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流式过滤器

发布时间:2017-12-22 17:08:06

  申请日2017.04.15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IPC分类号C02F9/02; C02F9/14; C02F101/16; C02F101/10; C02F101/3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流式过滤器,包括进水管、过滤筒、填料筒、过滤网、中心出水管、盖板及污泥导流块。进水管,呈螺旋线型结构,并且被设置成沿过滤筒切线方向与过滤筒内腔连通;填料筒,整体呈顶部开口的环形筒且外壁呈圆锥体,位于过滤筒的内腔,并且在其外壁与过滤筒外壁之间形成环形空间。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净化污水的方法,污水以切线形式进入筒体,形成旋流,重颗粒自然落下,不易碰伤、堵塞过滤网,延长了过滤器的寿命,提高了过滤效果;另外,过滤筒呈圆锥形,能够帮助重颗粒自然落下,过滤器下方还设有淤泥导流块,这样落下的重颗粒能够自动排出过滤器,该过滤器具有适应能力强,处理效果高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旋流式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过滤筒、填料筒、过滤网、中心出水管、盖板及污泥导流块,其中:

  所述过滤筒,整体呈顶部开口的环形筒,过滤筒的外壁下端还设置有排泥口;

  所述进水管,呈螺旋线型结构,并且被设置成沿过滤筒切线方向与过滤筒内腔连通;

  所述填料筒,整体呈顶部开口的环形筒且外壁呈圆锥体,位于过滤筒的内腔,并且在其外壁与过滤筒外壁之间形成环形空间,填料筒沿径向延伸方向依次还设置有第一填料层、第二填料层及第三填料层,每层填料层内部分别填充三种不同的填料;

  所述中心出水管位于过滤筒的内壁内部;

  所述过滤筒的内壁、中心出水管的侧壁及填料筒的内壁和外壁均穿孔,各部件均由耐腐蚀材料制成;

  所述过滤网包括设置在填料筒的内壁、外壁上设置的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以及设置在中心出水管的侧壁上的第三过滤网;

  所述盖板封闭所述环形空间的上端;

  所述污泥导流块,整体呈顶部为斜面的环形结构,设置在所述环形空间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式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出水管的两端还设置有上部承口与下部插口,上部承口被设置成可与另一中心出水管的下部插口配合并容许下部插口插入,将至少两个中心出水管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流式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承口的与下部插口均造成环形,并且上部承口的外部以及下部插口的内部均设置有密封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式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料层与第二填料层之间、第二填料层与第三填料层之间均设置有过滤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式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料层的上端设置有可拆卸的填料支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式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料层的填料为生物膜,第二填料层的填料为活性炭,第三填料层的填料为石英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流式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膜由若干根生物绳组成,每根生物绳垂直悬挂在第一填料层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式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筒上还安装有至少4个带有通孔的耳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式过滤器,其特征在于,进水管的进水口端部还设置有筛网。

  10.一种在前述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旋流式过滤器的净化污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污水经过进水管的筛网过滤粗污染物质后通过进水管旋流到过滤筒内腔,粗颗粒物质自然落下;

  污水经过第三填料层的填料、第二填料层的填料及第一填料层的填料的除污、净化,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和去除污水中的氮、磷;

  已经除污、净化的水体从第一填料层流出穿过中心出水管排出过滤器。

  说明书

  旋流式过滤器及其净化污水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旋流式过滤器及其净化污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水体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是指由于大量的氮、磷等元素排入到流速缓慢、更新周期长的地表水体,使藻类等水生生物大量地生长繁殖,使有机物产生的速度远远超过消耗速度,水体中有机物积蓄,破坏水生生态平衡的过程。在适宜的条件下藻类特别是蓝藻的异常繁殖生长,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即“水华”,释放恶臭,使水质变坏,严重时还将耗尽水中氧气而造成鱼类的死亡。蓝藻水华不仅降低水资源利用效能,影响城市美观,而且还会引起严重的生态破坏及巨大的经济损失。

  目前,整治城市水体富营养化的措施主要有内源清淤、外源控制以及河道水体净化。其中河道水体净化目前采用的主要是生态浮岛、人工湿地等生态工艺处理,但这些工艺处理见效慢,占地面积大。由于城市水体有机物含量较低,氮碳比、磷碳比较高,采用常规城市污水处理的活性污泥法既不经济,效果又较差。另外,现有的过滤器在工作过程中,污水水体中含有尚未得到充分分离的泥沙,过滤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滤网上必然附着着一定的污物,从而使过滤效果下降,需要频繁的反冲洗滤网,费时费工还不方便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旋流式过滤器及其净化污水的方法。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旋流式过滤器,包括进水管、过滤筒、填料筒、过滤网、中心出水管、盖板及污泥导流块,其中:

  所述过滤筒,整体呈顶部开口的环形筒,过滤筒的外壁下端还设置有排泥口;

  所述进水管,呈螺旋线型结构,并且被设置成沿过滤筒切线方向与过滤筒内腔连通;

  所述填料筒,整体呈顶部开口的环形筒且外壁呈圆锥体,位于过滤筒的内腔,并且在其外壁与过滤筒外壁之间形成环形空间,填料筒沿径向延伸方向依次还设置有第一填料层、第二填料层及第三填料层,每层填料层内部分别填充三种不同的填料;

  所述中心出水管位于过滤筒的内壁内部;

  所述过滤筒的内壁、中心出水管的侧壁及填料筒的内壁和外壁均穿孔,各部件均由耐腐蚀材料制成;

  所述过滤网包括设置在填料筒的内壁、外壁上设置的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以及设置在中心出水管的侧壁上的第三过滤网;

  所述盖板封闭所述环形空间的上端;

  所述污泥导流块,整体呈顶部为斜面的环形结构,设置在所述环形空间底部。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中心出水管的两端设置有上部承口与下部插口,上部承口被设置成可与另一中心出水管的下部插口配合并容许下部插口插入,将至少两个中心出水管组合。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上部承口的与下部插口均造成环形,并且上部承口的外部以及下部插口的内部均设置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填料层与第二填料层之间、第二填料层与第三填料层之间均设置有过滤层。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填料层的上端设置有可拆卸的填料支架。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填料层的填料为生物膜,第二填料层的填料为活性炭,第三填料层的填料为石英砂。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生物膜由若干根生物绳组成,每根生物绳垂直悬挂在第一填料层内部。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筒上还安装有至少4个带有通孔的耳座。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进水管的进水口端部还设置有筛网。

  根据本发明的改进,还提出一种旋流式过滤器的净化污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污水经过进水管的筛网过滤粗污染物质后通过进水管旋流到过滤筒内腔,粗颗粒物质自然落下;

  污水经过第三填料层的填料、第二填料层的填料及第一填料层的填料的除污、净化,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和去除污水中的氮、磷;

  已经除污、净化的水体从第一填料层流出穿过中心出水管排出过滤器。

  本发明的旋流式过滤器及其净化污水的方法,污水以切线形式进入筒体,形成旋流,重颗粒自然落下,不易碰伤、堵塞过滤网,延长了过滤器的寿命,提高了过滤效果;另外,填料筒外壁呈圆锥形,能够帮助重颗粒自然落下,过滤器下方还设有淤泥导流块,这样落下的重颗粒能够自动排出过滤器;过滤器中还设置有大量脱氮除磷的透水填料,污水经过过滤器净化后能够有效去除氮、磷、BOD、COD等污染物质,最终达到水质改善的目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