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7.08.07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IPC分类号C02F1/461; C02F1/463; C02F101/30; C02F101/3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油废水的电催化氧化处理工艺,在不通电的情况下,利用微电解设备中填充的微电解填料产生原电池效应对废水进行处理;当通水后,在设备内会形成无数的电位差达1.2V的原电池;原电池以废水做电解质,通过放电形成电流对废水进行电解氧化和还原处理,以达到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目的。本发明主要作用在于脱色和降低COD,一方面将废水中的发色基团氧化并打断,达到脱色效果,并进一步降解;另一方面,将废水中大分子难降解有机物氧化成小分子物质增加B/C比。本发明是目前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理想工艺,用于高盐、难降解、高色度废水的处理不但能大幅度地降低cod和色度,还可大大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权利要求书
1.含油废水的电催化氧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在不通电的情况下,利用微电解设备中填充的微电解填料产生原电池效应对废水进行处理;当通水后,在设备内会形成无数的电位差达1.2V的原电池;原电池以废水做电解质,通过放电形成电流对废水进行电解氧化和还原处理,以达到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目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油废水的电催化氧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新生态[·OH]、[H]、[O]、Fe2+、Fe3+与废水中的组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破坏有色废水中的有色物质的发色基团或助色基团,甚至断链,达到降解脱色的作用;生成的Fe2+进一步氧化成Fe3+,它们的水合物具有较强的吸附-絮凝活性,在加碱调pH值后生成氢氧化亚铁和氢氧化铁胶体絮凝剂,它们的絮凝能力高于一般药剂水解得到的氢氧化铁胶体,能大量絮凝水体中分散的微小颗粒、金属粒子及有机大分子。
说明书
含油废水的电催化氧化处理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油废水的电催化氧化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有机废水特别是高盐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一直是国内众多环保工作者及管理部门关注的难题。随着我国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各种新型的化工产品被应用到各行各业,特别是医药、化工、电镀、印染等重污染工业中,在提高产品质量、品质的同时也带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表现在:废水中有机污染物浓度高、结构稳定、生化性差,常规工艺难以实现达标排放,且处理成本高,给企业节能减排带来极大的压力。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油废水的电催化氧化处理工艺,在不通电的情况下,利用微电解设备中填充的微电解填料产生原电池效应对废水进行处理;当通水后,在设备内会形成无数的电位差达1.2V的原电池;原电池以废水做电解质,通过放电形成电流对废水进行电解氧化和还原处理,以达到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目的。
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新生态[·OH]、[H]、[O]、Fe2+、Fe3+与废水中的组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破坏有色废水中的有色物质的发色基团或助色基团,甚至断链,达到降解脱色的作用;生成的Fe2+进一步氧化成Fe3+,它们的水合物具有较强的吸附-絮凝活性,在加碱调pH值后生成氢氧化亚铁和氢氧化铁胶体絮凝剂,它们的絮凝能力高于一般药剂水解得到的氢氧化铁胶体,能大量絮凝水体中分散的微小颗粒、金属粒子及有机大分子。
本发明主要作用在于脱色和降低COD,一方面将废水中的发色基团氧化并打断,达到脱色效果,并进一步降解;另一方面,将废水中大分子难降解有机物氧化成小分子物质增加B/C比,如果是碳氢化合物可以最终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
本发明是目前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理想工艺,本发明工艺用于高盐、难降解、高色度废水的处理不但能大幅度地降低cod和色度,还可大大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基于电化学、氧化-还原、物理以及絮凝沉淀的共同作用。
本发明具有适用范围广、处理效果好、成本低廉、处理时间短、操作维护方便、电力消耗低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的预处理和深度处理中。
本发明具有如下特点:
(1)反应速率快,一般工业废水只需要半小时至数小时。
(2)作用有机污染物质范围广,如:含有偶氟、碳双键、硝基、卤代基结构的难除降解有机物质等都有很好的降解效果。
(3)工艺流程简单、使用寿命长、投资费用少、操作维护方便、运行成本低、处理效果稳定。处理过程中只消耗少量的微电解填料。填料只需定期添加无需更换,添加时直接投入即可。
(4)废水经微电解处理后会在水中形成原生态的亚铁或铁离子,具有比普通混凝剂更好的混凝作用,无需再加铁盐等混凝剂,COD去除率高,并且不会对水造成二次污染。
(5)具有良好的混凝效果,色度、COD去除率高,同量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6)该方法可以达到化学沉淀除磷的效果,还可以通过还原除重金属。
(7)对已建成未达标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工程,用该技术作为已建工程废水的预处理,即可确保废水处理后稳定达标排放。也可将生产废水中浓度较高的部分废水单独引出进行微电解处理。
(8)该技术各单元可作为单独处理方法使用,又可作为生物处理的前处理工艺,利于污泥的沉降和生物挂膜。
本发明适用的废水种类包括:化工废水、焦化废水、农药废水、树脂废水、制革废水、电镀废水、淀粉废水、医药废水、染料废水、橡胶废水、助剂废水、垃圾渗滤液等工业废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含油废水的电催化氧化处理工艺,在不通电的情况下,利用微电解设备中填充的微电解填料产生原电池效应对废水进行处理;当通水后,在设备内会形成无数的电位差达1.2V的原电池;原电池以废水做电解质,通过放电形成电流对废水进行电解氧化和还原处理,以达到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目的。
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新生态[·OH]、[H]、[O]、Fe2+、Fe3+与废水中的组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破坏有色废水中的有色物质的发色基团或助色基团,甚至断链,达到降解脱色的作用;生成的Fe2+进一步氧化成Fe3+,它们的水合物具有较强的吸附-絮凝活性,在加碱调pH值后生成氢氧化亚铁和氢氧化铁胶体絮凝剂,它们的絮凝能力高于一般药剂水解得到的氢氧化铁胶体,能大量絮凝水体中分散的微小颗粒、金属粒子及有机大分子。
本发明适用下列废水:
⑴.染料、化工、制药废水;焦化、石油废水; ------上述废水处理水后的BOD/COD值大幅度提高。
⑵.印染废水;皮革废水;造纸废水、木材加工废水; ------对脱色有很好的应用,同时对COD与氨氮有效去除。
⑶.电镀废水;印刷废水;采矿废水;其他含有重金属的废水; ------可以从上述废水中去除重金属。
⑷.有机磷农业废水;有机氯农业废水; ------大大提高上述废水的可生化性,且可除磷,除硫化物。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