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7.01.25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IPC分类号C02F11/1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泥压滤处理装置,包括压滤箱、落料箱、螺旋输送装置、底板和滑道,压滤箱的内部底板上固定安装有底板,底板包括第一落料槽、第二落料槽和滑轨,底板的上表面分别加工有滑轨,滑轨上分别滑动设置有污水过滤板和挤压板,压滤箱的中部上方设置有落料箱,压滤箱的上部与落料箱的下部之间连通,落料箱与螺旋输送装置之间通过滑道相互连通,螺旋输送装置的上部连通设置有污泥入口,落料箱内部滑动设置有压铸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污泥处理效果好,能够实现污泥与污水的分离收集,便于污水污泥的再回收利用,节能环保,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泥压滤处理装置,包括压滤箱、落料箱、螺旋输送装置、底板、滑道和压铸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滤箱通过支撑腿支撑安放在地面上;所述压滤箱的内部底板上固定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包括第一落料槽、第二落料槽和滑轨;所述底板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落料槽和第二落料槽,其中第一落料槽的底部和第二落料槽的底部均与压滤箱的外部相互连通;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分别加工有滑轨,滑轨上分别滑动设置有污水过滤板和挤压板;所述污水过滤板的内侧表面固定设置有活性炭过滤层;所述污水过滤板的内部还均布加工有滤水孔;所述污水过滤板与二号液压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二号液压伸缩杆的另一端与二号液压器内部的液压驱动机构联动,二号液压伸缩杆固定安装在位于压滤箱左侧的支撑腿上;所述挤压板与三号液压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三号液压伸缩杆的另一端与三号液压器内部的液压驱动机构联动,三号液压伸缩杆固定安装在位于压滤箱右侧的支撑腿上;所述压滤箱的正下方还分别设置有集水箱和集泥箱,其中集水箱位于第一落料槽的正下方,集泥箱位于第二落料槽的正下方;所述压滤箱的中部上方设置有落料箱;所述压滤箱的上部与落料箱的下部之间连通;所述落料箱与螺旋输送装置之间通过滑道相互连通;所述螺旋输送装置通过支杆架设在压滤箱的左端顶板上表面,螺旋输送装置内部的螺旋桨通过输送电机进行驱动;所述螺旋输送装置的上部连通设置有污泥入口;所述压滤箱的右端顶板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竖直方向设置的立杆,立杆的顶端左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水平方向设置的横杆;所述横杆固定安装有一号液压器;所述落料箱内部滑动设置有压铸板;所述压铸板的上表面与一号液压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一号液压伸缩杆的另一端与一号液压伸缩杆内的液压驱动机构联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压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呈L形结构;所述支撑腿竖直方向的一端底部固定设置在地面上;所述支撑腿水平方向的一端与压滤箱的侧板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压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过滤板和所述挤压板均为截面呈半圆形的板状结构,且污水过滤板的端部和挤压板的端部均设置有密封垫,污水过滤板和挤压板之间通过密封垫相互密封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压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为左高右低的倾斜结构设置,倾斜角度为15°~20°,其中滑道的较低端与落料箱的左侧壁相互连通,滑道的较高端与螺旋输送装置的底部相互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压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铸板为截面呈圆形的板状结构,且压铸板与污水过滤板和挤压板之间形成的圆柱型空腔相互滑动配合。
说明书
一种污泥压滤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领域,具体是一种污泥压滤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得到了高速发展,2010年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已经建有2500多座,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已达到每天1.22亿吨,为实现国家的减排目标和水环境改善,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污水厂的建设及运行伴随产生了大量剩余污泥,以含水率80%计,全国年污泥总产水量将很快突破3000万吨,污泥处理形势十分严峻。
污泥处理是对污泥进行浓缩、调质、脱水、稳定、干化或焚烧等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的加工过程。污泥脱水作为污泥处理中的重要工序,也影响着整个污泥处理过程的效率和品质。现有技术中的污泥处理装置在对污泥进行处理的过程中,污泥处理效果差,不能够有效的实现污泥与污水的分离收集,不利于污水污泥的再回收利用,实用性不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泥压滤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污泥压滤处理装置,包括压滤箱、落料箱、螺旋输送装置、底板、滑道和压铸板,所述压滤箱通过支撑腿支撑安放在地面上;所述压滤箱的内部底板上固定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包括第一落料槽、第二落料槽和滑轨;所述底板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落料槽和第二落料槽,其中第一落料槽的底部和第二落料槽的底部均与压滤箱的外部相互连通;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分别加工有滑轨,滑轨上分别滑动设置有污水过滤板和挤压板;所述污水过滤板的内侧表面固定设置有活性炭过滤层;所述污水过滤板的内部还均布加工有滤水孔;所述污水过滤板与二号液压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二号液压伸缩杆的另一端与二号液压器内部的液压驱动机构联动,二号液压伸缩杆固定安装在位于压滤箱左侧的支撑腿上;所述挤压板与三号液压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三号液压伸缩杆的另一端与三号液压器内部的液压驱动机构联动,三号液压伸缩杆固定安装在位于压滤箱右侧的支撑腿上;所述压滤箱的正下方还分别设置有集水箱和集泥箱,其中集水箱位于第一落料槽的正下方,集泥箱位于第二落料槽的正下方;所述压滤箱的中部上方设置有落料箱;所述压滤箱的上部与落料箱的下部之间连通;所述落料箱与螺旋输送装置之间通过滑道相互连通;所述螺旋输送装置通过支杆架设在压滤箱的左端顶板上表面,螺旋输送装置内部的螺旋桨通过输送电机进行驱动;所述螺旋输送装置的上部连通设置有污泥入口;所述压滤箱的右端顶板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竖直方向设置的立杆,立杆的顶端左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水平方向设置的横杆;所述横杆固定安装有一号液压器;所述落料箱内部滑动设置有压铸板;所述压铸板的上表面与一号液压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一号液压伸缩杆的另一端与一号液压伸缩杆内的液压驱动机构联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腿呈L形结构;所述支撑腿竖直方向的一端底部固定设置在地面上;所述支撑腿水平方向的一端与压滤箱的侧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污水过滤板和所述挤压板均为截面呈半圆形的板状结构,且污水过滤板的端部和挤压板的端部均设置有密封垫,污水过滤板和挤压板之间通过密封垫相互密封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道为左高右低的倾斜结构设置,倾斜角度为15°~20°,其中滑道的较低端与落料箱的左侧壁相互连通,滑道的较高端与螺旋输送装置的底部相互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压铸板为截面呈圆形的板状结构,且压铸板与污水过滤板和挤压板之间形成的圆柱型空腔相互滑动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污水过滤板和挤压板之间相互紧密配合,落料箱内的污泥落入到污水过滤板和挤压板之间形成的圆柱型空腔内,压铸板向下滑动,并进入污水过滤板和挤压板两者之间形成的圆柱型空腔,圆柱型空腔内的污泥受到挤压,污泥内的污水经污水过滤板表面的活性炭过滤层过滤后穿过滤水孔排出,污水流动到第一落料槽内后,落入集水箱完成收集;圆柱型空腔内的污泥完成压滤后,压铸板复位,控制系统分别控制二号液压器和三号液压器,使二号液压伸缩杆伸长三号液压伸缩杆缩短,污水过滤板推动污泥进入第二落料槽内,并落入到集泥箱内,完成污泥的收集。综上,整个装置结构简单,污泥处理效果好,能够实现污泥与污水的分离收集,便于污水污泥的再回收利用,节能环保,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