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分散生活污水的两级回流原水补碳生物膜装置

发布时间:2017-12-23 17:45:04

  申请日2017.02.10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101/16; C02F101/30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处理分散生活污水 的两级回流原水补碳生物膜装置,该装置由初沉调节池、厌氧水解池、接触氧化池、沉淀池和循环水池连接构成;初沉调节池前端连接进污口,内设格栅;厌氧水解池内设有第一布水板;厌氧水解池与接触氧化池的隔墙中上部设第一导流口,接触氧化池内自上而下依次设有原水补碳阀门、风机、填料和曝气器,在曝气器下方接触氧化池末端设有第二导流口与沉淀池相通,沉淀池末端上部设第三导流口与循环水池相连,中上部设污泥斜管,底部设有污泥泵;循环水池底部设有循环水泵,末端设出水口。该装置可对分散生活污水进行自补碳、高效脱氮,资源化处理,形成循环利用的再生水资源。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简便。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处理分散生活污水的两级回流原水补碳生物膜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初沉调节池、厌氧水解池、接触氧化池、沉淀池和循环水池连接构成;所述初沉调节池前端连接进污口,中部设有格栅,末端底部设有污水提升泵;厌氧水解池内设第一布水板,污水、污泥和循环水分别经过管线进入厌氧水解池布水系统,厌氧水解池底部侧壁设排泥口;厌氧水解池与接触氧化池的隔墙中上部设第一导流口,接触氧化池内自上而下依次设有原水补碳阀门、风机、曝气器和填料,曝气器通过管路与风机连接,与沉淀池相连的第二导流口位于曝气器下方接触氧化池末端侧壁上,沉淀池自上而下依次设有污泥斜管和污泥泵,沉淀池末端中上部设有第三导流口与循环水池相连;循环水池内设第二布水板,底部设有循环水泵,循环水池末端中上部设有出水口;所述污水提升泵管线分别进入厌氧水解池和接触氧化池,与接触氧化池连接的管线上设置原水补碳阀门,可根据监测的出水氨氮情况进行补碳量的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处理分散生活污水的两级回流原水补碳生物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池底部设有循环水泵,其工作启停与污水提升泵相耦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处理分散生活污水的两级回流原水补碳生物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内设有污泥泵,污泥回流时间根据出水水质进行设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处理分散生活污水的两级回流原水补碳生物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水解池和接触氧化池内设有固定式填料,其中接触氧化池水中溶解氧浓度控制在2mg/L-4mg/L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处理分散生活污水的两级回流原水补碳生物膜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为一体式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或全钢结构。

  说明书

  用于处理分散生活污水的两级回流原水补碳生物膜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处理分散生活污水的两级回流原水补碳生物膜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与利用是生态型新农村建设需解决的首要问题,根据国内外经验,农村生活污水因其不宜运输、一般采取就地处理的方式;而我国在分散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开发上刚刚起步,许多未经任何处理的农村生活污水因其分散性、总量大、高氮磷,严重破坏了河流、湖泊水体的生态平衡,污染了大量耕地,制约了我国的乡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同时,我国乡村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产生的污水一般都非常偏远、分散,这给集中处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现有大型污水处理厂普遍应用的A2/O和SBR等技术存在工艺复杂、产泥量大、针对水量小、水质波动大的农村污水处理非常不适宜。

  因此,如何对生化性好、水量小、水质波动大的分散生活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形成循环利用的再生水资源,同时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泥的产生,减轻后续污泥处理压力,提供一种效果突出的用于处理分散生活污水的两级回流原水补碳生物膜装置,是该领域当前急待解决的难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进一步完善设计合理、管理简单的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新型工艺及设备,提供一种用于处理分散生活污水的两级回流原水补碳生物膜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实施方式如下:一种用于处理分散生活污水的两级回流原水补碳生物膜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初沉调节池、厌氧水解池、接触氧化池、沉淀池和循环水池连接构成;所述初沉调节池前端连接进污口,中部设有格栅,末端底部设有污水提升泵;厌氧水解池内设第一布水板,污水、污泥和循环水分别经过管线进入厌氧水解池布水系统,厌氧水解池底部侧壁设排泥口;厌氧水解池与接触氧化池的隔墙中上部设第一导流口,接触氧化池内自上而下依次设有原水补碳阀门、风机、曝气器和填料,曝气器通过管路与风机连接,与沉淀池相连的第二导流口位于曝气器下方接触氧化池末端侧壁上,沉淀池自上而下依次设有污泥斜管和污泥泵,沉淀池末端中上部设有第三导流口与循环水池相连;循环水池内设第二布水板,底部设有循环水泵,循环水池末端中上部设有出水口;所述污水提升泵管线分别进入厌氧水解池和接触氧化池,与接触氧化池连接的管线上设置原水补碳阀门,可根据监测的出水氨氮情况进行补碳量的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是适合各类可生化有机废水快速处理的新型装置。该装置可对废水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形成循环利用的再生水资源,同时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泥的产生。通过对厌氧水解池和接触氧化池内的填料形式的改变,可以适应不同浓度的废水处理要求;特别是该装置中的与接触氧化池连接的管线上设置原水补碳阀门,可根据监测的出水氨氮情况进行补碳量的调节。本实用新型具有建设投资少、能耗低、运行稳定、操作简便、污泥产生量小、吨水处理成本低廉等特点,便于大范围推广应用;且特别适用于自然村、旅游景点、农家乐等排放分散、水量水质不稳的污水处理;其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应用广泛,对可生化性污水进行处理节能高效,应用效果非常显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