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废水收集装置

发布时间:2017-12-22 13:33:49

  申请日2017.03.29

  公开(公告)日2017.12.05

  IPC分类号C02F1/00; C02F1/72; C02F1/70; C02F1/28; B01L1/00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验室废水收集装置,包括顶部开有集液口的集液箱,集液筒设置于集液箱顶部内侧并与集液口连通,集液筒底部设底盖,底盖与集液筒枢轴连接,并可绕相应的枢转轴旋转,底盖的一侧设置有配重体,底盖和配重体分布于枢转轴的两侧,且配重体的质量大于底盖的质量;所述开关机构下方设有固定于集液箱内箱体上的网状填料支架,填料支架上放置相应的填料;填料及填料支架下方形成废水储存空间。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验室废水收集装置,利用一个翻板结构,在污水作用下可自动打开,以及利用配重可关闭集液筒底部出液口,实现了对集液口的密封,防止集液箱内气体向室内扩散。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实验室废水收集装置,包括顶部开有集液口(1)的集液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液口(1)处设置用于打开和关闭集液口的开关机构,所述的开关机构包括一侧设置枢转轴(3)的集液筒(4)、底盖(5)和配重体(6),集液筒(4)设置于集液箱(2)顶部内侧并与集液口(1)连通,集液筒(4)底部设底盖(5),底盖(5)与集液筒(4)枢轴连接,并可绕相应的枢转轴(3)旋转,底盖(5)的一侧设置有配重体(6),底盖(5)和配重体(6)分布于枢转轴(3)的两侧,且配重体(6)的质量大于底盖(5)的质量;所述开关机构下方设有固定于集液箱(2)内箱体上的网状填料支架(7),填料支架(7)上放置相应的填料(8);填料(8)及填料支架(7)下方形成废水储存空间(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废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5)的边缘设置有翻边(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验室废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集液筒(4)侧边内部和底盖(5)内部设置有磁铁(11)。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实验室废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液箱(2)底部开有排液口(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实验室废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料支架(7)内有将填料空间分隔成S形的隔板(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实验室废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填料支架顶部有斜面型导流板(15),导流板(15)斜面底部一侧接近填料支架顶部的液体入口。

  说明书

  实验室废水收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特别是一种实验室废水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化学实验室废水主要来自实验和科研实验。根据化学实验室废水的主要成分,可分为无机废水、有机废水和综合废水。无机废水主要含有重金属的汞、铅、铬及氰化物、砷化物、氟化物等。有机废水主要含有酚、苯、硝基化合物、多环芳烃、多氯联苯等致癌物质。综合废水是指肺水肿既含有有机污染物,又含有无机污染物。大多数实验废水是综合废水。

  很多实验室对废水不加任何处理就排入下水道,因实验废水的成分相当复杂,常常含有较多的有毒有害物质,直接排放对人们的生活用水和居住环境势必造成污染。为了避免以上危害,通常将废水先收集于收集装置内,再转运至专业处理废物的单位进行处理。

  授权公告号为CN20290974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化学实验废液收集装置,它包括一个上端为敞口端的废液收集盒体。根据以上对于实验室废水的综述,废水中包含了有刺激性气味或挥发性有害物质,采用敞口的废液收集盒体会对实验室内空气造成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验室废水收集装置,至少解决防止装置内气体向室内扩散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验室废水收集装置,包括顶部开有集液口的集液箱,所述的集液口处设置用于打开和关闭集液口的开关机构,所述的开关机构包括一侧设置枢转轴的集液筒、底盖和配重体,集液筒设置于集液箱顶部内侧并与集液口连通,集液筒底部设底盖,底盖与集液筒枢轴连接,并可绕相应的枢转轴旋转,底盖的一侧设置有配重体,底盖和配重体分布于枢转轴的两侧,且配重体的质量大于底盖的质量;所述开关机构下方设有固定于集液箱内箱体上的网状填料支架,填料支架上放置相应的填料;填料及填料支架下方形成废水储存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底盖的边缘设置有翻边。

  进一步地,集液筒侧边内部和底盖内部设置有磁铁。

  进一步地,集液箱底部开有排液口。

  进一步地,所述的填料支架内有将填料空间分隔成S形的隔板。

  进一步地,填料支架顶部有斜面型导流板15,导流板15斜面底部一侧接近填料支架顶部的液体入口。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验室废水收集装置,利用一个翻板结构,在污水作用下可自动打开,以及利用配重可关闭集液筒底部出液口,实现了对集液口的密封,防止集液箱内气体向室内扩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