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污水处理装置

发布时间:2017-12-25 17:08:04

  申请日2016.12.30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IPC分类号C02F1/0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河流污水处理装置,设置于河道上,包括若干组处理槽,若干组处理槽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污水从处理槽的右侧流至左侧,处理槽的进水端与河流上游相连通,处理槽的进水端设置有进水控制装置,处理槽的出水端设置有出水控制装置,处理槽的出水端与河流下游相连通。本实用新型设置于河道上,利用河水的浮力来实现处理槽的进出水控制,利用河水的势能来实现对河流污水的连续处理,结构简单,无需专人管理,无需耗费电能,可用于处理各种高浓度的河流污水。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河流污水处理装置,设置于河道上,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组处理槽,若干组处理槽沿河道依次设置,污水从处理槽的右侧流至左侧,每组处理槽的进水端均与河流上游相连通,处理槽的出水端与河流下游相连通,处理槽的进水端设置有进水控制装置,处理槽的出水端设置有出水控制装置;

  所述进水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处理槽进水端的进水挡板,进水挡板的中部开设有进水口,进水口上设置有与进水口形状相对应的进水闸,所述进水挡板上设置有用于使进水闸门上下滑动的滑轨,所述进水闸门的上端固定设置有进水提升机构,进水挡板的左侧设置有第一浮子水箱,第一浮子水箱内设置有第一浮体;

  所述第一浮子水箱的两侧壁上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快进水机构和第二快进水机构,所述第一快进水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第一浮子水箱外壁上的第一箱体,第一箱体与第一浮子水箱之间开设有第一快进水口,第一箱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快进水口,第二快进水口的上方设置有第一盖板,第一盖板上链接有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经第一支撑杆与第一浮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快进水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第一浮子箱体外壁上的第一快进水槽,第一快进水槽上开设有第三快进水口,所述第一浮子箱体的侧壁上位于第一快进水槽下方的位置开设有第四快进水口,第四快进水口经第一快进水管与第三快进水口相连,第三快进水口上设置有用于封闭第三快进水口的第一球塞,第一球塞上链接有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经第二支撑杆与第一浮体固定连接;

  所述进水提升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进水闸门上表面的第一拉杆,所述第一拉杆套设在第一杠杆上,第一杠杆的一端铰接有第三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固定设置在进水挡板右侧河流底部的基础上,第一杠杆的另一端铰接有第四支撑杆,第四支撑杆与第一浮体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浮子水箱的左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放水口,第一放水口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封闭第一放水口的第一挡板,第一挡板的下端与第一浮子水箱铰接,第一挡板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二浮体;

  所述出水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处理槽出水端的出水挡板,出水挡板的中部开设有出水口,出水口上设置有与出水口形状相对应的出水闸门,所述出水挡板上设置有用于使出水闸门上下滑动的滑轨,所述出水闸门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出水提升机构,出水挡板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浮子水箱,第二浮子水箱内设置有第三浮体;

  所述第二浮子水箱的下方与处理槽之间设置有水流通道,第二浮子水箱的两侧壁上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三快进水机构和第四快进水机构,所述第三快进水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第二浮子水箱外壁上的第二箱体,第二箱体与第二浮子水箱之间开设有第五快进水口,第二箱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第六快进水口,第六快进水口的上方设置有第二盖板,第二盖板上链接有第三连接板,第三连接板经第五支撑杆与第三浮体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快进水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第二浮子箱体外壁上的第二快进水槽,第二快进水槽上开设有第七快进水口,所述第二浮子箱体的侧壁上位于第二快进水槽下方的位置开设有第八快进水口,第八快进水口经第二快进水管与第七快进水口相连,第八快进水口上设置有用于封闭第八快进水口的第二球塞,第二球塞上链接有第四连接板,第四连接板经第六支撑杆与第三浮体固定连接;

  所述出水提升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进水闸门上端的第二拉杆,所述第二拉杆套设在第二杠杆上,第二杠杆的一端铰接有第七支撑杆,第七支撑杆固定设置在进水挡板左侧河流底部的基础上,第二杠杆的另一端铰接有第八支撑杆,第八支撑杆与第三浮体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浮子水箱的右侧壁上开设有第二放水口,第二浮子水箱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封闭第二放水口的第二挡板,第二挡板的下端与第二浮子水箱铰接,第二档板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第四浮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流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浮体及第三浮体的上表面均固定设置有第一钢板,所述第一钢板的两端的下方还设置有第二钢板,第二钢板固定设置在第一浮子水箱和第二浮子水箱的侧壁上,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均为空心结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内均套设有导向杆,导向杆的下端与第二钢板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下端均与第一钢板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河流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槽内填充有用于处理污水的填料。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河流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槽的外侧还固定设置有溢洪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河流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挡板及出水挡板的上端均与处理槽的两侧壁的上端相平齐。

  说明书

  一种河流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河流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一些河流、湖泊受环境污染的困扰,水体富营养化的情况日益严重,使得现有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目前,河流污水净化的方法主要有机械过滤、物化吸附、化学杀藻及投加微生物菌剂。这些方法往往费用较高,且耗电量大,仅仅适用于小型水体的净化。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流污水处理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河流污水处理装置,设置于河道上,包括若干组处理槽,若干组处理槽沿河道依次设置,污水从处理槽的右侧流至左侧,每组处理槽的进水端均与河流上游相连通,处理槽的出水端与河流下游相连通,处理槽的进水端设置有进水控制装置,处理槽的出水端设置有出水控制装置;

  所述进水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处理槽进水端的进水挡板,进水挡板的中部开设有进水口,进水口上设置有与进水口形状相对应的进水闸门,所述进水挡板上设置有用于使进水闸门上下滑动的滑轨,所述进水闸门的上端固定设置有进水提升机构,进水挡板1的左侧设置有第一浮子水箱,第一浮子水箱内设置有第一浮体;

  所述第一浮子水箱的两侧壁上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快进水机构和第二快进水机构,所述第一快进水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第一浮子水箱外壁上的第一箱体,第一箱体与第一浮子水箱之间开设有第一快进水口,第一箱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快进水口,第二快进水口的上方设置有第一盖板,第一盖板上链接有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经第一支撑杆与第一浮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快进水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第一浮子箱体外壁上的第一快进水槽,第一快进水槽上开设有第三快进水口,所述第一浮子箱体的侧壁上位于第一快进水槽下方的位置开设有第四快进水口,第四快进水口经第一快进水管与第三快进水口相连,第三快进水口上设置有用于封闭第三快进水口的第一球塞,第一球塞上链接有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经第二支撑杆与第一浮体固定连接;

  所述进水提升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进水闸门上表面的第一拉杆,所述第一拉杆套设在第一杠杆上,第一杠杆的一端铰接有第三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固定设置在进水挡板右侧河流底部的基础上,第一杠杆的另一端铰接有第四支撑杆,第四支撑杆与第一浮体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浮子水箱的左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放水口,第一放水口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封闭第一放水口的第一挡板,第一挡板的下端与第一浮子水箱铰接,第一挡板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二浮体;

  所述出水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处理槽出水端的出水挡板,出水挡板的中部开设有出水口,出水口上设置有与出水口形状相对应的出水闸门,所述出水挡板上设置有用于使出水闸门上下滑动的滑轨,所述出水闸门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出水提升机构,出水挡板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浮子水箱,第二浮子水箱内设置有第三浮体;

  所述第二浮子水箱的下方与处理槽之间设置有水流通道,第二浮子水箱的两侧壁上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三快进水机构和第四快进水机构,所述第三快进水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第二浮子水箱外壁上的第二箱体,第二箱体与第二浮子水箱之间开设有第五快进水口,第二箱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第六快进水口,第六快进水口的上方设置有第二盖板,第二盖板上链接有第三连接板,第三连接板经第五支撑杆与第三浮体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快进水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第二浮子箱体外壁上的第二快进水槽,第二快进水槽上开设有第七快进水口,所述第二浮子箱体的侧壁上位于第二快进水槽下方的位置开设有第八快进水口,第八快进水口经第二快进水管与第七快进水口相连,第八快进水口上设置有用于封闭第八快进水口的第二球塞,第二球塞上链接有第四连接板,第四连接板经第六支撑杆与第三浮体固定连接;

  所述出水提升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进水闸门上端的第二拉杆,所述第二拉杆套设在第二杠杆上,第二杠杆的一端铰接有第七支撑杆,第七支撑杆固定设置在进水挡板左侧河流底部的基础上,第二杠杆的另一端铰接有第八支撑杆,第八支撑杆与第三浮体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浮子水箱的右侧壁上开设有第二放水口,第二浮子水箱的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封闭第二放水口的第二挡板,第二挡板的下端与第二浮子水箱铰接,第二档板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第四浮体。

  优选地,所述第一浮体及第三浮体的上表面均固定设置有第一钢板,所述第一钢板的两端的下方还设置有第二钢板,第二钢板固定设置在第一浮子水箱和第二浮子水箱的侧壁上,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均为空心结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内均套设有导向杆,导向杆的下端与第二钢板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下端均与第一钢板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处理槽内填充有用于处理污水的填料。

  优选地,所述处理槽的外侧还固定设置有溢洪道。

  优选地,所述进水挡板及出水挡板的上端均与处理槽的两侧壁的上端相平齐。

  本实用新型设置于河道上,利用河水的浮力来实现处理槽的进出水控制,利用河水的势能来实现对河流污水的连续处理,结构简单,无需专人管理,无需耗费电能,可用于处理各种高浓度的河流污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