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7.05.23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化工碳洗塔废水的后处理装置,其结构包括污水池、一号抽送电机、缺氧池、分离池、中空纤维膜、二号抽送电机、污泥池、滤后清水池、清水输送管、自吸泵、真空表、鼓风机、风管,所述的污水池、缺氧池、分离池为一体成型结构,一号抽送电机固定于污水池内部,分离池为W型结构且右侧凹槽内设有中空纤维膜与二号抽送电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通过一号抽送电机将污水抽入到缺氧池与分离池内,通过鼓风机为风管送风,使池内的污水自动循环,而后通过分离池内的中空纤维膜进行污泥隔离,有效的进行了泥水分离,避免活性污泥流失,提高了泥龄。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煤化工碳洗塔废水的后处理装置,其结构包括污水池(1)、一号抽送电机(2)、缺氧池(3)、分离池(4)、中空纤维膜(5)、二号抽送电机(6)、污泥池(7)、滤后清水池(8)、清水输送管(9)、自吸泵(10)、真空表(11)、鼓风机(12)、风管(13),所述的污水池(1)、缺氧池(3)、分离池(4)为一体成型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一号抽送电机(2)固定于污水池(1)内部,所述的分离池(4)为W型结构且右侧凹槽内设有中空纤维膜(5)与二号抽送电机(6),所述的二号抽送电机(6)末端设在污泥池(7)的上方,所述的真空表(11)贯穿连接清水输送管(9)内部,所述的自吸泵(10)两端与清水输送管(9)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的风管(13)焊接于中空纤维膜(5)底部,所述的风管(13)上设有鼓风机(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化工碳洗塔废水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泥池(7)设于分离池(4)的右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化工碳洗塔废水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水输送管(9)首端与中空纤维膜(5)顶部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化工碳洗塔废水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后清水池(8)与污泥池(7)为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化工碳洗塔废水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管(13)长度为200cm或200cm以上。
说明书
一种煤化工碳洗塔废水的后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煤化工碳洗塔废水的后处理装置,属于废水后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废水处理就是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对废水进行处理,使废水净化,减少污染,以至达到废水回收、复用,充分利用水资源。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520740031.0的一种煤化工碳洗塔废水的后处理装置,包括高压闪蒸罐,低压闪蒸罐,一级热交换器,气液分离器,点火装置,污水处理池,二级冷凝管和气体排空管,高压闪蒸罐上设有煤化工碳洗塔废水输水管,高压闪蒸罐的底部设有液体管路连接在低压闪蒸罐上,低压闪蒸罐的底部设有液体管路连接污水处理池,低压闪蒸罐的顶部二级冷凝管连接气体排空管,高压闪蒸罐的顶部设有气体管路连接一级热交换器,一级热交换器通过气液分离器分别连接点火装置和污水处理池;本实用新型对碳洗塔废水进行二级处理,分段去除废水中的多种杂质,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装置本身完成了水和能量的循环利用,节省了生产成本。现有的技术无法实现泥水分离,导致活性污泥流失,降低了污泥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煤化工碳洗塔废水的后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技术无法实现泥水分离,导致活性污泥流失,降低了污泥龄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煤化工碳洗塔废水的后处理装置,其结构包括污水池、一号抽送电机、缺氧池、分离池、中空纤维膜、二号抽送电机、污泥池、滤后清水池、清水输送管、自吸泵、真空表、鼓风机、风管,所述的污水池、缺氧池、分离池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的一号抽送电机固定于污水池内部,所述的分离池为W型结构且右侧凹槽内设有中空纤维膜与二号抽送电机,所述的二号抽送电机末端设在污泥池的上方,所述的真空表贯穿连接清水输送管内部,所述的自吸泵两端与清水输送管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的风管焊接于中空纤维膜底部,所述的风管上设有鼓风机。
进一步地,所述的污泥池设于分离池的右侧。
进一步地,所述的清水输送管首端与中空纤维膜顶部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滤后清水池与污泥池为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的风管长度为200cm或200cm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自吸泵为防水材质,方便在露天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的污水池高度为150cm或150cm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通过一号抽送电机将污水抽入到缺氧池与分离池内,通过鼓风机为风管送风,使池内的污水自动循环,而后通过分离池内的中空纤维膜进行污泥隔离,有效的进行了泥水分离,避免活性污泥流失,提高了泥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