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12.14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11/1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印染废水处理及中水回用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调节池、厌氧池、A/O‑SBR池、中间水池、混凝沉淀池、缓冲池、过滤器、UF膜组件、UF膜产水池、RO膜组件和RO膜产水池。该系统还包括第二调节池、深度氧化池和pH调节池;第二调节池分别与UF膜组件浓缩水出口、RO膜组件浓缩水出口相连,第二调节池的出水依次经深度氧化池、pH调节池后进入排放口。综合纺织印染废水处理最终出水要求较高,处理难度相对较大,如采用单一处理工艺较难达到预期处理效果,且进水有机物浓度较高;本实用新型系统采用厌氧池+A/O‑SBR池作为生化段主体工艺,最终实现了废水达标排放,并中水回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印染废水处理及中水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调节池、厌氧池、A/O-SBR池、中间水池、混凝沉淀池、缓冲池、过滤器、UF膜组件、UF膜产水池、RO膜组件和RO膜产水池,所述第一调节池的进水口前设有格栅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染废水处理及中水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二调节池、深度氧化池和pH调节池;所述第二调节池分别与UF膜组件浓缩水出口、RO膜组件浓缩水出口相连,所述第二调节池的出水依次经深度氧化池、pH调节池后进入排放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染废水处理及中水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度氧化池设有次氯酸钠加药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染废水处理及中水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污泥池、污泥泵和压滤机;所述污泥池的污泥进口分别与厌氧池、A/O-SBR池和混凝沉淀池的污泥出口相连,所述污泥池的污泥经污泥泵泵入压滤机,所述压滤机的滤液出口与第一调节池相连,所述压滤机的污泥外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染废水处理及中水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池设有酸投加装置、碱投加装置和pH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染废水处理及中水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池上方设有冷却塔,所述第一调节池经提升泵与冷却塔相连,冷却塔出水回流至第一调节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印染废水处理及中水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塔与提升泵相连的管道上设有电磁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染废水处理及中水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沉淀池采用辅流式沉淀池,前段设置管道混合器;所述管道混合器分别与脱色剂投加装置和PAM投加装置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染废水处理及中水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包括串联的砂滤器和活性炭过滤器。
说明书
印染废水处理及中水回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印染废水处理及中水回用系统。
背景技术
印染企业,整个厂区产生污水主要包括染色废水、地面和设备拖洗废水和生活污水。染色过程使用酸性染料、活性染料和中性染料,根据印染企业排放废水水质特点综合分析,废水处理难点如下:
1、企业印染过程中使用酸性染料、活性染料和中性染料,排放废水酸碱性变化较大;
2、企业实行清洁生产后产生污水主要为染色和染色清洗废水,污染程度相对较高,污水中主要污染物为残留染料;
3、由于使用染料不同废水中残留染料浓度不同,色度变化较大,色度去除至关重要;
4、废水中氮主要来自染料和工艺过程中产生氮,较多以有机氮形式存在,因此必须考虑强化脱氮。
此外,印染企业多要求综合废水做中水回用。例如:以综合废水进水CODcr:排放水要求出水:CODcr≤200mg/L,去除率要求处理难度适中。但进一步要求综合废水做中水回用,回用率大于即2000m3/d回用,相当于排放量缩减按等比例推算,综合废水处理系统出水CODcr需小于100mg/L。即整套系统处理出水要求大于93.33%,处理难度较大。更进一步,如回用水水质要求达到《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采用常规物化+生化处理工艺将不可能达到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印染废水的特点,尤其涉及中水回用而提供一种全新的印染废水处理及中水回用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印染废水处理及中水回用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调节池、厌氧池、A/O-SBR池、中间水池、混凝沉淀池、缓冲池、过滤器、UF膜组件、UF膜 产水池、RO膜组件和RO膜产水池,所述第一调节池的进水口前设有格栅井。
优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二调节池、深度氧化池和pH调节池;所述第二调节池分别与UF膜组件浓缩水出口、RO膜组件浓缩水出口相连,所述第二调节池的出水依次经深度氧化池、pH调节池后进入排放口。
优选的,所述深度氧化池设有次氯酸钠加药装置。所述次氯酸钠加药装置包括相连的次氯酸钠储罐和加药泵。
优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污泥池、污泥泵和压滤机;所述污泥池的污泥进口分别与厌氧池、A/O-SBR池和混凝沉淀池的污泥出口相连,所述污泥池的污泥经污泥泵入压滤机,所述压滤机的滤液出口与第一调节池相连,所述压滤机的污泥外运。
优选的,所述第一调节池设有酸投加装置、碱投加装置和pH计。所述酸投加装置包括相连的硫酸储罐和硫酸加药泵。所述碱投加装置包括相连的碱储罐和碱投药泵。
优选的,所述第一调节池上方设有冷却塔,所述第一调节池经提升泵与冷却塔相连,冷却塔出水回流至第一调节池。
优选的,所述冷却塔与提升泵相连的管道上设有电磁阀。当第一调节池内水温过高时,启动电磁阀,将废水经提升泵提升至冷却塔内进行冷却,保证水温小于等于30摄氏度。
优选的,所述混凝沉淀池采用辅流式沉淀池,前段设置管道混合器;所述管道混合器分别与脱色剂投加装置和PAM投加装置相连。所述脱色剂投加装置包括脱色剂储罐和脱色剂加药泵。所述脱色剂储罐内储存蓝波BWD脱色剂。
优选的,所述过滤器包括串联的砂滤器和活性炭过滤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纺织印染废水具有水量大、有机污染物含量高、碱性大、水质变化大等特点,属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废水中含有染料、浆料、助剂、油剂、酸碱、纤维杂质、砂类物质、无机盐等。本实用新型系统中的预处理主要是为了改善废水水质,去除悬浮物及可直接沉降的杂质,调节废水水质及水量、降低废水温度等,提高废水处理的整体效果,确保整个处理系统的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系统对印染废水处理不仅是其达标排放,还把一部分用来中水回用,大大节省了水资源。
3)综合纺织印染废水处理最终出水要求较高,处理难度相对较大,如采用单一处理工 艺较难达到预期处理效果,且进水有机物浓度较高,因此本实用新型系统采用厌氧池+A/O-SBR池作为生化段主体工艺,最终实现了废水达标排放,并中水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