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废水脱色装置

发布时间:2018-1-10 17:41:45

  申请日2016.11.23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印染废水脱色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脱色反应池,池底倾斜下降至最低点处设置沉淀排污口,沉淀排污口的上方设置倾斜滤板;脱色区域内设置脱色网组件,脱色网组件包括呈倒置伞状的网架,网架包括主杆,主杆的底部连接升降油缸一,主杆的顶部设置伞骨架,伞骨架上贴覆有网布,网布上均匀分布若干网眼,网布上通过绳子连接若干个网兜一,网兜一内装填海绵一,海绵一中填充FZ‑TS脱色剂;过滤脱色区域内呈间隔设置若干过滤板、网板,网板上包覆反应网,反应网具有若干褶皱,褶皱内设置培养海绵,培养海绵内附着厌氧菌或好氧菌,反应网通过绳子连接若干个网兜二,网兜二内装填培养海绵,培养海绵内附着厌氧菌或好氧菌。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印染废水脱色装置,包括脱色反应池,所述脱色反应池的一侧底部设置进水口,另一侧顶部设置出水口,所述脱色反应池由下至上顺次划分为沉淀区域、脱色区域及过滤脱色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色反应池的池底由进水口一侧向出水口一侧倾斜下降,所述池底倾斜下降至最低点处设置沉淀排污口,所述沉淀排污口的上方设置倾斜滤板,所述倾斜滤板与池底之间留设通口间隙,所述倾斜滤板与沉淀排污口之间形成沉淀室;所述脱色区域内设置脱色网组件,所述脱色网组件包括呈倒置伞状的网架,所述网架包括主杆,所述主杆的底部连接升降油缸一,所述主杆的顶部设置伞骨架,所述伞骨架上贴覆有网布,所述网布上均匀分布若干网眼,所述网布上通过绳子连接若干个网兜一,所述网兜一内装填海绵一,所述海绵一中填充FZ-TS脱色剂;所述过滤脱色区域内呈间隔设置若干过滤板、网板,所述网板上包覆反应网,所述反应网具有若干褶皱,所述褶皱内设置培养海绵,所述培养海绵内附着厌氧菌或好氧菌,所述反应网通过绳子连接若干个网兜二,所述网兜二内装填培养海绵,所述培养海绵内附着厌氧菌或好氧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染废水脱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内填充海绵铁,所述海绵铁的粒径为1.20~1.45mm,所述过滤板的厚度为0.5~0.8m,所述过滤板的数量至少为6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染废水脱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色反应池中过滤脱色区域的两侧壁上设置竖向滑轨,所述网板的两侧边沿上设置滑轮,所述滑轮嵌入所述竖向滑轨内形成滑动连接,若干所述网板由竖向支架连接,所述竖向支架的顶部连接升降油缸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染废水脱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色反应池的池底为阶梯状下行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染废水脱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色反应池的池底设置排污沟,所述排污沟的末端衔接所述沉淀排污口,所述沉淀排污口上设置排污阀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染废水脱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色反应池的池底的倾斜角度为15°~30°。

  说明书

  一种印染废水脱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水净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脱色处理系统,特别是一种印染废水脱色装置。

  背景技术

  印染行业是耗水大户,废水排放量和污染物总量分别位居全国工业部门的第二位和第四位,是我国重点污染行业之一。印染废水一直以排放量大、处理难度高而成为废水治理工艺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制约我国印染行业进一步发展的限制因素。为了实现印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印染废水的资源化回用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目前,以服装染色、洗涤、整烫为主的生产型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出大量废水,废水中含有一定的有机物和色度,需要对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后才能回用。

  印染废水脱色常用的工艺主要分为以下几大类:(1)物化法:利用加入絮凝剂、助凝剂在特定的构筑物内进行沉淀或气浮,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的一种化学物理处理方法。但该类方法由于加药费用高、去除污染物不彻底、污泥量大并且难以进一步处理,会产生一定的“二次污染”,一般不单独使用,仅作为生化处理的辅助工艺;物化工艺简介常用的主要有:絮凝沉淀、气浮、吸附、过滤。(2)生化法:利用微生物的作用,使污水中有机物降解、被吸附而去除的一种处理方法。由于其降解污染物彻底,运行费用相对低,基本不产生“二次污染”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印染废水脱色处理中。生化处理技术主要分为厌氧和好氧。厌氧包括:水解酸化、UASB等;好氧主要包括:生物膜法、活性污泥法等。但这些方法均具有投资大、运行成本高、脱色效果一般的,很难满足大部分印染企业的要求。

  因此,研究一种处理效果好、运行简单、成本低的印染废水脱色的处理方法具有很高的经济与环境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将脱色反应过程划分成多个区域,由此结合药剂脱色与生物脱色,并改进处理结构,以优化脱色效果的印染废水脱色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印染废水脱色装置,包括脱色反应池,所述脱色反应池的一侧底部设置进水口,另一侧顶部设置出水口,所述脱色反应池由下至上顺次划分为沉淀区域、脱色区域及过滤脱色区域,所述脱色反应池的池底由进水口一侧向出水口一侧倾斜下降,所述池底倾斜下降至最低点处设置沉淀排污口,所述沉淀排污口的上方设置倾斜滤板,所述倾斜滤板与池底之间留设通口间隙,所述倾斜滤板与沉淀排污口之间形成沉淀室;所述脱色区域内设置脱色网组件,所述脱色网组件包括呈倒置伞状的网架,所述网架包括主杆,所述主杆的底部连接升降油缸一,所述主杆的顶部设置伞骨架,所述伞骨架上贴覆有网布,所述网布上均匀分布若干网眼,所述网布上通过绳子连接若干个网兜一,所述网兜一内装填海绵一,所述海绵一中填充FZ-TS脱色剂;所述过滤脱色区域内呈间隔设置若干过滤板、网板,所述网板上包覆反应网,所述反应网具有若干褶皱,所述褶皱内设置培养海绵,所述培养海绵内附着厌氧菌或好氧菌,所述反应网通过绳子连接若干个网兜二,所述网兜二内装填培养海绵,所述培养海绵内附着厌氧菌或好氧菌。

  本印染废水脱色装置中,印染废水首先由脱色反应池的底部流入,在缓慢注入的过程中进行沉淀,沉淀物质沿池底倾斜下滑,由通口间隙进入沉淀室积存,利用倾斜滤板阻挡,避免沉淀物质再次悬浮,另外沉淀物质中的清液可通过倾斜滤板再次进入液流中;经过沉淀后的清液向上进入脱色区域,升降油缸一驱动主杆往复伸缩,由此使其上的伞骨架进行张开、闭合的交替动作,进一步带动若干网兜一在染液中缓慢飘荡,一方面提升水流的湍流度,另一方面加强FZ-TS脱色剂的溶解浓度和均匀度,使染液与药剂增加反应次数,增强反应程度,优化药剂脱色效果;经过药剂脱色后的清液向上进入过滤脱色区域,清液通过过滤板进行过滤操作,再经过网板与反应网及网兜二内的厌氧菌或好氧菌进行厌氧或好氧反应,经过多组重复反应后,最终清液完成脱色作业排出。

  在上述的印染废水脱色装置中,所述过滤板内填充海绵铁,所述海绵铁的粒径为1.20~1.45mm,所述过滤板的厚度为0.5~0.8m,所述过滤板的数量至少为6块。

  在上述的印染废水脱色装置中,所述脱色反应池中过滤脱色区域的两侧壁上设置竖向滑轨,所述网板的两侧边沿上设置滑轮,所述滑轮嵌入所述竖向滑轨内形成滑动连接,若干所述网板由竖向支架连接,所述竖向支架的顶部连接升降油缸二。通过升降油缸二带动竖向支架往复上下移动,由此使得其上若干网板在一定区间内同步上下移动,通过网板的缓慢往复移动,以增加厌氧菌或好氧菌与液体中有害物质的反应次数和程度。

  在上述的印染废水脱色装置中,所述脱色反应池的池底为阶梯状下行结构。

  在上述的印染废水脱色装置中,所述脱色反应池的池底设置排污沟,所述排污沟的末端衔接所述沉淀排污口,所述沉淀排污口上设置排污阀门。

  在上述的印染废水脱色装置中,所述脱色反应池的池底的倾斜角度为15°~3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印染废水脱色装置将脱色反应过程划分成多个区域,且利用逆流实现各个区域的衔接配合作用,进一步结合药剂脱色与生物脱色的双重作用,以实现不同操作的利弊平衡,并改进处理结构,运用驱动搅拌增强反应次数与程度,以综合作用达到优化的脱色效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