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泥水处理系统

发布时间:2017-12-11 11:46:15

  申请日2017.07.27

  公开(公告)日2017.10.17

  IPC分类号B01D36/0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泥水处理系统,包括:缓冲池,其上设置有煤泥水分配器,煤泥水分配器用于分配缓冲池内的煤泥水;第一污泥浓缩池,第一污泥浓缩池与煤泥水分配器连通,第一污泥浓缩池用于对煤泥水中煤泥进行浓缩沉淀;第二污泥浓缩池,第二污泥浓缩池通过第二传送机与煤泥水分配器连通,第二污泥浓缩池与第一污泥浓缩池连通,第二污泥浓缩池用于对煤泥水中煤泥进行浓缩沉淀;第一过滤脱水装置,第一过滤脱水装置与第一污泥浓缩池连通,且对第一污泥浓缩池输出的底流进行固液分离;第二过滤脱水装置,第二过滤脱水装置与第二污泥浓缩池连通,且对第二污泥浓缩池输出的底流进行固液分离。本发明提供一种煤泥水处理系统,提高处理效率及降低成本。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煤泥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缓冲池,所述缓冲池上设置有煤泥水分配器,所述煤泥水分配器用于分配所述缓冲池内的煤泥水;

  第一污泥浓缩池,所述第一污泥浓缩池与所述煤泥水分配器连通,所述第一污泥浓缩池用于对煤泥水中煤泥进行浓缩沉淀;

  第二污泥浓缩池,所述第二污泥浓缩池通过第二传送机与所述煤泥水分配器连通,所述第二污泥浓缩池与所述第一污泥浓缩池连通,所述第二污泥浓缩池用于对煤泥水中煤泥进行浓缩沉淀;

  第一过滤脱水装置,所述第一过滤脱水装置与所述第一污泥浓缩池连通,且对所述第一污泥浓缩池输出的底流进行固液分离;

  第二过滤脱水装置,所述第二过滤脱水装置与所述第二污泥浓缩池连通,且对所述第二污泥浓缩池输出的底流进行固液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泥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煤泥水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一输送装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设置在所述缓冲池和所述第一污泥浓缩池之间,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用于将所述煤泥水分配器分配的煤泥水输送至所述第一污泥浓缩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泥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煤泥水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二输送装置,所述第二输送装置设置在所述缓冲池和所述第二污泥浓缩池之间,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用于将所述煤泥水分配器分配的煤泥水输送至所述第二污泥浓缩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煤泥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煤泥水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三输送装置,所述第三输送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污泥浓缩池和所述第二污泥浓缩池之间,所述第三输送装置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连通,所述第三输送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一污泥浓缩池的溢流以及通过所述第二输送装置输送的煤泥水输送至所述第二污泥浓缩池。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煤泥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过滤脱水装置包括:第一入料桶和加压过滤机,所述第一入料桶设置在所述第一污泥浓缩池和所述加压过滤机之间,所述第一入料桶用于存储所述第一污泥浓缩池的底流,并输送底流至所述加压过滤机,所述加压过滤机用于对底流进行固液分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煤泥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过滤脱水装置包括:第二入料桶和板框压滤机,所述第二入料桶设置在所述第二污泥浓缩池和所述板框压滤机之间,所述第二入料桶用于存储所述第二污泥浓缩池的底流,并输送底流至所述板框压滤机,所述板框压滤机用于对底流进行固液分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煤泥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入料桶和所述第二入料桶内均设置有搅拌器,所述搅拌器用于搅拌底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煤泥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煤泥水处理系统还包括:滤液输送装置,所述滤液输送装置设置在所述加压过滤机和所述第二入料桶之间,所述滤液输送装置用于将所述加压过滤机输出的滤液输送至第二入料桶。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煤泥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煤泥水处理系统还包括:循环水池,所述循环水池通过第一接收管道接收所述第二污泥浓缩池的溢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煤泥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循环水池还设置有第二接收管道,所述循环水池通过所述第二接收管道接收所述板框压滤机输出的滤液。

  说明书

  煤泥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煤泥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煤泥水处理系统是湿法选煤厂的重要环节,在现有的煤炭洗选工艺中,不论是跳汰选煤工艺还是重介质选煤工艺,水是湿法选煤过程的重要工作介质,选煤生产过程中要耗用大量的水,同时不可避免会产生大量的煤泥水,为了减少水耗,实现洗水闭路循环以及资源的全利用,必须将煤泥水进行处理,对煤泥进行回收。污泥浓缩设备以及煤泥(尤其是细煤泥)脱水处理设备是煤泥水处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两者工效至关重要,煤泥水处理不当,将造成环境污染,降低选煤厂经济效益等。

  煤泥水性质复杂,煤泥水内所含煤泥粒度、浓度、质量差异性加大,部分煤泥粒度极细(如0.045mm),粘度很大,而且容易泥化,能稳定地悬浮在浓缩沉淀池中,或大量聚集,难以沉淀回收并使用脱水设备处理。上述性质加大了煤泥水的处理难度,如处理不当,浓缩沉淀池的絮凝效果不好,造成底流浓度不高,出泥效果差,脱水效果差;溢流中煤泥浓度过大,造成溢流水的澄清度不够,对后继过程将会造成不良影响,如不能实现洗水闭路循环,难以满足污水零排放的要求。

  而且,由于受原煤性质的变化以及选中作业系统煤量的变化,导致进入煤泥水处理系统的细煤泥以及极细煤泥量的粒度变化较大,还会造成脱水处理设备很难发挥作用,脱水效果差,不仅容易增大滤饼的体积,还会降低商品煤的发热量;而且,煤泥在煤泥水处理系统中循环时间越长,循环水的浓度越大,选中作业及煤泥水处理系统生产效率越低下,成本大幅增加。

  因此,需要一种煤泥水处理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煤泥水处理系统,解决现有煤泥水处理系统生产效率越低下,成本高等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煤泥水处理系统,包括:

  缓冲池,所述缓冲池上设置有煤泥水分配器,所述煤泥水分配器用于分配所述缓冲池内的煤泥水;

  第一污泥浓缩池,所述第一污泥浓缩池与所述煤泥水分配器连通,所述第一污泥浓缩池用于对煤泥水中煤泥进行浓缩沉淀;

  第二污泥浓缩池,所述第二污泥浓缩池通过第二传送机与所述煤泥水分配器连通,所述第二污泥浓缩池与所述第一污泥浓缩池连通,所述第二污泥浓缩池用于对煤泥水中煤泥进行浓缩沉淀;

  第一过滤脱水装置,所述第一过滤脱水装置与所述第一污泥浓缩池连通,且对所述第一污泥浓缩池输出的底流进行固液分离;

  第二过滤脱水装置,所述第二过滤脱水装置与所述第二污泥浓缩池连通,且对所述第二污泥浓缩池输出的底流进行固液分离。

  优选地,所述煤泥水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一输送装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设置在所述缓冲池和所述第一污泥浓缩池之间,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用于将所述煤泥水分配器分配的煤泥水输送至所述第一污泥浓缩池。

  优选地,所述煤泥水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二输送装置,所述第二输送装置设置在所述缓冲池和所述第二污泥浓缩池之间,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用于将所述煤泥水分配器分配的煤泥水输送至所述第二污泥浓缩池。

  优选地,所述煤泥水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三输送装置,所述第三输送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污泥浓缩池和所述第二污泥浓缩池之间,所述第三输送装置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连通,所述第三输送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一污泥浓缩池的溢流以及通过所述第二输送装置输送的煤泥水输送至所述第二污泥浓缩池。

  优选地,所述第一过滤脱水装置包括:第一入料桶和加压过滤机,所述第一入料桶设置在所述第一污泥浓缩池和所述加压过滤机之间,所述第一入料桶用于存储所述第一污泥浓缩池的底流,并输送底流至所述加压过滤机,所述加压过滤机用于对底流进行固液分离。

  优选地,所述第二过滤脱水装置包括:第二入料桶和板框压滤机,所述第二入料桶设置在所述第二污泥浓缩池和所述板框压滤机之间,所述第二入料桶用于存储所述第二污泥浓缩池的底流,并输送底流至所述板框压滤机,所述板框压滤机用于对底流进行固液分离。

  优选地,所述第一入料桶和所述第二入料桶内均设置有搅拌器,所述搅拌器用于搅拌底流。

  优选地,所述煤泥水处理系统还包括:滤液输送装置,所述滤液输送装置设置在所述加压过滤机和所述第二入料桶之间,所述滤液输送装置用于将所述加压过滤机输出的滤液输送至第二入料桶。

  优选地,所述煤泥水处理系统还包括:循环水池,所述循环水池通过第一接收管道接收所述第二污泥浓缩池的溢流。

  另外,优选地,所述循环水池还设置有第二接收管道,所述循环水池通过所述第二接收管道接收所述板框压滤机输出的滤液。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煤泥水处理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第一污泥浓缩池和第二污泥浓缩池可实现串联、并联及混联,提高煤泥水处理系统对进料量的应变能力,提高各污泥浓缩池的处理能力和沉降效率,使污泥自沉降能力得到提升,可减少煤泥水处理药剂的用量,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还可以分配不同粒径的煤泥颗粒给第一过滤脱水装置和第二过滤脱水装置,以便分别针对不同煤泥颗粒含量采用不同的处理设备,充分发挥不同过滤脱水装置的优势,提高煤泥水处理系统的处理效率,提高污泥浓缩的效率,提高煤泥水处理工艺的灵活性和处理设备的生产工效,降低煤泥水处理的生产成本,保证混煤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