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7.01.05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筛选与垃圾分离室与絮凝仓之间通过毛毡过滤层分隔,絮凝仓顶部设有絮凝剂管道、右侧侧壁设有风扇、左侧侧壁设有冲洗口,化学沉淀室左侧侧壁上部设有化学沉淀室加入口、下部设有排污口,化学沉淀室与生物反应室之间通过过离子交换树脂分隔,生物处理室从上至下设有第一有氧室、第一厌氧室、第二有氧室和第二厌氧室,灭菌杀毒室可对污水中的细菌通过双氧水和紫外线进行消毒杀菌处理且下方设有出水口,净化室包括第一净化室和第二净化室,出水口与第一净化室相通,第二净化室与第一净化室之间设有负离子交换膜。本实用新型能够充分利用污水自身重力进行过滤,节约能源。本实用新型适合在污水处理中广泛应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筛选与垃圾分离室、絮凝仓、化学沉淀室、生物处理室、灭菌杀毒室、净化室和蓄水室,所述筛选与垃圾分离室左侧侧壁上部设有污水进水管道、底部设有排污通道,所述筛选与垃圾分离室与所述絮凝仓之间通过毛毡过滤层分隔,所述絮凝仓顶部设有用于加入絮凝剂的絮凝剂管道、右侧侧壁下部设有用于曝气的风扇、左侧侧壁下部设有可定期冲洗的冲洗口,所述风扇可加速所述絮凝仓内悬浮颗粒凝聚沉淀,所述化学沉淀室左侧侧壁上部设有可按比例投放石灰和混凝剂的化学沉淀室加入口、左侧侧壁下部设有用于定期清理重离子有毒物质的排污口,所述化学沉淀室与所述生物反应室之间通过过离子交换树脂分隔,所述生物处理室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有氧室、第一厌氧室、第二有氧室和第二厌氧室,所述第一有氧室和所述第二有氧室内设有曝气风扇,所述灭菌杀毒室可对污水中的细菌通过双氧水和紫外线进行消毒杀菌处理且下方设有出水口,所述净化室包括第一净化室和第二净化室,所述出水口与所述第一净化室相通,所述第一净化室可进行PH 调节,所述第二净化室与所述第一净化室之间设有负离子交换膜,所述第二净化室侧壁下部设有水泵且所述水泵可将所述第二净化室中的水压入所述蓄水室中进行存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层,所述过滤层设置于所述絮凝仓和所述化学沉淀室之间,所述过滤层上层由石英砂、无烟煤和金刚砂颗粒构成、下层为硅藻泥,所述第一有氧室、所述第一厌氧室、所述第二有氧室和所述第二厌氧室下方均设有生物膜和陶瓷格栅,所述生物膜和陶瓷格栅可去除污水中大部分的大分子有机物,所述蓄水室底部设有用于取用水的蓄水室出水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室出水口设有可控制出水流量的出水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活性炭吸附层,所述活性炭吸附层设置于所述生物处理室和所述灭菌杀毒室之间,所述活性炭吸附层可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达到脱色和去除异味的作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净化室侧壁下部设有可对所述负离子交换膜定期冲洗的反冲洗口出水口。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毛毡过滤层由铁网骨架与多层毛毡构成。
说明书
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废水的处理难度很大,处理废水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对高效、低成本的处理废水装置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对于摆脱目前行业面临的尴尬局面,保护水环境,健康发展化工行业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以往的污水处理装置在对污水进行处理后就直接排出使用,有时候这些污水并没有很好的处理干净,对实际的生产使用存在安全隐患,且处理过程中浪费能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筛选与垃圾分离室、絮凝仓、化学沉淀室、生物处理室、灭菌杀毒室、净化室和蓄水室,所述筛选与垃圾分离室左侧侧壁上部设有污水进水管道、底部设有排污通道,所述筛选与垃圾分离室与所述絮凝仓之间通过毛毡过滤层分隔,所述絮凝仓顶部设有用于加入絮凝剂的絮凝剂管道、右侧侧壁下部设有用于曝气的风扇、左侧侧壁下部设有可定期冲洗的冲洗口,所述风扇可加速所述絮凝仓内悬浮颗粒凝聚沉淀,所述化学沉淀室左侧侧壁上部设有可按比例投放石灰和混凝剂的化学沉淀室加入口、左侧侧壁下部设有用于定期清理重离子有毒物质的排污口,所述化学沉淀室与所述生物反应室之间通过过离子交换树脂分隔,所述生物处理室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有氧室、第一厌氧室、第二有氧室和第二厌氧室,所述第一有氧室和所述第二有氧室内设有曝气风扇,所述灭菌杀毒室可对污水中的细菌通过双氧水和紫外线进行消毒杀菌处理且下方设有出水口,所述净化室包括第一净化室和第二净化室,所述出水口与所述第一净化室相通,所述第一净化室可进行PH 调节,所述第二净化室与所述第一净化室之间设有负离子交换膜,所述第二净化室侧壁下部设有水泵且所述水泵可将所述第二净化室中的水压入所述蓄水室中进行存储。
作为限定,还包括过滤层,所述过滤层设置于所述絮凝仓和所述化学沉淀室之间,所述过滤层上层由石英砂、无烟煤和金刚砂颗粒构成、下层为硅藻泥,所述第一有氧室、所述第一厌氧室、所述第二有氧室和所述第二厌氧室下方均设有生物膜和陶瓷格栅,所述生物膜和陶瓷格栅可去除污水中大部分的大分子有机物,所述蓄水室底部设有用于取用水的蓄水室出水口。
作为另一种限定,所述蓄水室出水口设有可控制出水流量的出水阀。
作为另一种限定,还包括活性炭吸附层,所述活性炭吸附层设置于所述生物处理室和所述灭菌杀毒室之间,所述活性炭吸附层可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达到脱色和去除异味的作用。
作为更进一步的限定,所述第一净化室侧壁下部设有可对所述负离子交换膜定期冲洗的反冲洗口出水口。
作为另一种限定,所述污水处理装置为不锈钢材质。
作为另一种限定,所述毛毡过滤层由铁网骨架与多层毛毡构成。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其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为多层结构,可安置在地下,不占用地表空间,且占地面积较小,可充分利用污水自身重力进行过滤,节约能源,其中生物处理室靠近下层可有效减少异味和噪音传到地表,便于集中处理;
(2)本实用新型的絮凝仓,通过风扇曝气和絮凝剂管道加入的絮凝剂可加速小颗粒悬浮物凝聚沉淀;
(3)本实用新型的化学沉淀室,通过按比例投放石灰和混凝剂可加速重金属离子絮凝沉淀,然后经过过离子交换树脂过滤进入生物反应室;
(4)本实用新型的生物反应室,经过第一有氧室、第一厌氧室、第二有氧室和第二厌氧室共四重生化反应且配合生物膜和陶瓷格栅,可去除污水中大部分的大分子有机物。
综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能够充分利用污水自身重力进行过滤,节约能源,同时污水通过多层过滤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本实用新型适合在污水处理中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