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7.02.25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103/34
摘要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酵类抗生素废水的深度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经过生化处理的发酵类抗生素废水送入混凝反应池内,加入混凝剂和助凝剂反应;将混凝反应池出水在混凝沉淀池内进行沉淀分离处理,将沉淀后的絮体沉淀物送入污泥浓缩池;将混凝沉淀池出水送入催化氧化反应池,通过芬顿催化氧化反应;将催化氧化反应池出水进入催化氧化沉淀池进行沉淀分离处理,氧化反应后出水中的絮体在沉淀池中沉淀,沉淀后的絮体进入污泥浓缩池;将催化氧化沉淀池出水进入双膜法脱盐装置进行脱盐处理,经过该工艺处理的发酵抗生素废水水质优、能够达到中水回用的要求。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发酵类抗生素废水的深度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经过生化处理的发酵类抗生素废水送入混凝反应池内,加入混凝剂和助凝剂,反应20~40min,将废水中的不溶性COD吸附、截留,形成絮体沉淀物;
步骤2:步骤1得到的混凝反应池出水在混凝沉淀池内进行沉淀分离处理,将沉淀后的絮体沉淀物送入污泥浓缩池;
步骤3:将步骤2中分离出的混凝沉淀池出水送入催化氧化反应池,加入催化剂和氧化药剂,通过芬顿催化氧化反应,将废水中的大分子有机污染物矿化成CO2和水,并改变一部分水溶性的有机物的电子云密度和结构,使其形成絮体;
步骤4:步骤3得到的催化氧化反应池出水进入催化氧化沉淀池进行沉淀分离处理,氧化反应后出水中的絮体在沉淀池中沉淀,沉淀后的絮体进入污泥浓缩池;与步骤2中的絮体沉淀物一起在污泥浓缩池中进行浓缩,浓缩后污泥进入污泥脱水机进行脱水,使含水率降低至85%以下,处理后的污泥可以进行干化或者外运处理;
步骤5:步骤4中分离出的催化氧化沉淀池出水进入双膜法脱盐装置进行脱盐处理,该装置包括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保安过滤器、超滤膜组件和反渗透膜组件;首先催化氧化沉淀池出水进入多介质过滤器,滤去水中粒径在1mm以上的悬浮物;然后进入活性炭过滤器,进一步脱除水中的有机物和悬浮物;其次活性炭过滤器出水通过保安过滤器,去除粒径在5μm以上的悬浮物;保安过滤器出水通过水泵的加压作用后再进入超滤膜组件,去除粒径在0.001-0.1μm的物质;最后超滤膜组件出水通过水泵加压后进入反渗透膜组件,通过反渗透作用将水中的盐分进行脱除,同时脱除有机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酵类抗生素废水的深度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剂为铁盐、铝盐或其水解聚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酵类抗生素废水的深度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凝剂为聚丙烯酰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酵类抗生素废水的深度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Fe/SBA-15,所述氧化药剂为双氧水。
说明书
一种发酵类抗生素废水的深度处理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酵类抗生素废水的深度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发酵类抗生素废水中含有大量难以生化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和盐分,若只采用生化处理方法,经过生化处理后的发酵类抗生素废水中可生化降解的COD几乎被微生物去除完毕,但难以生化降解的污染物依然残留在废水中,出水难以达到《发酵类制药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3-2008)的要求,造成废水不能达标排放。经调查,目前常用的高难度废水深度处理技术多数为电解技术、臭氧氧化技术、铁碳微电解、膜分离、树脂分离、高级氧化技术等。但大多数发酵类抗生素废水深度处理技术都停留在实验室水平,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困难。本专利的一种抗生素废水深度处理方法,在实验室水平和实际工业应用中均能将废水中COD降低到100mg/L以下,废水中抗生素残留效价经处理后检测不出。为了节约水资源,后续出水配装双膜脱盐装置,以去除抗生素废水中的盐分,通过此方法,废水中的COD浓度降低至10mg/L以下,盐分降低至150mg/L以下,满足中水回用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当前经过生化处理后的发酵类抗生素废水中依然残留有难以生化降解的污染物,废水不能达标排放,发酵类抗生素废水深度处理技术停留在实验室水平,实际应用困难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发酵类抗生素废水的深度处理工艺,经过该工艺处理的发酵抗生素废水水质优、能够达到中水回用的要求,操作简便,易于推广。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发酵类抗生素废水的深度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经过生化处理的发酵类抗生素废水送入混凝反应池内,加入混凝剂和助凝剂,反应20~40min,将废水中的不溶性COD吸附、截留,形成絮体沉淀物;
步骤2:步骤1得到的混凝反应池出水在混凝沉淀池内进行沉淀分离处理,将沉淀后的絮体沉淀物送入污泥浓缩池;
步骤3:将步骤2中分离出的混凝沉淀池出水送入催化氧化反应池,加入催化剂和氧化药剂,通过芬顿催化氧化反应,将废水中的大分子有机污染物矿化成CO2和水,并改变一部分水溶性的有机物的电子云密度和结构,使其形成絮体;
步骤4:步骤3得到的催化氧化反应池出水进入催化氧化沉淀池进行沉淀分离处理,氧化反应后出水中的絮体在沉淀池中沉淀,沉淀后的絮体进入污泥浓缩池;与步骤2中的絮体沉淀物一起在污泥浓缩池中进行浓缩,浓缩后污泥进入污泥脱水机进行脱水,使含水率降低至85%以下,处理后的污泥可以进行干化或者外运处理;
步骤5:步骤4中分离出的催化氧化沉淀池出水进入双膜法脱盐装置进行脱盐处理,该装置包括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保安过滤器、超滤膜组件和反渗透膜组件;首先催化氧化沉淀池出水进入多介质过滤器,滤去水中粒径在1mm以上的悬浮物;然后进入活性炭过滤器,进一步脱除水中的有机物和悬浮物;其次活性炭过滤器出水通过保安过滤器,去除粒径在5μm以上的悬浮物;保安过滤器出水通过水泵的加压作用后再进入超滤膜组件,去除粒径在0.001-0.1μm的物质;最后超滤膜组件出水通过水泵加压后进入反渗透膜组件,通过反渗透作用将水中的盐分进行脱除,同时脱除有机物。
上述的一种发酵类抗生素废水的深度处理工艺,所述混凝剂为铁盐、铝盐或其水解聚合物。
上述的一种发酵类抗生素废水的深度处理工艺,所述助凝剂为聚丙烯酰胺。
上述的一种发酵类抗生素废水的深度处理工艺,所述催化剂为Fe/SBA-15,所述氧化药剂为双氧水。
本发明具有以下的优点:本发明的一种发酵类抗生素废水的深度处理工艺在实验室水平和实际工业应用中均能将废水中COD降低到100mg/L以下,废水中抗生素残留效价经处理后检测不出。后续出水配有双膜脱盐装置,以去除抗生素废水中的盐分,通过此方法,废水中的COD浓度降低至10mg/L以下,盐分降低至150mg/L以下,处理水水质达标,满足中水回用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