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治理用混酸装置

发布时间:2017-12-23 9:04:04

  申请日2017.01.29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IPC分类号B01F13/10; C02F1/66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治理用混酸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内侧中部设有网状球壳,网状球壳的左端连通设置有左转轴,左转轴的内侧设有若干第二搅拌叶,左转轴的左端通过旋转接头与进水管连接,进水管的上侧还连通设置有进酸管,网状球壳的右端固定设置有右转轴,右转轴的右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网状球壳的内侧均匀设有若干搅拌杆,网状球壳的外侧上端和下端均设有多个第一搅拌叶,罐体的底部中间连通设置有排水管。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设计合理,混酸效果好、效率高,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治理用混酸装置,包括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为球形壳体,罐体的内侧中部设有网状球壳,所述网状球壳的左端连通设置有左转轴,左转轴的内侧设有若干第二搅拌叶,左转轴的左端从罐体的左侧壁转动穿出,所述左转轴的左端通过旋转接头与进水管连接,所述进水管的上侧还连通设置有进酸管,进水管的下侧设有水管支架,水管支架的另一端固定于罐体上,所述网状球壳的右端固定设置有右转轴,右转轴的右端从罐体的右侧壁转动穿出,右转轴的右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下侧设有电机支架,电机支架的另一端固定于罐体上,所述网状球壳的内侧均匀设有若干搅拌杆,所述网状球壳的外侧上端和下端均设有多个第一搅拌叶,所述罐体的底部外圈设有多个支撑腿,所述罐体的底部中间连通设置有排水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治理用混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转轴为圆柱形筒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治理用混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叶为矩形结构,且第一搅拌叶于网状球壳的上端和下端均设有三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治理用混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于网状球壳的内侧呈指向网状球壳球心辐射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治理用混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搅拌叶为矩形结构,且第二搅拌叶于左转轴的内侧顶部和底部均匀交错设置有多个。

  说明书

  一种污水治理用混酸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污水治理用混酸装置。

  背景技术

  pH值是溶液中氢离子活度的一种标度,溶液酸碱程度的衡量标准。当pH值趋于0时,溶液酸性越强,反之,pH值趋于12时,溶液碱性越强,pH值为7左右时,溶液趋于中性。常见的污水综合治理方法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物化结合方法及生物方法等等。污水治理的过程中,常常需要在一定的pH值条件下进行,否则达不到特定的治理效果。例如:对废水进行酸化吹脱处理,原废水pH值为中性或碱性,需要将pH值调节至酸性,以达到酸化吹脱的效果。污水进行pH值调节时需要加入酸,此时,污水与酸的充分混合至关重要,若混合不均匀,将会降低下一阶段的反应设备的停留时间,严重影响污水治理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治理用混酸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污水治理用混酸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为球形壳体,罐体的内侧中部设有网状球壳,所述网状球壳的左端连通设置有左转轴,左转轴的内侧设有若干第二搅拌叶,左转轴的左端从罐体的左侧壁转动穿出,所述左转轴的左端通过旋转接头与进水管连接,所述进水管的上侧还连通设置有进酸管,进水管的下侧设有水管支架,水管支架的另一端固定于罐体上,所述网状球壳的右端固定设置有右转轴,右转轴的右端从罐体的右侧壁转动穿出,右转轴的右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下侧设有电机支架,电机支架的另一端固定于罐体上,所述网状球壳的内侧均匀设有若干搅拌杆,所述网状球壳的外侧上端和下端均设有多个第一搅拌叶,所述罐体的底部外圈设有多个支撑腿,所述罐体的底部中间连通设置有排水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左转轴为圆柱形筒体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搅拌叶为矩形结构,且第一搅拌叶于网状球壳的上端和下端均设有三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搅拌杆于网状球壳的内侧呈指向网状球壳球心辐射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搅拌叶为矩形结构,且第二搅拌叶于左转轴的内侧顶部和底部均匀交错设置有多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进水管和进酸管配合向左转轴内通入一定配比的水体和酸液,控制驱动电机工作,右转轴、网状球壳和左转轴同时发生转动,通过左转轴内的第二搅拌叶可对混合液进行一次搅拌,后混合液进入到网状球壳内,通过网状球壳内的搅拌杆可对混合液进行二次搅拌,混合液流出到网状球壳的外侧,通过第一搅拌叶可对混合液进行三次搅拌,且混合液通过网状球壳时,同样具有一定的混合效果,混合后的水体通过排水管排出到下一阶段污水处理工艺,整个装置结构紧凑,设计合理,混酸效果好、效率高,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