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污泥回流装置

发布时间:2017-12-22 16:22:56

  申请号­CN201720150705.0

  申请日2017.02.20

  公开(公告)号­CN206544967U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验室污泥回流装置,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包括反应池、沉淀池,污泥回流棒、回流管道、蠕动泵、排泥管及阀门,所述反应池可以是厌氧池、缺氧池或者好氧池,反应池底部连接回流管道一端,回流管道另一端连接污泥回流棒,回流管道上安装蠕动泵;所述污泥回流棒斜插入沉淀池内部,末端置于沉淀池底部,沉淀池底部安装有排泥管,排泥管上安装阀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将蠕动泵与污泥回流棒直接相连大大改善污泥回流状况减少污泥在沉淀池中的堆积,并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效率特别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实验室污泥回流装置,包括反应池、沉淀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污泥回流棒、回流管道、蠕动泵、排泥管及阀门,所述反应池与沉淀池上部通过管道连接,反应池底部连接回流管道一端,回流管道另一端连接污泥回流棒,回流管道上安装蠕动泵;所述污泥回流棒斜插入沉淀池内部,末端置于沉淀池底部,沉淀池底部安装有排泥管,排泥管上安装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实验室污泥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回流棒包括PVC透明管、U-PVC套管及固定节;PVC透明管穿插在U-PVC套管内部,末端突出于U-PVC套管,在U-PVC套管顶部安装固定节固定PVC透明管与U-PVC套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实验室污泥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VC透明管末端沿圆周方向开有至少两个吸污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实验室污泥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蠕动泵安装的高度低于沉淀池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实验室污泥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回流棒材质的密度大于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实验室污泥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池是厌氧池、缺氧池或者好氧池。

  说明书

  一种实验室污泥回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验室污泥回流装置,属于污水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在实验室中,基于蠕动泵的传统污泥回流体系,沉淀池底部往往设计成倒锥体,污泥由于受到上方水的压力而贴附在回流管口周围,仅仅留下一个小孔,回流的是水而不是泥水混合物。大量污泥滞留在沉淀池中,而且很多污泥挂在倒锥体侧壁,蠕动泵抽吸不到,污泥回流量往往达不到实验预设水平,必须手动回流污泥,造成污水处理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在处理污水的过程中,污泥回流不畅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实验室污泥回流装置,通过设置污泥回流棒,改变污泥回流棒的位置,将污泥回流棒与蠕动泵相连,大大改善污泥回流状况,减少污泥在沉淀池中的堆积,而且回流棒可以抽吸到池底每个部分。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实验室污泥回流装置,包括反应池、沉淀池、污泥回流棒、回流管道、蠕动泵、排泥管及阀门,反应池与沉淀池上部通过管道连接,反应池底部连接回流管道一端,回流管道另一端连接污泥回流棒,回流管道上安装蠕动泵;所述污泥回流棒斜插入沉淀池内部,末端置于沉淀池底部,沉淀池底部安装有排泥管,排泥管上安装阀门。

  进一步,污泥回流棒包括PVC透明管、U-PVC套管及固定节;PVC透明管穿插在U-PVC套管内部,末端突出于U-PVC套管,在U-PVC套管顶部安装固定节固定PVC透明管与U-PVC套管。

  进一步,PVC透明管末端沿圆周方向开有至少两个吸污口。

  进一步,蠕动泵安装的高度低于沉淀池底部。

  进一步,污泥回流棒材质的密度大于水。

  进一步,反应池可以是厌氧池、缺氧池或者好氧池。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及优点:

  1.本发明沉淀池底部的沉积污泥通过吸污口进入污泥回流棒,大大改善污泥回流状况,减少污泥在沉淀池中的堆积。

  2.本发明将蠕动泵与污泥回流棒通过回流管道连接,蠕动泵抽吸作用使污泥回流。

  3.本发明的污泥回流棒为可移动的,可以抽吸到池底每个部分,减少污泥在沉淀池中的堆积,回流效果显著。

  3.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效率特别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