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渣酸性废水零排放工艺

发布时间:2017-12-16 10:58:11

  申请日2017.07.10

  公开(公告)日2017.10.17

  IPC分类号C02F9/04; C02F103/1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氯化法钛白粉生产过程中洗渣酸性废水零排放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中和过滤;步骤二、膜过滤;步骤三、浓缩;步骤四、分离。本发明采用氢氧化钠对酸性废水进行中和,并过滤得到的多价金属氢氧化物胶体,多价金属氢氧化物胶体可用于制备水泥,从而减少固体废弃物的排放。本发明对中和后的溶液通过膜过滤分离出含有氯化钠的透过液,并将透过液进行浓缩,使氯化钠浓度达到12%以上,且分离出氯化钠溶液,该氯化钠溶液可用于电解烧碱,从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氯化法钛白粉生产过程中洗渣酸性废水零排放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中和过滤:在酸性废水中加入氢氧化钠,中和酸性废水中的游离盐酸,形成含有氯化钠、多价金属氢氧化物胶体以及多价盐的混合液,并滤除混合液中大颗粒的多价金属氢氧化物胶体,得到板框滤液;

  步骤二、膜过滤:对板框滤液进行膜过滤,得到含有多价金属氢氧化物的浓缩液和含有氯化钠、多价盐的透过液,将含有多价金属氢氧化物的浓缩液返回步骤一中进行中和过滤;

  步骤三、浓缩:采用反渗透膜对透过液进行浓缩,得到浓缩液,并回收透过水;

  步骤四、分离:对步骤三中的浓缩液进行分离,得到氯化钠溶液和多价盐浓缩液,回收氯化钠溶液,多价盐浓缩液则返回步骤一中进行中和过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化法钛白粉生产过程中洗渣酸性污水零排放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混合液的PH值为6.5~7.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氯化法钛白粉生产过程中洗渣酸性废水零排放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采用全自动双膜片式压滤机滤除混合液中大颗粒的多价金属氢氧化物胶体,操作压力为0.8~1.2MPa,操作温度为20℃~3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化法钛白粉生产过程中洗渣酸性废水零排放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采用多价盐截流率大于95%的超滤膜对板框滤液进行膜过滤,其操作压力为0.2~0.5MP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化法钛白粉生产过程中洗渣酸性废水零排放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的浓缩液中氯化钠的浓度为12%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氯化法钛白粉生产过程中洗渣酸性废水零排放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采用氯化钠的截留度大于98%的反渗透膜对透过液进行浓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氯化法钛白粉生产过程中洗渣酸性废水零排放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反渗透膜的操作压力为0.6~1MPa,操作温度为20~4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化法钛白粉生产过程中洗渣酸性废水零排放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采用纳滤膜对浓缩液进行分离,操作压力为0.1~0.5MPa,操作温度为25℃~40℃。

  说明书

  一种氯化法钛白粉生产过程中洗渣酸性废水零排放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氯化法钛白粉生产过程中洗渣酸性废水零排放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氯化法钛白粉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洗渣废水通常采用石灰中和的方法进行处理,使废水达到排放标准,避免废水排放而污染环境。然而采用石灰中和的方法所生成的氯化钙去处是个问题,而且采用上述方法会浪费大量的水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采用石灰中和的方法处理氯化法钛白粉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洗渣废水时所生成的氯化钙无法处理,且浪费大量的水资源的缺陷,提供一种氯化法钛白粉生产过程中洗渣酸性废水零排放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氯化法钛白粉生产过程中洗渣酸性废水零排放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中和过滤:在酸性废水中加入氢氧化钠,中和酸性废水中的游离盐酸,形成含有氯化钠、多价金属氢氧化物胶体以及多价盐的混合液,并滤除混合液中大颗粒的多价金属氢氧化物胶体,得到板框滤液;

  步骤二、膜过滤:对板框滤液进行膜过滤,得到含有多价金属氢氧化物的浓缩液和含有氯化钠、多价盐的透过液,将含有多价金属氢氧化物的浓缩液返回步骤一中进行中和过滤;

  步骤三、浓缩:采用反渗透膜对透过液进行浓缩,得到浓缩液,并回收透过水;

  步骤四、分离:对步骤三中的浓缩液进行分离,得到氯化钠溶液和多价盐浓缩液,回收氯化钠溶液,多价盐浓缩液则返回步骤一中进行中和过滤。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一中混合液的PH值为6.5~7.0。

  所述步骤一中采用全自动双膜片式压滤机滤除混合液中大颗粒的多价金属氢氧化物胶体,操作压力为0.8~1.2MPa,操作温度为20℃~35℃。

  所述步骤二中采用多价盐截流率大于95%的超滤膜对板框滤液进行膜过滤,其操作压力为0.2~0.5MPa。

  所述步骤三的浓缩液中氯化钠的浓度为12%以上。

  所述步骤三中采用氯化钠的截留度大于98%的反渗透膜对透过液进行浓缩。

  所述步骤三中反渗透膜的操作压力为0.6~1MPa,操作温度为20~40℃。

  所述步骤四中采用纳滤膜对浓缩液进行分离,操作压力为0.1~0.5MPa,操作温度为25℃~40℃。

  本发明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氢氧化钠对酸性废水进行中和,并过滤得到的多价金属氢氧化物胶体,多价金属氢氧化物胶体可用于制备水泥,从而减少固体废弃物的排放。

  (2)本发明对中和后的溶液通过膜过滤分离出含有氯化钠的透过液,并将透过液进行浓缩,使氯化钠浓度达到12%以上,且分离出氯化钠溶液,该氯化钠溶液可用于电解烧碱,从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3)本发明通过反渗透膜对透过液进行浓缩,并回收透过水,透过水的回收率达到80%,回收的透过水可重新利用于洗渣工序,极大的节约了水资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