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型污泥废浆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发布时间:2017-12-16 18:00:15

  申请日2017.05.22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IPC分类号C02F11/00; C02F11/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保型污泥废浆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固化剂组分按重量份数包括偏铝酸钠5‑15份、木质素磺酸钠2‑6份、水玻璃1‑4份、活性炭10‑20份、硫酸亚铁5‑15份、纳米钙材料3‑8份、二氧化硅溶胶10‑15份、膨润土5‑15份、活性氧化铝5‑15份、聚乙酸乙烯酯乳液15‑25份、月桂酸单甘油酯2‑6份,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制备过程环保无污染,制得的固化剂能够有效的吸附重金属离子,且能够有效的去除污泥中的异味,且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环保性能佳。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环保型污泥废浆固化剂,其特征在于:固化剂组分按重量份数包括偏铝酸钠5-15份、木质素磺酸钠2-6份、水玻璃1-4份、活性炭10-20份、硫酸亚铁5-15份、纳米钙材料3-8份、二氧化硅溶胶10-15份、膨润土5-15份、活性氧化铝5-15份、聚乙酸乙烯酯乳液15-25份、月桂酸单甘油酯2-6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污泥废浆固化剂,其特征在于:固化剂优选的成分配备为:偏铝酸钠10份、木质素磺酸钠4份、水玻璃3份、活性炭15份、硫酸亚铁10份、纳米钙材料5份、二氧化硅溶胶12份、膨润土10份、活性氧化铝10份、聚乙酸乙烯酯乳液20份、月桂酸单甘油酯4份。

  3.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污泥废浆固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偏铝酸钠、木质素磺酸钠、水玻璃、活性炭、硫酸亚铁混合后加入搅拌釜中搅拌,搅拌釜转速为500-1000转/分,搅拌时间为10min-20min,得到混合物A;

  B、在混合物A中加入纳米钙材料、二氧化硅溶胶、膨润土、活性氧化铝,混合后加入反应容器中加热反应,加热温度为60℃-80℃,加热时间为20min-40min,之后缓慢冷却至室温,得到混合物B;

  C、在混合物B中加入聚乙酸乙烯酯乳液、月桂酸单甘油酯,混合后再次加入搅拌釜中进行低速搅拌,搅拌速度为200-300转/分,搅拌时间为5min-15min,之后在室温下静置2h,即得到固化剂。

  说明书

  一种环保型污泥废浆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泥固化剂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环保型污泥废浆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污泥填埋场污泥由于含水率高、有机质含量高、强度较低,且有害成分如病原菌、重金属等含量高、所产生异味较重,因此亟需对其进行合适的处理处置,使其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程度能达到最低。我国污泥处理与处置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政污泥产生量的增多,污泥的处理处置已成为我国环境保护中面临的日益紧迫和严峻的问题。

  对于污泥、淤泥的固化处理,目前普遍采用水泥、石灰等作为固化剂。普通水泥、石灰凝结硬化慢,它们在高水固比情况下将出现未凝结之前部分沉降,且污泥有机物含量高,会阻碍水泥的水化反应,固化效果差甚至无法进行,而且其会产生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型污泥废浆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保型污泥废浆固化剂,固化剂组分按重量份数包括偏铝酸钠5-15份、木质素磺酸钠2-6份、水玻璃1-4份、活性炭10-20份、硫酸亚铁5-15份、纳米钙材料3-8份、二氧化硅溶胶10-15份、膨润土5-15份、活性氧化铝5-15份、聚乙酸乙烯酯乳液15-25份、月桂酸单甘油酯2-6份。

  优选的,固化剂优选的成分配备为:偏铝酸钠10份、木质素磺酸钠4份、水玻璃3份、活性炭15份、硫酸亚铁10份、纳米钙材料5份、二氧化硅溶胶12份、膨润土10份、活性氧化铝10份、聚乙酸乙烯酯乳液20份、月桂酸单甘油酯4份。

  优选的,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偏铝酸钠、木质素磺酸钠、水玻璃、活性炭、硫酸亚铁混合后加入搅拌釜中搅拌,搅拌釜转速为500-1000转/分,搅拌时间为10min-20min,得到混合物A;

  B、在混合物A中加入纳米钙材料、二氧化硅溶胶、膨润土、活性氧化铝,混合后加入反应容器中加热反应,加热温度为60℃-80℃,加热时间为20min-40min,之后缓慢冷却至室温,得到混合物B;

  C、在混合物B中加入聚乙酸乙烯酯乳液、月桂酸单甘油酯,混合后再次加入搅拌釜中进行低速搅拌,搅拌速度为200-300转/分,搅拌时间为5min-15min,之后在室温下静置2h,即得到固化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制备过程环保无污染,制得的固化剂能够有效的吸附重金属离子,减少重金属及氮磷向环境中的释放;且能够有效的去除污泥中的异味,且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环保性能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保型污泥废浆固化剂,固化剂组分按重量份数包括偏铝酸钠5-15份、木质素磺酸钠2-6份、水玻璃1-4份、活性炭10-20份、硫酸亚铁5-15份、纳米钙材料3-8份、二氧化硅溶胶10-15份、膨润土5-15份、活性氧化铝5-15份、聚乙酸乙烯酯乳液15-25份、月桂酸单甘油酯2-6份。

  实施例一:

  固化剂组分按重量份数包括偏铝酸钠5份、木质素磺酸钠2份、水玻璃1份、活性炭10份、硫酸亚铁5份、纳米钙材料3份、二氧化硅溶胶10份、膨润土5份、活性氧化铝5份、聚乙酸乙烯酯乳液15份、月桂酸单甘油酯2份。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偏铝酸钠、木质素磺酸钠、水玻璃、活性炭、硫酸亚铁混合后加入搅拌釜中搅拌,搅拌釜转速为500转/分,搅拌时间为10min,得到混合物A;

  B、在混合物A中加入纳米钙材料、二氧化硅溶胶、膨润土、活性氧化铝,混合后加入反应容器中加热反应,加热温度为60℃,加热时间为20min,之后缓慢冷却至室温,得到混合物B;

  C、在混合物B中加入聚乙酸乙烯酯乳液、月桂酸单甘油酯,混合后再次加入搅拌釜中进行低速搅拌,搅拌速度为200转/分,搅拌时间为5min,之后在室温下静置2h,即得到固化剂。

  实施例二:

  固化剂组分按重量份数包括偏铝酸钠15份、木质素磺酸钠6份、水玻璃4份、活性炭20份、硫酸亚铁15份、纳米钙材料8份、二氧化硅溶胶15份、膨润土15份、活性氧化铝15份、聚乙酸乙烯酯乳液25份、月桂酸单甘油酯6份。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偏铝酸钠、木质素磺酸钠、水玻璃、活性炭、硫酸亚铁混合后加入搅拌釜中搅拌,搅拌釜转速为1000转/分,搅拌时间为20min,得到混合物A;

  B、在混合物A中加入纳米钙材料、二氧化硅溶胶、膨润土、活性氧化铝,混合后加入反应容器中加热反应,加热温度为80℃,加热时间为40min,之后缓慢冷却至室温,得到混合物B;

  C、在混合物B中加入聚乙酸乙烯酯乳液、月桂酸单甘油酯,混合后再次加入搅拌釜中进行低速搅拌,搅拌速度为300转/分,搅拌时间为15min,之后在室温下静置2h,即得到固化剂。

  实施例三:

  固化剂组分按重量份数包括偏铝酸钠12份、木质素磺酸钠3份、水玻璃2份、活性炭18份、硫酸亚铁14份、纳米钙材料7份、二氧化硅溶胶14份、膨润土14份、活性氧化铝7份、聚乙酸乙烯酯乳液17份、月桂酸单甘油酯3份。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偏铝酸钠、木质素磺酸钠、水玻璃、活性炭、硫酸亚铁混合后加入搅拌釜中搅拌,搅拌釜转速为900转/分,搅拌时间为14min,得到混合物A;

  B、在混合物A中加入纳米钙材料、二氧化硅溶胶、膨润土、活性氧化铝,混合后加入反应容器中加热反应,加热温度为75℃,加热时间为35min,之后缓慢冷却至室温,得到混合物B;

  C、在混合物B中加入聚乙酸乙烯酯乳液、月桂酸单甘油酯,混合后再次加入搅拌釜中进行低速搅拌,搅拌速度为220转/分,搅拌时间为8min,之后在室温下静置2h,即得到固化剂。

  实施例四:

  固化剂组分按重量份数包括偏铝酸钠10份、木质素磺酸钠4份、水玻璃3份、活性炭15份、硫酸亚铁10份、纳米钙材料5份、二氧化硅溶胶12份、膨润土10份、活性氧化铝10份、聚乙酸乙烯酯乳液20份、月桂酸单甘油酯4份。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偏铝酸钠、木质素磺酸钠、水玻璃、活性炭、硫酸亚铁混合后加入搅拌釜中搅拌,搅拌釜转速为750转/分,搅拌时间为15min,得到混合物A;

  B、在混合物A中加入纳米钙材料、二氧化硅溶胶、膨润土、活性氧化铝,混合后加入反应容器中加热反应,加热温度为70℃,加热时间为30min,之后缓慢冷却至室温,得到混合物B;

  C、在混合物B中加入聚乙酸乙烯酯乳液、月桂酸单甘油酯,混合后再次加入搅拌釜中进行低速搅拌,搅拌速度为250转/分,搅拌时间为10min,之后在室温下静置2h,即得到固化剂。

  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制备过程环保无污染,制得的固化剂能够有效的吸附重金属离子,减少重金属及氮磷向环境中的释放;且能够有效的去除污泥中的异味,且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环保性能佳。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