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7.05.08
公开(公告)日2017.07.25
IPC分类号C02F3/3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后置缺氧强化氮磷去除的污水深度处理工艺,整个工艺流程包括厌氧释磷过程、好氧硝化和好氧吸磷过程、缺氧反硝化过程、后置好氧吸磷及排水过程、沉淀排泥及污泥回流过程,每个过程同步进行,实现连续进水,连续出水。处理系统包括使用调节池、厌氧池、好氧池、缺氧池、MBR池、沉淀池,采用连续流的运行方式,各反应器同时运行,连续出水,通过污泥泵将剩余污泥排除。本发明通过向缺氧池中投加碳源和除磷药剂以强化反硝化脱氮和除磷效率。该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后置缺氧强化氮磷去除的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污水进行厌氧释磷,得到第一泥水混合液;
步骤2,将所述第一泥水混合液进行好氧硝化,同时进行好氧吸磷,得到第二泥水混合液;
步骤3,将所述第二泥水混合液进行缺氧反硝化脱氮和除磷,得到第三泥水混合液;
步骤4,将所述第三泥水混合液进行好氧吸磷,同时去除有机物,并由膜组件进行排水,得到第四泥水混合液;
步骤5,将所述第四泥水混合液进行沉淀,得到污泥和上清液;
将步骤5得到的上清液回流,进行好氧吸磷;将步骤5得到的污泥一部分回流参与厌氧释磷,另一部分直接排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置缺氧强化氮磷去除的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好氧硝化的时间为8-12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置缺氧强化氮磷去除的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缺氧反硝化脱氮和除磷需要投加碳源和除磷药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置缺氧强化氮磷去除的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5得到的污泥中40-60%回流参与厌氧释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置缺氧强化氮磷去除的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5得到的污泥中40-60%直接排放。
说明书
一种后置缺氧强化氮磷去除的污水深度处理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外加碳源和除磷药剂强化氮磷去除的污水深度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大部分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益趋严重,其中N、P元素的超标是导致该问题严重的主要因素,因此以控制富营养化为目的的氮、磷去除已成为污水处理的主要目标。
传统的生物脱氮技术主要依赖硝化菌以及反硝化菌,而除磷主要依赖于聚磷菌,脱氮过程和除磷过程都需要消耗碳源。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兼具有一定的脱氮和除磷作用,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有A2/O、改良A2/O、UCT和SBR,但由于在脱氮和除磷过程微生物存在碳源竞争和泥龄差异的矛盾,在同一个环境系统中除磷和脱氮的条件的相互制约,导致氮磷去除效率不高,而目前所出现的一些新型反硝化除磷工艺如双污泥系统脱氮除磷工艺,其出水虽能达到城市污水一级A标准(GB18918-2002)的要求,其也存在工艺复杂、操作不便、占地面积大等不足,且对氨氮、总氮和总磷等主要指标达不到地表水四类或三类的标准。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污水处理工艺在脱氮和除磷过程微生物所存在的碳源竞争和泥龄差异的矛盾,提供一种后置好缺强化氮磷去除的污水深度处理工艺,通过好氧池完全的硝化;通过向缺氧池中投加碳源和除磷药剂,以增强氮磷的去除;通过在缺氧池后增设好氧MBR池进一步去除有机物和总磷浓度。
技术方案:一种后置缺氧强化氮磷去除的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污水进行厌氧释磷,得到第一泥水混合液;
步骤2,将所述第一泥水混合液进行好氧硝化,同时进行好氧吸磷,得到第二泥水混合液;
步骤3,将所述第二泥水混合液进行缺氧反硝化脱氮和除磷,得到第三泥水混合液;
步骤4,将所述第三泥水混合液进行好氧吸磷,同时去除有机物,并由膜组件进行排水,得到第四泥水混合液;
步骤5,将所述第四泥水混合液进行沉淀,得到污泥和上清液;
将步骤5得到的上清液回流,进行好氧吸磷;将步骤5得到的污泥一部分回流参与厌氧释磷,另一部分直接排放。
进一步地,步骤2中好氧硝化的时间为8-12h。
进一步地,步骤3中缺氧反硝化脱氮和除磷需要投加碳源和除磷药剂。
进一步地,步骤5得到的污泥中40-60%回流参与厌氧释磷。
进一步地,步骤5得到的污泥中40-60%直接排放。
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在缺氧池后设MBR池,在MBR池内设置膜组件,整个过程采取连续流的运行方式,在各反应器内实现了厌氧释磷、好氧硝化、好氧吸磷和缺氧反硝化过程同步进行。通过好氧池中长时间(8-12h)的曝气以达到完全的硝化而去除氨氮;通过向缺氧池中投加碳源以增强反硝化速率,使好氧产生的硝酸盐完全反硝化脱氮,同时投加除磷药剂进行除磷。
在缺氧池后增设MBR池和沉淀池,在沉淀池中通过富磷污泥的排除而除磷,在MBR池中对污水中的剩余的磷进一步的去除,并通过膜出水保证了出水水质。该工艺具有流程简单、可连续运行、生物浓度高、占地面向小、出水水质可达地表水四类水体标准、操作管理方便等优点。对污水处理新工艺的开发和现有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具有重要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