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藻原水处理塔

发布时间:2018-1-5 11:56:54

  申请日2017.02.22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发明的一种含藻原水处理塔,从塔底部向上依次为沉淀区、流化区、吸附氧化区和活性炭吸附区;沉淀区设计成锥形结构,流化区内设有流化筒,流化筒的上部为圆柱形,流化筒的下部呈喇叭状,流化筒位于流化区的中心,吸附氧化区设有吸附填料,吸附氧化区上部设有活性炭吸附区,活性炭吸附区的上部设有三相分离器,三相分离器包括导流板和位于导流板下方与导流板配合使用的三角导流环,导流板的下部呈喇叭状,导流板下部的内径大于三角导流环的内径;导流板的外侧设有溢水堰,溢水堰连接出水管。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含藻原水处理塔,其特征在于:含藻原水处理塔从底部向上依次为沉淀区(1)、流化区(2)、吸附氧化区(3)和活性炭吸附区(4);

  所述的沉淀区(1)位于整个塔的最下部;所述的沉淀区(1)设计成锥形结构,收集来自上部的污泥和颗粒物,锥形结构的底部设有污泥排放阀(1-1);

  所述的沉淀区(1)和流化区(2)之间设置带有孔洞的弧形第一隔离板(1-2);

  所述的流化区(2)内设有流化筒(2-1),流化筒(2-1)上部为圆柱形,流化筒的下部呈喇叭状,流化筒位于流化区(2)的中心,流化筒(2-1)的下端喇叭状开口位于流化区的底部,上端开口位于流化区的上部,流化筒(2-1)的下部设有进水管(2-2)和布水管(2-3),所述的布水管(2-3)设置成同心圆形状;布水管的下部设有曝气系统(2-4),流化区内充满聚乙烯复合空心球(2-5);

  所述的吸附氧化区(3)位于流化区(2)的上部,吸附氧化区和流化区之间设置带有孔洞的第二隔离板(3-1),所述的吸附氧化区(3)设有吸附填料(3-2),所述的吸附填料(3-2)由沸石制成;

  吸附氧化区上部设有活性炭吸附区(4),活性炭吸附区和吸附氧化区之间设置带有孔洞的第三隔离板(4-1),所述的活性炭吸附区(4)中设置有活性炭(4-2);

  活性炭吸附区的上部设有三相分离器(5),所述的三相分离器包括导流板和位于导流板下方与导流板配合使用的三角导流环,所述的三角导流环安装在含藻原水处理塔的内壁上,所述的导流板的上部为圆柱形,导流板的下部呈喇叭状,所述的导流板的下部的内径大于三角导流环的内径;导流板的外侧设有溢水堰(6),溢水堰(6)连接出水管;

  具体的,所述的含藻原水处理塔中上部为圆柱形、下端为圆锥形塔体,所述塔体上开设有观测口和检修更换口,塔体体积大小根据待处理水量的多少而定,采用立式竖直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藻原水处理塔,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含藻原水处理塔进行污水处理的步骤为;含藻原水通过进水管(2-2)和布水管(2-3)进入流化区(2)内,布水管(2-3)实现均匀布水,流化筒(2-1)内的水流和气流带动聚乙烯复合空心球(2-5)产生流化作用,并向上流动,同时对聚乙烯复合空心球(2-5)进行冲刷,水流带动聚乙烯复合空心球(2-5)进入流化筒的周围区域,并在重力的作用下不断从上往下移动,聚乙烯复合空心球上的微生物利用污水中的污染物进行自身繁殖,聚乙烯复合空心球(2-5)脱落的污泥流入沉淀区(1)中,通过污泥排放阀(1-1)排出,污水上升进入吸附氧化区(3),污水中的污染物被吸附填料(3-1)中的微生物吸附并发生生化反应,同时沸石对污染物进行吸附;污水然后进入活性炭吸附区(4),水体中的污染物在这里被拦截吸附下来,三相分离器(5)实现水和活性炭的分离,分离后的水通过溢水堰(6)和出水管排出;污泥排放阀(1-1)排放出来的污泥经浓缩与脱水后外运。

  说明书

  一种含藻原水处理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含藻原水处理塔。

  背景技术

  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藻类大量繁殖,藻类不仅会散发恶臭,藻类爆发还易产生有毒的次级代谢产物藻毒素,藻毒素是在蓝藻细胞内混合聚酮合酶/非核糖体肽合成的次级代谢产物,通常在藻类衰亡期释放到环境水体中,破坏水体生态平衡,危害居民饮用水安全。

  目前,常规自来水厂通常采用混凝沉淀与过滤工艺去除藻类,去除率通常在59-97%,但混凝过程对溶解性藻毒素去除效果不佳。特别是随着原水中藻毒素浓度的增加,通过加大混凝剂的用量并不能取得理想的去除效果。利用预氧化技术去除藻毒素是较为高效的处理工艺,研究表明可去除微囊藻毒素和节球藻毒素,其去除效率与消毒剂的种类与剂量、反应pH、反应时间有关。但预氧化工艺往往会破坏蓝藻细胞结构,释放毒素,导致水厂出水中溶解性藻毒素浓度增加,增加副产物产生风险,因此研发经济高效的污染原水强化除藻脱氮工艺技术,需求迫切。

  自来水厂也采取投加高浓度游离氯进行杀藻,这会导致三卤甲烷、卤乙酸等副产物的大量产生,产生二次污染,如何有效控制和去除藻类,降低副产物的生成风险是国内外饮用水厂在高藻期稳定运行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含藻原水处理问题,提供一种含藻原水处理塔,能有效解决含藻原水处理的难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含藻原水处理塔,从塔底部向上依次为沉淀区、流化区、吸附氧化区和活性炭吸附区。

  所述的沉淀区位于整个塔的最下部;所述的沉淀区设计成锥形结构,收集来自上部的比重大的污泥和颗粒物,锥形结构的底部设有污泥排放阀。

  沉淀区和流化区之间设置带有孔洞的弧形第一隔离板。

  所述的流化区内设有流化筒,流化筒的上部为圆柱形,流化筒的下部呈喇叭状,流化筒位于流化区的中心,流化筒的下端喇叭状开口位于流化区的底部,上端开口位于流化区的上部,流化筒的下部设有进水管和布水管,所述的布水管设置成同心圆形状;布水管的下部设有曝气系统;流化区内充满聚乙烯复合空心球,聚乙烯复合空心球的密度稍大于一。

  所述的吸附氧化区位于流化区的上部,吸附氧化区和流化区之间设置带有孔洞的第二隔离板;所述的吸附氧化区设有吸附填料,所述的吸附填料由沸石制成。

  吸附氧化区上部设有活性炭吸附区,活性炭吸附区和吸附氧化区之间设置带有孔洞的第三隔离板;所述的活性炭吸附区中设置活性炭,活性炭要求具有孔隙发达、比表面积大、吸附速度快、抗摩擦、耐冲洗的优点,经过较长时间的运行,发现活性炭变粘,气速降低时需及时更换活性炭。

  活性炭吸附区的上部设有三相分离器,所述的三相分离器包括导流板和位于导流板下方与导流板配合使用的三角导流环,所述的三角导流环安装在含藻原水处理塔的内壁上,所述的导流板的上部为圆柱形,所述的导流板的下部呈喇叭状,所述的导流板的下部的内径大于三角导流环的内径;导流板的外侧设有溢水堰,溢水堰连接出水管。

  具体的,所述的含藻原水处理塔中上部为圆柱形、下端为圆锥形塔体,所述塔体上开设有观测口和检修更换口,塔体体积大小根据待处理水量的多少而定,采用立式竖直放置。

  采用上述含藻原水处理塔进行污水处理的步骤为:含藻原水通过进水管和布水管进入流化区内,布水管实现均匀布水,流化筒内的水流和气流带动聚乙烯复合空心球产生流化作用,并向上流动,同时对聚乙烯复合空心球进行冲刷,水流带动聚乙烯复合空心球进入流化筒的周围区域,并在重力的作用下不断从上往下移动,聚乙烯复合空心球上的微生物利用污水中的污染物进行自身繁殖,聚乙烯复合空心球脱落的污泥流入沉淀区中,通过污泥排放阀排出,污水上升进入吸附氧化区,污水中的污染物被吸附填料中的微生物吸收并发生生化反应,同时沸石对污染物进行吸附;污水然后进入活性炭吸附区,水体中的污染物在这里被拦截吸附下来,三相分离器实现水和活性炭的分离,分离后的水通过溢水堰和出水管排出。污泥排放阀排放出来的污泥经浓缩与脱水后外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