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的沉淀回流结构

发布时间:2018-1-5 15:12:16

        申请日2017.04.12

  公开(公告)日2017.07.18

  IPC分类号C02F3/1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系统中活性污泥的沉淀回流结构,精处理池内设有引水槽、引水管、挂板、挂绳和填料盘,若干根所述挂绳扣设于挂板上,每根挂绳上分层设有若干填料盘,引水槽置于挂板上方,且引水槽的出水口与引水管相连,引水管的一端穿过精处理池侧壁并伸于沉淀池内;沉淀池内设有挡板、锥形沉淀槽、回流主管和回流支管,若干个所述锥形沉淀槽设于沉淀池的底部,挡板设于引水管上出水口的一侧,每根回流支管对应伸于一所述锥形沉淀槽内,回流主管的一端穿过沉淀池侧壁并伸于沉淀池外。本发明中对小颗粒状的活性污泥和块状活性污泥分开沉淀,减少污染与浪费,节省电能,极大的节省成本。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处理系统中活性污泥的沉淀回流结构,包括精处理池(3)和沉淀池(4),其特征在于:所述精处理池(3)内设有引水槽(31)、引水管(32)、挂板(33)、挂绳(34)和填料盘(35),若干根所述挂绳(34)扣设于挂板(33)上,每根挂绳(34)上分层设有若干填料盘(35),引水槽(31)置于挂板(33)上方,且引水槽(31)的出水口与引水管(32)相连,引水管(32)的一端穿过精处理池(3)侧壁并伸于沉淀池(4)内;

  所述沉淀池(4)内设有挡板(41)、锥形沉淀槽(42)、回流主管(43)和回流支管(44),若干个所述锥形沉淀槽(42)设于沉淀池(4)的底部,挡板(41)设于引水管(32)上出水口的一侧,若干根回流支管(44)连接于回流主管(43)上,且每根回流支管(44)对应伸于一所述锥形沉淀槽(42)内,回流主管(43)的一端穿过沉淀池(4)侧壁并伸于沉淀池(4)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中活性污泥的沉淀回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41)的高度和沉淀槽(42)的高度相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中活性污泥的沉淀回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4)上设有排水道(400)。

  说明书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中活性污泥的沉淀回流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中活性污泥的沉淀回流结构。

  背景技术:

  甜菊叶在提取甜菊素过程中会产生废水,该废水的化学需氧量(COD)为1000~2000,若直接将该废水输送至污水处理厂,则在输送过程中该废水会成为新的污染源并造成其他水体的污染,增加后期处理难度,并会增加处理成本。

  污水处理系统在处理上述污水过程中,常会使用到活性污泥,活性污泥在净化污水后,需要对活性污泥进行沉淀以便重复使用,现有的活性污泥的沉淀直接在沉淀池中进行,通过搅拌桨不间断地对沉淀池中废水进行扰流,扰流便于活性污泥沉淀至沉淀池的底面上,然后通过泵将沉淀的活性污泥抽至曝气池内进行循环利用,上述的回收过程需要不停的使用搅拌桨以及泵,成本很高,且小颗粒状的活性污泥不便于沉淀,最终会被排掉,不但浪费且会成为新的污染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系统中活性污泥的沉淀回流结构。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污水处理系统中活性污泥的沉淀回流结构,包括精处理池和沉淀池,所述精处理池内设有引水槽、引水管、挂板、挂绳和填料盘,若干根所述挂绳扣设于挂板上,每根挂绳上分层设有若干填料盘,引水槽置于挂板上方,且引水槽的出水口与引水管相连,引水管的一端穿过精处理池侧壁并伸于沉淀池内;

  所述沉淀池内设有挡板、锥形沉淀槽、回流主管和回流支管,若干个所述锥形沉淀槽设于沉淀池的底部,挡板设于引水管上出水口的一侧,若干根回流支管连接于回流主管上,且每根回流支管对应伸于一所述锥形沉淀槽内,回流主管的一端穿过沉淀池侧壁并伸于沉淀池外。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的高度和沉淀槽的高度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沉淀池上设有排水道。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对小颗粒状的活性污泥和块状活性污泥分开沉淀,减少污染与浪费,且沉淀过程是通过水流自身流速的溅射来实现,避免使用搅拌桨,且回收亦是通过水流来实现,节省电能,极大的节省成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