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7.01.14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IPC分类号C02F11/14
摘要
管道式污泥加药混合系统,包括第一污泥池、第二污泥池、污泥泵、污泥输送管道和若干个混合器,污泥泵的进口连接有伸入到第一污泥池内的抽泥管,污泥泵的出口与污泥输送管道的进口连接,污泥输送管道的出口位于第二污泥池上方,混合器沿污泥输送方向均匀设置在污泥输送管道上,污泥输送管道顶部设有邻近污泥泵出口处的加料斗。本实用新型采用在污泥输送过程中添加絮凝剂并与污泥进行多次混合的方式,混合器的结构简单紧凑,混合均匀、效果好、效率高,不留死角且使用寿命长。
权利要求书
1.管道式污泥加药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污泥池、第二污泥池、污泥泵、污泥输送管道和若干个混合器,污泥泵的进口连接有伸入到第一污泥池内的抽泥管,污泥泵的出口与污泥输送管道的进口连接,污泥输送管道的出口位于第二污泥池上方,混合器沿污泥输送方向均匀设置在污泥输送管道上,污泥输送管道顶部设有邻近污泥泵出口处的加料斗;
以污泥在污泥输送管道内的流动方向为由前向后的方向,混合器包括与污泥输送管道等径的圆筒体,圆筒体内同轴向设置有圆柱导流筒、第一圆锥导流筒和位于第一圆锥导流筒后侧的第二圆锥导流筒,第一圆锥导流筒和第二圆锥导流筒均呈前粗后细的筒形结构,第一圆锥导流筒的前端边沿与圆柱导流筒的后端边沿固定连接,第一圆锥导流筒的前端内径等于第二圆锥导流筒的后端内径,第一圆锥导流筒的后端封堵且后端部向前凸出形成一个导流帽,第二圆锥导流筒的前端边沿与圆筒体内壁固定连接,第一圆锥导流筒与第二圆锥导流筒之间通过倾斜设置的至少三根分流筒连接,所有的分流筒沿圆筒体的中心线均匀阵列布置,分流筒的前端口与第一圆锥导流筒内部连通,分流筒后端口与第二圆锥导流筒后侧的圆筒体内腔连通,分流筒的后端一侧与圆筒体内壁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式污泥加药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圆筒体前端和后端外壁均设有一个第一连接法兰,污泥输送管道的端部外壁设有第二连接法兰,第一连接法兰对应与第二连接法兰通过螺栓紧固连接,第一连接法兰和第二连接法兰之间设有密封垫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式污泥加药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污泥输送管道内壁、圆筒体内壁、圆柱导流筒的内外壁、第一圆锥导流筒的内外壁、第二圆锥导流筒的内外壁和分流筒的内外壁上均设置有镀锌防腐层。
说明书
管道式污泥加药混合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道式污泥加药混合系统。
背景技术
国家环保政策要求,出厂的污泥必须经过深度脱水,含水率降低到50%以下,在污泥脱水前,要进行污泥调理,所谓污泥调理也称污泥的化学调质。污泥浓缩一般只能使其含水率降到90%左右,要进一步降低含水率,减少体积,就要把污泥中结合水分离出来,也就是使这部分水对固体颗粒的附着力减弱,使颗粒失稳。现在通用做法是在污泥压滤前设置污泥调质池,用来对污泥进行化学调质,投加三氯化铁、石灰等有机无机絮凝剂,絮凝剂与污泥的混合一般采用低转速桨式搅拌器或者双曲面搅拌器伸入到污泥调质池内进行搅拌混合,不仅成本高,而且搅拌混合存在死角,混合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混合效率高、混合效果好的管道式污泥加药混合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管道式污泥加药混合系统,包括第一污泥池、第二污泥池、污泥泵、污泥输送管道和若干个混合器,污泥泵的进口连接有伸入到第一污泥池内的抽泥管,污泥泵的出口与污泥输送管道的进口连接,污泥输送管道的出口位于第二污泥池上方,混合器沿污泥输送方向均匀设置在污泥输送管道上,污泥输送管道顶部设有邻近污泥泵出口处的加料斗;
以污泥在污泥输送管道内的流动方向为由前向后的方向,混合器包括与污泥输送管道等径的圆筒体,圆筒体内同轴向设置有圆柱导流筒、第一圆锥导流筒和位于第一圆锥导流筒后侧的第二圆锥导流筒,第一圆锥导流筒和第二圆锥导流筒均呈前粗后细的筒形结构,第一圆锥导流筒的前端边沿与圆柱导流筒的后端边沿固定连接,第一圆锥导流筒的前端内径等于第二圆锥导流筒的后端内径,第一圆锥导流筒的后端封堵且后端部向前凸出形成一个导流帽,第二圆锥导流筒的前端边沿与圆筒体内壁固定连接,第一圆锥导流筒与第二圆锥导流筒之间通过倾斜设置的至少三根分流筒连接,所有的分流筒沿圆筒体的中心线均匀阵列布置,分流筒的前端口与第一圆锥导流筒内部连通,分流筒后端口与第二圆锥导流筒后侧的圆筒体内腔连通,分流筒的后端一侧与圆筒体内壁接触。
圆筒体前端和后端外壁均设有一个第一连接法兰,污泥输送管道的端部外壁设有第二连接法兰,第一连接法兰对应与第二连接法兰通过螺栓紧固连接,第一连接法兰和第二连接法兰之间设有密封垫圈。
污泥输送管道内壁、圆筒体内壁、圆柱导流筒的内外壁、第一圆锥导流筒的内外壁、第二圆锥导流筒的内外壁和分流筒的内外壁上均设置有镀锌防腐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污泥池内充满待化学调质的污泥,第二污泥池为空池子,对污泥进行化学调质处理时,启动污泥泵,污泥泵通过抽泥管将第一污泥池内的污泥抽出,絮凝剂通过加料斗加入到污泥输送管道内,絮凝剂随着污泥通过污泥输送管道向第二污泥池内输送,污泥输送管道上设置的多个混合器将絮凝剂与污泥充分混合。单个混合器的具体混合原理及过程为:污泥输送管道中心处的污泥进入圆柱导流筒内,接着进入到第一圆锥导流筒内,再通过三根分流管进入到污泥输送管道的内壁外;与此同时,污泥输送管道内壁周围的污泥由圆柱导流筒外壁与污泥输送管道内壁之间向后输送,在第二圆锥导流筒的导流下,向污泥输送管道的中心处流动,这样就使污泥和絮凝剂在污泥输送管道内每经过一个混合器时就进行一次混合,即污泥输送管道中心处的污泥到管壁周围,管壁周围的污泥到污泥输送管道中心。经过多次的混合,在污泥流入到第二污泥池内后,混合得十分均匀。
混合器与污泥输送管道之间通过法兰及螺栓进行连接,这样可便于安装和拆卸混合器。
镀锌防腐层起到良好的防腐蚀作用,这样起到充分延长本实用新型使用寿命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采用在污泥输送过程中添加絮凝剂并与污泥进行多次混合的方式,混合器的结构简单紧凑,混合均匀、效果好、效率高,不留死角且使用寿命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