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循环水处理生物装置

发布时间:2018-1-7 11:42:58

  申请日2016.11.29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103/20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渔业工厂化养殖循环水处理生物装置,包括进水口、进水管道、溶气泵、刮渣机、内筒、外筒和出水口,进水口、出水口设在筒体的底部,内筒呈底部封闭、顶部开口的圆柱形,设置在筒体内,并与进水口通过进水管道连接,内筒的外壁与筒体内壁形成外筒,外筒为生化反应区,外筒的底部高于筒体底部,以形成一个环形储水腔,进水口下方设有第一排渣口,出水口与进水口关于筒体的中心对称;溶气泵设置在所述内筒中,刮渣机设置在筒体的顶部,刮渣机的下方还设有第二排渣口和与之连接的排渣管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该工艺设计,本装置实现了污染物去除与占地的平衡,解决了操作复杂,日常维护麻烦的掣肘,提升了设备的适应性。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渔业工厂化养殖循环水处理生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为封闭圆柱形的筒体,包括进水口(1)、进水管道(2)、溶气泵(3)、刮渣机(4)、内筒(5)、外筒(6)和出水口(7),所述进水口(1)、所述出水口(7)设在所述筒体的底部,所述内筒(5)呈底部封闭、顶部开口的圆柱形,设置在所述筒体内,并与所述进水口(1)通过所述进水管道(2)连接,所述内筒(5)的外壁与筒体内壁形成所述外筒(6),所述外筒(6)为生化反应区,所述外筒(6)的底部高于筒体底部,以使所述外筒(6)底部与所述筒体底部形成一个环形储水腔(8),所述进水口(1)下方设有第一排渣口(9),所述出水口(7)与所述进水口(1)关于所述筒体的中心对称;所述溶气泵(3)设置在所述内筒(5)中,所述刮渣机(4)设置在所述筒体的顶部并正对所述内筒(5)的顶部开口,所述刮渣机(4)的下方还设有第二排渣口(10)和连接所述第二排渣口(10)的排渣管道(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渔业工厂化养殖循环水处理生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5)的顶部开口为广口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渔业工厂化养殖循环水处理生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6)内设有生物接触氧化填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渔业工厂化养殖循环水处理生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接触氧化填料为PVC接触氧化填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渔业工厂化养殖循环水处理生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6)的顶部和底部均覆盖一层不锈钢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渔业工厂化养殖循环水处理生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7)的外部连接U型管道(12)的一端,所述U型管道(12)的另一端连接到回水管道。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渔业工厂化养殖循环水处理生物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水口(1)、所述第一排渣口(9)、所述第二排渣口(10)和所述出水口(7)处分别设有一个阀门。

  说明书

  一种渔业工厂化养殖循环水处理生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渔业工厂化养殖循环水处理生物装置。

  背景技术

  渔业工厂化养殖作为水产养殖工厂化发展最先进的生产方式,因具有节水、省地、环保、可控性强、高密度、低风险、水产品质量安全等优点,被认为是21世纪水产养殖业发展的主导方向之一。

  常见的循环水处理装置有以下几种:

  沙粒流化床生物过滤器,以石英砂为生物载体,水流自上而下流入过滤器,通过石英砂表面的生物膜生物反应,达到水中的污染物去除的目的,该生物过滤器具有比表面积大,水和沙粒混合充分均匀,污染物去除效率高的优点,但设备运营维护费用高,电费高,自重大,运行过程中容易堵塞等出现问题

  微珠生物过滤器,该过滤器的进水水流经布水器布水,采用滴流的形式喷洒在滤料层上。通过大水流对浮性填料的冲击,可以冲刷掉粘附在填料表面的大部分颗粒物质,达到清洗效果,在暖水系统中,在进水氨氮含量在2mg/L-3mg/L的情况下,其生物处理能力达到1.2kg/(m3d),这种过滤形式相当简单可靠,但其缺点是受滤层厚度限制,一旦滤层厚度过厚,过滤器容易堵塞,一般情况下,滤层厚度不超过55cm,水力负荷不大于1200m3/(m2d)。

  气泡反冲洗型珠子过滤器,该系统更适合养殖密度低,水力负荷较小的养殖系统,BBF反冲洗不需要任何动力,仅仅利用合理的气压原理,依靠本身的形状来完成,正常工作状态下,滤料层被水流顶在容器顶部。当需要反冲洗时,关闭进水阀和出水阀,打开排污阀,此时容器中的污染物会沿着排污阀排出,同时内部水体的流失,会使过滤器内部形成真空,外界空气会沿空气管进入设备,涌入的气流会在设备内剧烈的翻滚和搅动,达到反冲洗目的。从结构上讲,BBF设备维护简单,易于管理,反冲洗柔和,但正是由于反冲洗效果受到容器大小的限制,因此其水量受到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一种增大养殖密度,改善本地区用地紧张的实际情况,致力于采用占地小的一体化设备,在保证生物体积和生物量的前提下,达到相同的处理效果的一种渔业工厂化养殖循环水处理生物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装置为封闭圆柱形的筒体,包括进水口、进水管道、溶气泵、刮渣机、内筒、外筒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所述出水口设在所述筒体的底部,所述内筒呈底部封闭、顶部开口的圆柱形,设置在所述筒体内,并与所述进水口通过所述进水管道连接,所述内筒的外壁与筒体内壁形成所述外筒,所述外筒为生化反应区,所述外筒的底部高于筒体底部,以使所述外筒底部与所述筒体底部形成一个环形储水腔,所述进水口下方设有第一排渣口,所述出水口与所述进水口关于所述筒体的中心对称;所述溶气泵设置在所述内筒中,所述刮渣机设置在所述筒体的顶部并正对所述内筒的顶部开口,所述刮渣机的下方还设有第二排渣口和连接所述第二排渣口的排渣管道。

  进一步,所述内筒的顶部开口为广口结构。

  进一步,所述外筒内设有生物接触氧化填料。

  进一步,所述生物接触氧化填料为PVC接触氧化填料。

  进一步,所述外筒的顶部和底部均覆盖一层不锈钢网。

  进一步,所述出水口的外部连接U型管道的一端,所述U型管道的另一端连接到回水管道。

  进一步,在所述进水口、所述第一排渣口、所述第二排渣口和所述出水口处分别设有一个阀门。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该工艺设计,本装置实现了污染物去除与占地的平衡,解决了操作复杂,日常维护麻烦的掣肘,提升了设备的适应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