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7.02.08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IPC分类号C02F3/32; E02F5/02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具体为污水处理湿地表面径流沟整理装置,包括椭圆形的主体支架、前劈轮、开沟板;前劈轮有两组,每组分别固定在轴上,两个轴组成V形,所述的V形尖角安装在主体支架的前端,轴另一端分别安装在支撑轴承上,所述的支撑轴承对称的安装在主体支架上;所述的前劈轮的驱动装置安装在主体支架的前端;所述的主体支架上还安装有轮子,所述的轮子支撑主体支架,所述的轮子通过驱动机构驱动,带动主体支架在污水处理湿地表面移动;所述的开沟板通过支杆安装在主体支架的后端。本发明提供的污水处理湿地表面径流沟整理装置,前劈轮对湿地上的植被先进行清理,然后用开沟板开出沟槽,实现自动化作业,无需人工。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污水处理湿地表面径流沟整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椭圆形的主体支架(1)、前劈轮(4)、开沟板(10);主体支架(1)的前端为椭圆形的长轴一端,长轴的另一端为主体支架(1)的后端;所述的前劈轮(4)有两组,每组分别固定在轴上,两个轴组成V形,所述的V形尖角安装在主体支架(1)的前端,所述的轴另一端分别安装在支撑轴承(5)上,所述的支撑轴承(5)对称的安装在主体支架(1)上;所述的前劈轮(4)的驱动装置(6)安装在主体支架(1)的前端;所述的主体支架(1)上还安装有轮子(3),所述的轮子(3)支撑主体支架(1),所述的轮子(3)通过驱动机构(7)驱动,带动主体支架(1)在污水处理湿地表面移动;所述的开沟板(10)通过支杆(11)安装在主体支架(1)的后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湿地表面径流沟整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子(3)至少包括两个,两个轮子的轴与与主体支架(1)的椭圆短轴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湿地表面径流沟整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劈轮(4)的轴分别通过锥形齿轮与驱动装置(6)内的动力源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湿地表面径流沟整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劈轮(4)的轴与主体支架(1)的椭圆长轴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湿地表面径流沟整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劈轮(4),包括多个安装在轴上的刀座(12),所述的刀座(12)上铰接有多个劈刀(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湿地表面径流沟整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沟板(10)包括两个开沟板,两个开沟板的一条边相连接,形成尖角的棱,所述的棱朝向主体支架(1)的前端,将污水处理湿地表面的淤泥和植物向棱两侧分开,形成表面径流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湿地表面径流沟整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劈轮(4)后方还安装有粉碎轮(8),所述的粉碎轮(8)有多个并列安装在后轴上,所述的后轴两端安装在主体支架(1)上,所述的粉碎轮(8)外轮廓有锯齿(9),所述的后轴连接有动力系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污水处理湿地表面径流沟整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粉碎轮(8)所在的后轴与主体支架(1)的椭圆短轴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污水处理湿地表面径流沟整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粉碎轮(8)安装在轮子(3)后方,所述的轮子(3)安装在前劈轮(4)的后方。
说明书
污水处理湿地表面径流沟整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具体为污水处理湿地表面径流沟整理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人工湿地是模拟天然湿地系统结构和功能而建造的、可控制运行的湿地系统,用以对受污染水进行处理的一种工艺,由围护结构、人工介质、水生植物等部分构成。当水进入人工湿地时,其污染物被床体吸附、过滤、分解而达到水质净化作用。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最初主要用于接纳污水处理场的出水,使水质得到进一步改善,成为保护地表水体环境质量的缓冲地带80年代初湿地已发展成为处理和处置污水的系统,用于改造和建立湿地生态系统,提供水源、恢复湿地野生群落和保护鸟类生存环境方面起很重要的作用污水湿地处理主要应用于以下五个方面:①把处理了的出水引入天然湿地处置②利用天然湿地进行污水深度处理③利用经处理的出水或经部分处理的污水改造和建立平衡的湿地生态,进而恢复湿地受害的鸟类和野生群落④利用人工湿地直接进行污水处理⑤以保护湖泊、河流为目的,利用河滩、湖滩的天然湿地净化河水。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形式:自由表面流、水平潜流、垂直潜流。其中自由表面流人工湿地适用于土地资源比较丰富的区域,成本较低,但是由于面积较大,表面需要经常开设表面径流的水沟,确保水流能顺利流动。目前主要依靠人工开设,效率低,并且湿地作业不安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湿地表面径流沟整理装置 ,提高开沟的效率,具体技术方案为:
污水处理湿地表面径流沟整理装置,包括椭圆形的主体支架、前劈轮、开沟板;主体支架的前端为椭圆形的长轴一端,长轴的另一端为主体支架的后端;所述的前劈轮有两组,每组分别固定在轴上,两个轴组成V形,所述的V形尖角安装在主体支架的前端,所述的轴另一端分别安装在支撑轴承上,所述的支撑轴承对称的安装在主体支架上;所述的前劈轮的驱动装置安装在主体支架的前端;所述的主体支架上还安装有轮子,所述的轮子支撑主体支架,所述的轮子通过驱动机构驱动,带动主体支架在污水处理湿地表面移动;所述的开沟板通过支杆安装在主体支架的后端。
所述的轮子至少包括两个,两个轮子的轴与与主体支架的椭圆短轴平行。
所述的前劈轮的轴分别通过锥形齿轮与驱动装置内的动力源连接。
所述的前劈轮的轴与主体支架的椭圆长轴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所述的前劈轮,包括多个安装在轴上的刀座,所述的刀座上铰接有多个劈刀。
所述的开沟板包括两个开沟板,两个开沟板的一条边相连接,形成尖角的棱,所述的棱朝向主体支架的前端,将污水处理湿地表面的淤泥和植物向棱两侧分开,形成表面径流沟。
所述的前劈轮后方还安装有粉碎轮,所述的粉碎轮有多个并列安装在后轴上,所述的后轴两端安装在主体支架上,所述的粉碎轮外轮廓有锯齿,所述的后轴连接有动力系统。
所述的粉碎轮所在的后轴与主体支架的椭圆短轴平行。
所述的粉碎轮安装在轮子后方,所述的轮子安装在前劈轮的后方。
本发明提供的污水处理湿地表面径流沟整理装置,前劈轮对湿地上的植被先进行清理,然后用开沟板开出沟槽,实现自动化作业,无需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