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7.01.18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103/16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涂装表面处理行业废水、废液的处理工艺,将低浓度废水经预处理后泵入混凝调节池;将高浓度倒槽液中的磷化废水收集后加入除磷剂进行除磷预处理、其他的高浓度倒槽液经超细转鼓格栅拦截过滤后储存;然后每日向混凝调节池内泵入所储存的高浓度倒槽液体积的1/15;加入石灰调pH至9以上,再加入混凝药剂进行混凝反应,排入初次沉淀池中进行沉淀;上清液自流流入生物处理池中处理;出水流入二次沉淀池中进行泥水分离,分别对分离后的上清液和污泥进行二次处理,达标后外排。本发明在混凝前对高浓度倒槽液进行了预处理,再使其中的胶体物、悬浮物通过混凝沉淀去除掉,从而提高其后续生物处理效果,并降低了成本和电耗。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涂装表面处理行业废水、废液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低浓度废水经预处理后,泵入混凝调节池;
(2)将高浓度倒槽液中的磷化废水收集后加入除磷剂进行除磷预处理、其他的高浓度倒槽液经超细转鼓格栅拦截过滤后储存;然后每日向混凝调节池内泵入所储存的高浓度倒槽液体积的1/15;
(3)向储满废水的混凝调节池内加入石灰将废水pH调整至9以上,然后再加入混凝药剂进行混凝反应;
(4)经混凝反应后的废水排入初次沉淀池中进行沉淀;
(5)将初次沉淀池的上清液自流流入生物处理池中,以去除CODcr、BOD5、部分磷酸盐和氨氮;
(6)生物处理池的出水流入二次沉淀池中进行泥水分离,分别对分离后的上清液和污泥进行二次处理,达标后外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调节池至少有三个,且并排设置、轮流切换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低浓度废水包括涂装过程中产生的生活污水和低浓度生产废水,其中生活污水经污水站格栅渠、集水井去除其中的悬浮物和固体物质;所述低浓度废水的预处理是指将生活污水和低浓度生产废水进行均质混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除磷剂是由石灰、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组成,每吨磷化废水中加入的石灰200~500g、聚合氯化铝为200~300g、聚丙烯酰胺为3~10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混凝药剂由硫酸亚铁和聚丙烯酰胺组成,其加入量为每吨废水中加入硫酸亚铁500~1000g、聚丙烯酰胺5~10g。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生物处理池是由好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三部分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经初次沉淀池沉淀后的上清液中悬浮物(SS)浓度控制在100mg/L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经分离后的上清液的二次处理是指将其导入中间水池,经机械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以去除水中的细小颗粒物、部分色度、有机物后的出水经消毒后达标外排;所述污泥的二次处理是指将其排入污泥浓缩池进行浓缩,然后由污泥泵抽送至污泥脱水机中进行污泥脱水,脱水后外运;所述污泥浓缩池中的上清液和污泥脱水机工作过程中所排出的滤液排至混凝调节池中进行重新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池和缺氧池中均敷设弹性填料作为接触氧化微生物生长的载体,所述弹性填料为在尼龙绳上植入聚丙烯材质的纤维丝。
说明书
一种涂装表面处理行业废水、废液的处理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涂装废水的处理领域,主要针对机械加工金属表面涂装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与废液的处理。
背景技术
在汽车、建筑施工机械、家电生产过程中,需要对金属进行涂装(电泳),而金属在涂装前需要对其进行前处理,涂装前处理主要包括脱脂(除油)、除锈、磷化这三个部分,以消除工件被涂物表面上的各种油污(如润滑油、乳化液、油脂、汗渍等)氧化皮、铁锈、尘埃等,使金属被涂面洁净后涂装料结合牢固、附着力强、从而使产品获得高品质,并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所以在涂装前处理和涂装过程中都会产生连续排放的生活废水、清洗废水、电泳废水、喷漆废水等,以及定期排放的高浓度倒槽液,其中高浓度倒槽液主要由脱脂废液、磷化废液、表调废液、电泳废液等组成。
但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对涂装及其前处理所产生的废水的性质不能有效把握,不能有效地对其进行环保处理,特别是不能有效处理定期排放的高浓度倒槽液。并且由于生产批次不同,水的复用率不同,废水水质即使是同一处理工序也往往差别很大,造成对废水进行混凝沉淀预处理时的加药量不容易掌控,从而影响了预处理水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填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涂装表面处理行业废水、废液的处理工艺。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涂装表面处理行业废水、废液的处理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
(1)将低浓度废水经预处理后,泵入混凝调节池;
(2)将高浓度倒槽液中的磷化废水收集后加入除磷剂进行除磷预处理、其他的高浓度倒槽液经超细转鼓格栅拦截过滤后储存;然后每日向混凝调节池内泵入所储存的高浓度倒槽液体积的1/15;
(3)向储满废水的混凝调节池内加入石灰将废水pH调整至9以上,然后再加入混凝药剂进行混凝反应;
(4)经混凝反应后的废水排入初次沉淀池中进行沉淀;
(5)将初次沉淀池的上清液自流流入生物处理池中,以去除CODcr、BOD5、部分磷酸盐和氨氮;
(6)生物处理池的出水流入二次沉淀池中进行泥水分离,分别对分离后的上清液和污泥进行二次处理,达标后外排。
进一步方案,所述混凝调节池至少有三个,且并排设置、轮流切换使用。
进一步方案,所述步骤(1)中低浓度废水包括涂装过程中产生的生活污水和低浓度生产废水,其中生活污水经污水站格栅渠、集水井去除其中的悬浮物和固体物质;所述低浓度废水的预处理是指将生活污水和低浓度生产废水进行均质混合。
进一步方案,所述步骤(2)中的除磷剂是由石灰、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组成,每吨磷化废水中加入的石灰200~500g、聚合氯化铝为200~300g、聚丙烯酰胺为3~10g。
进一步方案,所述步骤(3)中的混凝药剂由硫酸亚铁和聚丙烯酰胺组成,其加入量为每吨废水中加入硫酸亚铁500~1000g、聚丙烯酰胺5~10g。
进一步方案,所述步骤(5)中生物处理池是由好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三部分组成。
所述步骤(4)中经初次沉淀池沉淀后的上清液中悬浮物(SS)浓度控制在100mg/L以下。
进一步方案,所述步骤(6)中经分离后的上清液的二次处理是指将其导入中间水池,经机械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以去除水中的细小颗粒物、部分色度、有机物后的出水经消毒后达标外排;所述污泥的二次处理是指将其排入污泥浓缩池进行浓缩,然后由污泥泵抽送至污泥脱水机中进行污泥脱水,脱水后外运;所述污泥浓缩池中的上清液和污泥脱水机工作过程中所排出的滤液排至混凝调节池中进行重新处理。
所述好氧池和缺氧池中均敷设弹性填料作为接触氧化微生物生长的载体,所述弹性填料为在尼龙绳上植入聚丙烯材质的纤维丝。
本发明将经混凝、沉淀后的废水,依次进入好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内,其中在好氧池内进行曝气充氧,同时通过曝气以及好氧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代谢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与混凝沉淀未反应充分的钙离子发生化学沉淀反应,反应生成碳酸钙后,pH自动下降至中性,从而达到了系统自我调节pH的作用。
经生物处理池处理后废水无需调节pH值,但进入生物处理系统的悬浮物(SS)浓度需控制在100mg/L以下。
本发明是针对涂装表面处理行业产生生活和工业废水及工业废液进行处理的方法,其采用的处理工艺为混凝调节+初次沉淀+好氧+缺氧+好氧+二次沉淀法,具体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的整个处理方法使处理系统运行操作更稳定、简便。
2、应对来水水质波动效果好,加药操作能够实现精细化控制。
3、本发明采用了石灰作为混凝pH调节药剂,其成本低,并使混凝所形成的絮体更密实;且对系统控制pH要求更低,无需担心投加过量问题。若采用烧碱(NaOH)作为混凝pH调节药剂,不仅药剂成本高,而且容易造成投加过量需反调pH,控制较繁琐,或影响后续生物处理系统运行效果。
4、本发明在混凝前对高浓度倒槽液进行了预处理,再使废水、废液中的胶体物、悬浮物通过混凝沉淀去除掉,进而使后续的生物处理中的污染物浓度大幅度下降,从而提高其后续生物处理效果;并且由于生物处理系统进水浓度的降低,生物处理系统停留时间因此而缩短,降低了工程投资费用和运行电耗。
5、本发明中生物处理系统采用好氧—缺氧—好氧处理系统,在好氧池、缺氧池、内都敷设弹性填料,由于该弹性填料为环保材料生产厂家所生产的成品,具体做法为以尼龙绳上植入聚丙烯材质的纤维丝;微生物在合适的生长环境下,以聚丙烯纤维丝为生长载体,净化处理污水中的各类有机污染物质,而且由于纤维丝有一定的弹性,纤维丝不容易融合结球影响处理效果。
在同类型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中,以活性污泥为生物生长载体,活性污泥在生物处理系统中呈悬浮状态,微生物即生活在悬浮状态的污泥中,需要时刻进行活性污泥的回流,并要考虑运行过程中活性污泥的流失、生长增殖污泥的排除、污泥膨胀等多种工艺问题。而以填料为载体的生物处理系统,二次沉淀池沉淀污泥无需回流,运行过程中无污泥膨胀流失问题,运行更简单更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