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7.02.20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IPC分类号C02F3/12; C02F3/02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强化污泥曝气装置,包括曝气池、曝气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水管、曝气罩、出水管及污泥回流管,所述曝气池上端侧壁上安装进水管,进水管为L型,由水平段和竖直段构成,竖直段位于曝气池内,且在进水管竖直段套有曝气罩,曝气罩顶部中心处设置排空气孔,曝气罩罩面沿圆周方向均匀开有至少两排大小相同的排气水混合物的小孔;曝气罩可在进水管竖直端上下滑动;进水管另一侧安装出水管;所述曝气头置于曝气池底部靠近中心位置,曝气池底端连接污泥回流管。本发明通过设置带有小孔的锥体形曝气罩,改善曝气池内混合液的迹线,进而大大改善污泥曝气状况,增加氧气利用率,节省曝气耗能量,而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效率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强化污泥曝气装置,包括曝气池、曝气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水管、曝气罩、出水管及污泥回流管,所述曝气池上端侧壁上安装进水管,进水管为L型,由水平段和竖直段构成,竖直段位于曝气池内,且在进水管竖直段套有曝气罩,曝气罩顶部中心处设置排空气孔,曝气罩罩面沿圆周方向均匀开有至少两排大小相同的排气水混合物的小孔;曝气罩可在进水管竖直端上下滑动;进水管另一侧安装出水管;所述曝气头置于曝气池底部靠近中心位置,曝气池底端连接污泥回流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强化污泥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罩为倒置漏斗结构,其平面投影面积约为曝气池平面投影面积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强化污泥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竖直段末端设置防止曝气罩脱落的防脱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强化污泥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节为凸起或销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强化污泥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上端面低于进水管下端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一种强化污泥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为塑料管、玻璃管、亚克力管或PVC管。
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一种强化污泥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罩为密度大于水的塑料或玻璃。
说明书
一种强化污泥曝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强化污泥曝气装置,属于污水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在实验室中,基于单一曝气头的传统污泥曝气体系,曝气池底部往往设计成倒锥体,污泥由于受到上方水的压力而贴附在回流管口周围的锥体表面。大量污泥经过出水管流失,一部分污泥则滞留在曝气池底,曝气池污泥曝气状况往往达不到实验预设水平,同时曝气池底部锥体表面污泥堆积,造成污水处理效果不好,同时浪费大量能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污泥曝气体系的不足,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在处理污水的过程中,污泥流失量大和曝气池底部锥体表面污泥堆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强化污泥曝气装置,其在原曝气池的基础上添加一个罩面带有小孔的倒置漏斗结构曝气罩,改善曝气池内混合液的迹线,进而大大改善污泥曝气状况,增加氧气利用率,节省曝气耗能量。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强化污泥曝气装置,包括曝气池、曝气头、进水管、曝气罩、出水管及污泥回流管,曝气池上端侧壁上安装进水管,进水管为L型,由水平段和竖直段构成,竖直段位于曝气池内,且在进水管竖直段套有曝气罩,曝气罩顶部中心处设置排空气孔,曝气罩罩面沿圆周方向均匀开有至少两排大小相同的排气水混合物的小孔;曝气罩可在进水管竖直端上下滑动;进水管另一侧安装出水管;曝气头置于曝气池底部靠近中心位置,曝气池底端连接污泥回流管。
进一步,曝气罩为倒置漏斗结构,其平面投影面积约为曝气池平面投影面积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之间。
进一步,进水管竖直段末端设置防止曝气罩脱落的防脱节。
进一步,防脱节为凸起或销钉。
进一步,出水管上端面低于进水管下端面。
进一步,进水管为塑料管、玻璃管、亚克力管或PVC管。
进一步,曝气罩为密度大于水的塑料或玻璃。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及优点:
1.本发明在曝气罩罩面设置小孔,改善曝气池内混合液的迹线,进而大大改善污泥曝气状况,同时在进水管末端设置防脱节防止曝气罩脱离进水管。
2.采用本发明的结构,减少污泥流失量,同时减少曝气池底部锥体表面污泥堆积。
3.本发明能增加氧气利用率,节省曝气耗能量,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效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