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7.01.22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IPC分类号C02F11/1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污泥压滤装置,包括壳体、液压泵、盖板和第二污泥泵,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支撑底座,所述第一污泥泵通过污泥进管与压滤室相连通,所述液压泵通过油管与液压缸相连接,所述液压缸通过压滤室与挤压板相连接,所述压滤室与滤水出管相连通,所述盖板两侧通过卡槽固定于压滤室内,所述清洗喷头与进水管相连通,且进水管上固定安装有进水阀,所述第二污泥泵通过污泥出管与压滤室相连通。该用于污水处理厂污泥压滤装置的压滤室上方设置有盖板,且盖板为可活动装置,当需要对滤板进行清洗时,将滤板抽出,通过清洗喷头就可以对滤板表面进行冲刷,从而可以提高后续的污泥压滤效果,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污泥压滤装置,包括壳体(1)、液压泵(6)、盖板(14)和第二污泥泵(19),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底部设置有支撑底座(2),且壳体(1)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一污泥泵(3),所述第一污泥泵(3)通过污泥进管(4)与压滤室(10)相连通,且污泥进管(4)上设置有第一阀门(5),所述液压泵(6)通过油管(8)与液压缸(9)相连接,且油管(8)上固定安装有控制阀(7),所述液压缸(9)通过压滤室(10)与挤压板(11)相连接,所述压滤室(10)与滤水出管(13)相连通,且滤水出管(13)上方设置有滤板(12),所述盖板(14)两侧通过卡槽(15)固定于压滤室(10)内,且盖板(14)上方设置有清洗喷头(18),所述清洗喷头(18)与进水管(16)相连通,且进水管(16)上固定安装有进水阀(17),所述第二污泥泵(19)通过污泥出管(20)与压滤室(10)相连通,且污泥出管(20)上设置有第二阀门(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污泥压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进管(4)位于压滤室(10)的顶端,且污泥出管(20)位于压滤室(10)的右侧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污泥压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4)为可活动装置,且盖板(14)与滤板(12)上下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污泥压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喷头(18)个数为九个,且呈阵列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污泥压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喷头(18)呈锥形结构。
说明书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污泥压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滤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污泥压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进展,相应的污水、污泥生产量也随之迅速增加,目前,我国年产生污泥4000万吨(含水率80%),预计至2020年,我国年产生污泥超过6000万吨(含水率80%),目前,我国产生的污泥主要去向是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随着污水处理率的不断提高,所产生的大量污泥会占用大量的垃圾填埋场,同时,适宜的垃圾填埋场所也越来越有限,因此,污泥的处理是固体废弃物处置研究热点。
目前通常采用污泥压滤机对污泥进行处理,通过固液分离对其进行减量化,现有的污泥压滤机还存有一些问题,如多次压滤过后,滤板上粘附的污泥不易清洗,导致后续的污泥压滤效果变差,工作效率大大降低,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污泥压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污泥压滤机滤板不易清洗,导致后续的污泥压滤效果变差,工作效率大大降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污泥压滤装置,包括壳体、液压泵、盖板和第二污泥泵,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支撑底座,且壳体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一污泥泵,所述第一污泥泵通过污泥进管与压滤室相连通,且污泥进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液压泵通过油管与液压缸相连接,且油管上固定安装有控制阀,所述液压缸通过压滤室与挤压板相连接,所述压滤室与滤水出管相连通,且滤水出管上方设置有滤板,所述盖板两侧通过卡槽固定于压滤室内,且盖板上方设置有清洗喷头,所述清洗喷头与进水管相连通,且进水管上固定安装有进水阀,所述第二污泥泵通过污泥出管与压滤室相连通,且污泥出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
优选的,所述污泥进管位于压滤室的顶端,且污泥出管位于压滤室的右侧下方。
优选的,所述盖板为可活动装置,且盖板与滤板上下对应。
优选的,所述清洗喷头个数为九个,且呈阵列分布。
优选的,所述清洗喷头呈锥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污水处理厂污泥压滤装置的压滤室上方设置有盖板,且盖板为可活动装置,当需要对滤板进行清洗时,将滤板抽出,通过清洗喷头就可以对滤板表面进行冲刷,从而可以提高后续的污泥压滤效果,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清洗喷头呈阵列分布有九个,可以提高喷洒范围大,清洗无死角,使用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