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型水处理系统

发布时间:2018-1-9 9:44:27

  申请日2017.01.20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IPC分类号C02F1/4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约型水处理系统,涉及水处理设备领域,包括进水管、加压泵、反渗透系统和水箱,所述进水管、加压泵、反渗透系统和水箱依次通过水管连接,所述反渗透系统连接有纯水出水管和浓水出水管,纯水出水管连接至水箱,浓水出水管连接至污水池,所述浓水出水管处还设置有电导率传感器,所述电导率传感器连接至电导率监测仪,浓水出水管还通过一支管连接至进水管,且该支管上设有一比例调节阀,所述比例调节阀与电导率监测仪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电导率传感器、电导率检测仪以及比例调节阀等部件,可根据进水水质的情况自动调节回水流量,使水的利用率提高10%‑25%左右,为用户节省了很大一部分用水成本。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节约型水处理系统,包括进水管、加压泵、反渗透系统和水箱,所述进水管、加压泵、反渗透系统和水箱依次通过水管连接,所述反渗透系统连接有纯水出水管和浓水出水管,纯水出水管连接至水箱,浓水出水管连接至污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浓水出水管处还设置有电导率传感器,所述电导率传感器连接至电导率监测仪,浓水出水管还通过一支管连接至进水管,且该支管上设有一比例调节阀,所述比例调节阀与电导率监测仪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约型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与加压泵之间的水管上也设置有电导率传感器,并与电导率监测仪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节约型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处设有流量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约型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浓水出水管上还设有pH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约型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浓水出水管上还设有溶解氧传感器。

  说明书

  一种节约型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约型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人类进行水处理的方式已经有相当多年历史,物理方法包括利用各种孔径大小不同的滤材,利用吸附或阻隔方式,将水中的杂质排除在外,吸附方式中较重要者为以活性炭进行吸附,阻隔方法则是将水通过滤材,让体积较大的杂质无法通过,进而获得较为干净的水。另外,物理方法也包括沉淀法,就是让比重较小的杂质浮于水面捞出,或是比重较大的杂质沉淀于下,进而取得。化学方法则是利用各种化学药品将水中杂质转化为对人体伤害较小的物质,或是将杂质集中,历史最久的化学处理方法应该可以算是用明矾加入水中,水中杂质集合后,体积变大,便可用过滤法,将杂质去除。

  随着人类生活不断提高水体富营养化氨氮、磷等营养盐问题和国家环保局对污水排放标准一步步提高,沿用了许多年传统的“一级处理”及“二级处理”水处理工艺技术和设备,已经难以适应当今的高浊度和高浓度污水的处理要求,而且处理工艺流程长,系统庞大,而且还散发大量臭气。运营者要想达到最新排放标准,需要从新再投入高额的资金扩建原有污水处理系统,加大占地面积使用和高额的污水处理设备及高额后期维护费用,然而,传统的污水深度处理再生回用技术系统(如活性炭过滤、微孔过滤、渗透膜净化等技术系统)投资高、后期维护运行费用高,太多的运营者难以承受。

  一般自来水进入反渗透系统后一部分变成纯水(成品水),一部分变成浓水(废水)。但常规工艺没有考虑到废水的出水指标就直接排走,这样造成很大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约型水处理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缺陷。

  一种节约型水处理系统,包括进水管、加压泵、反渗透系统和水箱,所述进水管、加压泵、反渗透系统和水箱依次通过水管连接,所述反渗透系统连接有纯水出水管和浓水出水管,纯水出水管连接至水箱,浓水出水管连接至污水池,所述浓水出水管处还设置有电导率传感器,所述电导率传感器连接至电导率监测仪,浓水出水管还通过一支管连接至进水管,且该支管上设有一比例调节阀,所述比例调节阀与电导率监测仪连接。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与加压泵之间的水管上也设置有电导率传感器,并与电导率监测仪连接。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处设有流量阀。

  优选的,所述浓水出水管上还设有pH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浓水出水管上还设有溶解氧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电导率传感器、电导率检测仪以及比例调节阀等部件,可根据进水水质的情况自动调节回水流量,使水的利用率提高10%-25%左右,为用户节省了很大一部分用水成本,用户可根据出水电导率情况,对浓水实施二次利用,如设备的清洗工序用水、厂区的绿化用水、消防用水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