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垃圾填埋场渗沥液收集的盲沟

发布时间:2017-12-20 17:29:00

  申请日2017.05.09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IPC分类号E03F1/00; E03F5/00; E03F5/14; E03F3/0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垃圾填埋场渗沥液收集的盲沟,其包括:相互连通的主盲沟和支盲沟,支盲沟与主盲沟连通;主盲沟和支盲沟均由多孔管、碎石填充层和无纺土工布包裹层构成;多孔管的管体上设有通孔;碎石填充层包围多孔管;无纺土工布包裹层设置在碎石填充层的外部,盲沟为上下边相互平行的六边形结构。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盲沟取材方便,仅需要在前期准备多孔管、碎石和无纺布即可进行施工,施工快捷,渗沥液收集效果好。碎石填充层的作用是过滤垃圾体渗沥液内的固态物质,防止固态不溶物进入多孔管将其堵塞。无纺土工布的作用是对碎石填充层进行定型,防止在垃圾体发生滑动等位移时使多孔管发生位移,防止多孔管靠近碎石填充层的一侧。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垃圾填埋场渗沥液收集的盲沟,所述盲沟设置在布置有导气石笼的垃圾填埋场内,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通的主盲沟和支盲沟;主盲沟和支盲沟均由多孔管、碎石填充层和无纺土工布包裹层构成;所述多孔管的管体上设有通孔;所述碎石填充层包围所述多孔管;无纺土工布包裹层设置在碎石填充层的外部,盲沟为上下边相互平行的六边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垃圾填埋场渗沥液收集的盲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管为高密度聚乙烯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垃圾填埋场渗沥液收集的盲沟,其特征在于,通孔在多孔管的管体轴向成行设置,在管体径向间隔30度均匀环向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垃圾填埋场渗沥液收集的盲沟,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填充层的粒径小于5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垃圾填埋场渗沥液收集的盲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为260g/m2~320g/m2的无纺布。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垃圾填埋场渗沥液收集的盲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位检测装置,所述液位检测装置安装在主盲沟和/或支盲沟的多孔管内。

  说明书

  用于垃圾填埋场渗沥液收集的盲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垃圾填埋处理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垃圾填埋场渗沥液收集的盲沟。

  背景技术

  垃圾填埋仍然是我国大多数城市解决生活垃圾出路的最主要方法,2005年底全国共有356座生活垃圾填埋场,85%的城市生活垃圾采用填埋处理。填埋技术的特点是操作简单,可以处理所有种类的垃圾。但占地面积大,同时存在严重的二次污染,例如垃圾渗出液会污染地下水及土壤,垃圾堆放产生的臭气严重影响场地周边的空气质量,另外,垃圾发酵产生的甲烷气体既是火灾及爆炸隐患,排放到大气中又会产生温室效应。

  垃圾渗沥液是垃圾在填埋过程中经厌氧发酵和降水的冲刷、地表水或地下水的浸泡而滤出的污水,同一年内同一地区的大气降水量是极不均匀的,为稳定渗沥液处理站的处理规模与水质,填埋场需要设置渗沥液调节池。但是首先需要将导气石笼内收集的垃圾渗沥液汇集起来,现有技术中没有专用于收集垃圾渗沥液的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垃圾填埋场渗沥液收集的盲沟。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垃圾填埋场渗沥液收集的盲沟,所述盲沟设置在布置有导气石笼的垃圾填埋场内,其包括:相互连通的主盲沟和支盲沟;主盲沟和支盲沟均由多孔管、碎石填充层和无纺土工布包裹层构成;所述多孔管的管体上设有通孔;所述碎石填充层包围所述多孔管;无纺土工布包裹层设置在碎石填充层的外部,盲沟为上下边相互平行的六边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用于垃圾填埋场渗沥液收集的盲沟,进一步,所述多孔管为高密度聚乙烯管。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用于垃圾填埋场渗沥液收集的盲沟,进一步,通孔在多孔管的管体轴向成行设置,在管体径向间隔30度均匀环向布置。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用于垃圾填埋场渗沥液收集的盲沟,进一步,所述碎石填充层的粒径小于50mm。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用于垃圾填埋场渗沥液收集的盲沟,进一步,所述无纺布为260g/m2~320g/m2的无纺布。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用于垃圾填埋场渗沥液收集的盲沟,进一步,还包括液位检测装置,所述液位检测装置安装在主盲沟和/或支盲沟的多孔管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盲沟取材方便,仅需要在前期准备多孔管、碎石和无纺布即可进行施工,施工快捷,渗沥液收集效果好。碎石填充层的作用是过滤垃圾体渗沥液内的固态物质,防止固态不溶物进入多孔管将其堵塞。无纺土工布的作用是对碎石填充层进行定型,防止在垃圾体发生滑动等位移时使多孔管发生位移,防止多孔管靠近碎石填充层的一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