处;所述的底部连杆连接所述的缺口两侧的所述的栅栏。
进一步的,所述的滤网下部与所述的底部连杆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河道水处理智能升降网装置还设有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设置于河岸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河道水处理智能升降网装置,包括栅栏、驱动件、滤网、感应立柱、升降柱;栅栏竖立固定于河床底部;栅栏垂直于河道水流方向,栅栏高出水面;栅栏间设有缺口;缺口处竖立有升降柱;滤网与升降柱连接;驱动件安装于栅栏上部;驱动件与升降柱连接;驱动件驱动升降柱带动滤网升降;感应立柱内设有位置感应开关;位置感应开关检测感应立柱周围船只,发出控制信号控制驱动件工作。本实用新型采用可升降的滤网解决河道水处理中分段处理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便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