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7.02.03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IPC分类号:C02F3/32; C02F3/30
摘要
一种生态复合型微循环污水处理方法。是一种用于综合性的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技术方案。主要由6大系统所组成:1)污水管网收集系统;2)立体微循环生化反应系统;3)人工湿地系统;4)香根草过滤系统;5)微动力系统;6)生态园林系统,其技术核心是立体微循环生化反应系统、人工湿地系统和香根草过滤系统,分别都具有处理污水的能力;而污水管网收集系统、微动力系统和生态园林系统则是该技术的补充与配套设计。既可以在居民集中的村寨进行综合多重单元系统的自由组合叠加应用,又可以在单家独院的分散住户进行单元系统的选择性拆分使用,为山区农村污水处理提供一种效果良好、经济实惠的新技术。
说明书
一种生态复合型微循环污水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保护,即一种生态复合型微循环污水处理方法。(TreatmentTechnology of Ecological Compound Microcirculation,以下简称“ECM技术”),是一种用于综合性的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技术方案。
背景技术
传统的无动力式厌氧反应技术、高能耗的MBR(生物膜)技术、纯人工湿地技术及小型化工业循环技术等工艺方案,它们虽然也能进行污水处理,但是其共同点是污水处理能力不强、用电能耗大、运行维护费用高,与所在地的生态和景观结合差,很难有可持续性。
ECM技术方案属于综合性多种专业技术的生态组合叠加,所涉及的专业多达10个以上,包括给排水、土建、机电、生物化学、微生物、人工湿地、香根草技术、新能源、生态、园林、环保及动植物等专业学科。既可以在居民集中(污水量大到1000m3/天)的村寨进行综合多重单元系统的自由组合叠加应用(如贵州普定县财新村的示范点及镇宁县马鞍山村的应用),又可以在单家独院(污水量少到0.2m3/天)的分散住户进行单元系统的选择性拆分使用(如选择香根草系统或人工湿地系统的单一应用),为山区农村污水处理提供一种效果良好、经济实惠的新技术。
发明内容
ECM技术主要由6大系统所组成:1)污水管网收集系统;2)立体微循环生化反应系统;3)人工湿地系统;4)香根草过滤系统;5)微动力系统;6)生态园林、田园风光系统;其技术核心是立体微循环生化反应系统、人工湿地系统和香根草过滤系统,它们是污水处理的三重保证体系,分别都具有处理污水的能力;而污水管网收集系统、微动力系统和生态园林、田园风光系统则是该技术的补充与配套设计。
ECM技术主要是利用立体微循环生化反应系统与人工湿地及香根草技术进行叠加组合,形成多重处理,一方面利用地形地势和微动力的反推作用,降低能耗;另一方面利用Ca、Mn、Cu、Fe等矿物质对生物菌种和厌氧颗粒污泥的调控与特种植物的高吸收与强降解功能,多次处理及过滤污水,实现污水治理达标的目的。同时,利用风-光互补供电和生态景观的配置,实现生态型的综合治理与农村大自然的完美结合。
立体微循环生化反应器是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与循环活性污泥系统(CASS)的基础上,针对循环曝气管及布水管系的物理性改造和厌氧颗粒污泥及菌群载体的调整,使污水的循环处理主要集中在设定的水层中间位置进行,以保持微生物菌群的稳定活性和持续性。同时,在一个可变容积的池子即反应器中所完成的进水、厌氧-缺氧-好氧的链式生化反应综合程序,是一个以完成微动力跌水曝气、沉淀、推流排水等立体循环过程,所采用的方法是多种技术与材料的集成,包括立体微循环厌氧复合菌床系统、链式生物膜反应器、多功能轻质介孔复合材料和异味气体生物除臭体系工艺。
人工湿地则是对生化反应器处理后的进一步处理,一方面利用选择性的水生植物对N、P及SS(悬浮物)进行二次过滤,另一方面则是景观搭配的另一种生态功能体现。
由于土地资源的局限性,因此利用香根草技术的高吸附、高吸收和强降解性进行第三次处理,特别是香根草的特殊品种——“华香1号”,对N-NH4、TN、TP、SS及油脂类有很高的吸附、吸收或降解能力。不仅如此,“华香1号”在冬季也能保持常绿,因此还可在冬季进一步净化污水中过剩的N、P等物质,最终实现污水治理的终极目标。
本发明的特点对比
“ECM”技术与其它几种小型化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对比。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