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催化剂使用方法

发布时间:2018-1-7 16:36:24

  申请日2016.11.25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IPC分类号B01J23/22; C02F1/7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催化剂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污水、催化剂、第一氧化剂进行混合搅拌处理,处理温度为50‑80℃,处理时间为1‑3小时;2)、将初次处理后的污水进行固液分离,并将PH值调节为8‑10;3)、将分离后的液体在压力0.2‑1.6MPa的压力下,加热到110‑150℃,添入第二氧化剂,反应时间1‑5小时;4)、对二次处理的污水进行固液分离;本发明中,催化剂催化活性高,催化效率高,充分发挥了高温氧化与催化氧化的协同作用,有效降低了污水的COD值,污水处理效果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处理催化剂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污水、催化剂、第一氧化剂进行混合搅拌处理,处理温度为50-80℃,处理时间为1-3小时;2)、将初次处理后的污水进行固液分离,并将PH值调节为8-10;3)、将分离后的液体在压力0.2-1.6MPa的压力下,加热到110-150℃,添入第二氧化剂,反应时间1-5小时;4)、对二次处理的污水进行固液分离;所述催化剂制备方法为:将95%乙醇搅拌下加入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使浓度达1%,搅拌水解5分钟后,加入1千克沙子,搅拌2-5分钟,静置后过滤,用乙醇漂洗2次,晾干后,移入110℃烘箱中,烘20分钟得中间产物A,将中间产物A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15ml氯乙醇,在冰浴下反应48小时左右,过滤、水洗2次,烘干得中间产物B;最后,称取过氧钒和氢氧化钾,溶于水中,再加入中间产物B,搅拌约30分钟,然后加入双氧水,搅拌反应3小时,冷藏过夜,得红褐色物质,过滤,用水洗涤2次,晾干,即得催化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催化剂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将分离后的液体在压力0.2-1.6MPa的压力下,加热到140℃,添入第二氧化剂,反应时间4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催化剂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氧化剂为双氧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催化剂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氧化剂为双氧水、臭氧、次氯酸钠、次氯酸钾、二氧化氯和氯气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水处理催化剂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氧化剂为次氯酸钠、次氯酸钾、二氧化氯同等质量混合组成。

  说明书

  一种污水处理催化剂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具体是一种污水处理催化剂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水资源较丰富的国家之一,水资源总量为28124亿立方米,位居世界第六。然而由于人口众多,以13亿计,我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2163耐,约为世界人均占有水量的1/4;

  随着我国工业的迅猛发展,耗水量逐年上升,水资源量的治理日显重要。分子筛是重要的化工催化剂活性组元,随着化工行业的发展,其需求量日益增加,然而分子筛的生产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水,每吨分子筛耗水量约为100吨水,其中约30%的污水属于高COD污水(一般认为达到I000mg/L以上为高COD污水),由此限制了分子筛行业的发展。

  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我国分子筛生产行业正逐步向清洁化环保方向转型,而其中最大的难点就在于分子筛生产中产生的污水的治理;国内外治理COD污水的方法较多,应用较广的主要有芬顿法、光催化法、生物降解法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催化剂催化活性高,催化效率高,污水处理效果好的污水处理催化剂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污水处理催化剂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污水、催化剂、第一氧化剂进行混合搅拌处理,处理温度为50-80℃,处理时间为1-3小时;2)、将初次处理后的污水进行固液分离,并将PH值调节为8-10;3)、将分离后的液体在压力0.2-1.6MPa的压力下,加热到110-150℃,添入第二氧化剂,反应时间1-5小时;4)、对二次处理的污水进行固液分离;所述催化剂制备方法为:将95%乙醇搅拌下加入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使浓度达1%,搅拌水解5分钟后,加入1千克沙子,搅拌2-5分钟,静置后过滤,用乙醇漂洗2次,晾干后,移入110℃烘箱中,烘20分钟得中间产物A,将中间产物A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15ml氯乙醇,在冰浴下反应48小时左右,过滤、水洗2次,烘干得中间产物B;最后,称取过氧钒和氢氧化钾,溶于水中,再加入中间产物B,搅拌约30分钟,然后加入双氧水,搅拌反应3小时,冷藏过夜,得红褐色物质,过滤,用水洗涤2次,晾干,即得催化剂。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3中,将分离后的液体在压力0.2-1.6MPa的压力下,加热到140℃,添入第二氧化剂,反应时间4小时。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氧化剂为双氧水。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氧化剂选自双氧水、臭氧、次氯酸钠、次氯酸钾、二氧化氯和氯气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氧化剂为次氯酸钠、次氯酸钾、二氧化氯同等质量混合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中,催化剂催化活性点处于载体表面,又可在一定范围内“游动”,不仅可提高催化剂的有效浓度,而且可提高催化剂对于水中有机物的亲和力,使水中有机污染物得以“富集”在催化剂周围,提高催化效率;

  本发明中,高温氧化与催化氧化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了高温氧化与催化氧化的协同作用,有效降低了污水的COD值,根据实施例的数据可知,污水的COD去除率能够达到97%,并且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处理后的污水的COD值可以达到工业排放标准,污水处理效果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一种污水处理催化剂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污水、催化剂、第一氧化剂进行混合搅拌处理,处理温度为50-80℃,处理时间为1-3小时;2)、将初次处理后的污水进行固液分离,并将PH值调节为8-10;3)、将分离后的液体在压力0.2-1.6MPa的压力下,加热到110-150℃,添入第二氧化剂,反应时间1-5小时;4)、对二次处理的污水进行固液分离;所述催化剂制备方法为:将95%乙醇搅拌下加入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使浓度达1%,搅拌水解5分钟后,加入1千克沙子,搅拌2-5分钟,静置后过滤,用乙醇漂洗2次,晾干后,移入110℃烘箱中,烘20分钟得中间产物A,将中间产物A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15ml氯乙醇,在冰浴下反应48小时左右,过滤、水洗2次,烘干得中间产物B;最后,称取过氧钒和氢氧化钾,溶于水中,再加入中间产物B,搅拌约30分钟,然后加入双氧水,搅拌反应3小时,冷藏过夜,得红褐色物质,过滤,用水洗涤2次,晾干,即得催化剂;所述第一氧化剂为双氧水,第二氧化剂选自双氧水、臭氧、次氯酸钠、次氯酸钾、二氧化氯和氯气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中,催化剂催化活性点处于载体表面,又可在一定范围内“游动”,不仅可提高催化剂的有效浓度,而且可提高催化剂对于水中有机物的亲和力,使水中有机污染物得以“富集”在催化剂周围,提高催化效率;

  本发明中,高温氧化与催化氧化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了高温氧化与催化氧化的协同作用,有效降低了污水的COD值,根据实施例的数据可知,污水的COD去除率能够达到97%,并且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处理后的污水的COD值可以达到工业排放标准,污水处理效果好。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