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渗滤液无膜法处理方法及系统

发布时间:2019-6-14 14:12:05

  申请日2019.02.28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103/06; C02F101/16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垃圾渗滤液无膜法处理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渗滤液进行水解酸化处理;对渗滤液进行反硝化处理;对渗滤液进行硝化处理;硝化处理后的渗滤液进行生化沉淀处理;生化沉淀处理得到的上清液进行氧化处理,得到达标排放液体。系统包括沿渗滤液流通方向依次衔接的除油单元、水解酸化单元、反硝化单元、硝化单元、生化沉淀单元和氧化单元。本发明采用水解酸化处理→反硝化‑硝化处理→生化沉淀→氧化处理的工艺流程对垃圾渗滤液进行高效处理,能够有效地去除渗滤液中的COD、氨氮、总氮,能够获得色度和COD都达标的出水水质;不采用膜组件,避免了洗膜和更换膜的繁琐问题,以及避免了膜浓缩液的处理难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垃圾渗滤液无膜法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对渗滤液进行水解酸化处理;

  S2,对渗滤液进行反硝化处理;

  S3,对渗滤液进行硝化处理;

  S4,硝化处理后的渗滤液进行生化沉淀处理;

  S5,生化沉淀处理得到的上清液进行氧化处理,得到达标排放液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渗滤液无膜法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S5中,向生化沉淀上清液中投加浓硫酸、七水硫酸亚铁和双氧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渗滤液无膜法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S5中,投加的七水硫酸亚铁的浓度为25%~30%,投加量为8~20L/m3处理液;投加的双氧水的浓度为25%~30%,投加量为2~8L/m3处理液。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垃圾渗滤液无膜法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S5中,氧化处理包括在氧化反应区进行氧化和在氧化沉淀区进行沉淀,其中,生化沉淀上清液在所述氧化反应区停留时间为2~6h,氧化后溶液在所述氧化沉淀区停留时间为1~3h。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渗滤液无膜法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S1之前进行的S0步骤,所述S0步骤为对渗滤液进行除油处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垃圾渗滤液无膜法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S0中,采用气浮除油工艺,向气浮反应区投加七水硫酸亚铁和聚丙烯酰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垃圾渗滤液无膜法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S0中,投加的七水硫酸亚铁的浓度为15%~28%,投加量为3~18L/m3处理液;投加的聚丙烯酰胺的浓度为0.05%~0.6%,投加量为3~15L/m3处理液。

  8.一种垃圾渗滤液无膜法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渗滤液流通方向依次衔接的除油单元、水解酸化单元、反硝化单元、硝化单元、生化沉淀单元和氧化单元,所述除油单元上设有渗滤液进水管,在氧化单元中,向排入的生化沉淀上清液中投加氧化剂,以得到达标排放液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垃圾渗滤液无膜法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污泥脱水单元,所述除油单元的污泥出口、生化沉淀单元的污泥出口和所述氧化单元的污泥出口均与所述污泥脱水单元连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垃圾渗滤液无膜法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各单元集成连接为一体式结构。

  说明书

  垃圾渗滤液无膜法处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是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垃圾渗滤液无膜法处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的发展与进步,垃圾围城形势愈发严峻,断增长的城市垃圾以及无法忍受的垃圾恶臭成为城市垃圾处理中的棘手问题。垃圾渗滤液是指来源于垃圾填埋场中垃圾本身含有的水分、进入填埋场的雨雪水及其他水分,扣除垃圾、覆土层的饱和持水量,并经历垃圾层和覆土层而形成的一种高浓度的有机废水。

  垃圾渗滤液是一种高COD、高氨氮、水质波动大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目前,国内外主要处理方法为膜处理法:预处理+厌氧处理+硝化反硝化+超滤+纳滤+反渗透。采用膜法出水水质好,但膜工艺有浓缩液的难题,一直尚未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垃圾渗滤液无膜法处理方法及系统,至少可解决现有技术的部分缺陷。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垃圾渗滤液无膜法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对渗滤液进行水解酸化处理;

  S2,对渗滤液进行反硝化处理;

  S3,对渗滤液进行硝化处理;

  S4,硝化处理后的渗滤液进行生化沉淀处理;

  S5,生化沉淀处理得到的上清液进行氧化处理,得到达标排放液体。

  作为实施例之一,S5中,向生化沉淀上清液中投加浓硫酸、七水硫酸亚铁和双氧水。

  作为实施例之一,S5中,投加的七水硫酸亚铁的浓度为25%~30%,投加量为8~20L/m3处理液;投加的双氧水的浓度为25%~30%,投加量为2~8L/m3处理液。

  作为实施例之一,S5中,氧化处理包括在氧化反应区进行氧化和在氧化沉淀区进行沉淀,其中,生化沉淀上清液在所述氧化反应区停留时间为2~6h,氧化后溶液在所述氧化沉淀区停留时间为1~3h。

  作为实施例之一,该垃圾渗滤液无膜法处理方法还包括在S1之前进行的S0步骤,所述S0步骤为对渗滤液进行除油处理。

  作为实施例之一,S0中,采用气浮除油工艺,向气浮反应区投加七水硫酸亚铁和聚丙烯酰胺。

  作为实施例之一,S0中,投加的七水硫酸亚铁的浓度为15%~28%,投加量为3~18L/m3处理液;投加的聚丙烯酰胺的浓度为0.05%~0.6%,投加量为3~15L/m3处理液。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垃圾渗滤液无膜法处理系统,包括沿渗滤液流通方向依次衔接的除油单元、水解酸化单元、反硝化单元、硝化单元、生化沉淀单元和氧化单元,所述除油单元上设有渗滤液进水管,在氧化单元中,向排入的生化沉淀上清液中投加氧化剂,以得到达标排放液体。

  作为实施例之一,该垃圾渗滤液无膜法处理系统还包括污泥脱水单元,所述除油单元的污泥出口、生化沉淀单元的污泥出口和所述氧化单元的污泥出口均与所述污泥脱水单元连通。

  作为实施例之一,各单元集成连接为一体式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垃圾渗滤液无膜法处理方法及系统,采用水解酸化处理→反硝化-硝化处理→生化沉淀→氧化处理的工艺流程对垃圾渗滤液进行高效处理,能够有效地去除渗滤液中的COD、氨氮、总氮等(去除率可达95%以上),能够获得色度和COD都达标的出水水质;该方法不采用膜组件,避免了洗膜和更换膜的繁琐问题,以及避免了膜浓缩液的处理难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