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8.04.26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IPC分类号B01D21/0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物制剂用便于清理的污泥池,包括污泥池本体,所述污泥池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内环,所述污泥池本体与内环之间设置有出水渠,所述内环的内部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一侧设置有支架,所述转盘与支架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所述支架的一侧设置有刮板,所述刮板与支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污泥池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出水管,所述污泥池本体与出水管通过螺纹旋合连接,该实用型设计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我们在内环的内部设置有转环,转环的一端设置有滚珠,转盘一端连接有支架,使得其转动起来更加的省力,减少其摩擦力,由于转环紧贴在其内部,防止污泥留到转环上,我们还在走道上面设置有防滑垫。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生物制剂用便于清理的污泥池,包括污泥池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池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内环(8),所述污泥池本体(1)与内环(8)之间设置有出水渠(4),所述内环(8)的内部设置有转盘(5),所述转盘(5)一侧设置有支架(7),所述转盘(5)与支架(7)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所述支架(7)的一侧设置有刮板(6),所述刮板(6)与支架(7)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污泥池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出水管(3),所述污泥池本体(1)与出水管(3)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所述内环(8)的内部设置有转环(10),所述内环(8)与转环(10)之间设置有滚珠(9),所述滚珠(9)镶嵌在内环(8)的内部,所述污泥池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走道(2),所述走道(2)的表面设置有设置有防滑垫(11),所述走道(2)的一侧设置有夹板(12),所述夹板(12)的一端设置有转杆(13),所述夹板(12)与转杆(13)转动连接,所述转杆(13)与走道(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制剂用便于清理的污泥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垫(11)为长方形结构,且防滑垫(11)的长度与走道(2)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制剂用便于清理的污泥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环(10)为圆环状结构,且转环(10)镶嵌在内环(8)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制剂用便于清理的污泥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12)的下端设置有橡胶垫,且橡胶垫与夹板(12)通过胶水粘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制剂用便于清理的污泥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池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漏斗状沉淀室结构,且沉淀室位于污泥池本体(1)的中间位置。
说明书
一种生物制剂用便于清理的污泥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泥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制剂用便于清理的污泥池。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污泥池,人们在使用的时候,其存在在内壁上残留一些杂质,且内壁清理的时候,不是很干净,人们在走道上面行走的时候,走道使用一段时间过后较脏,且清理起来较为麻烦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生物制剂用便于清理的污泥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制剂用便于清理的污泥池,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污泥池,人们在使用的时候,其存在在内壁上残留一些杂质,且内壁清理的时候,不是很干净,人们在走道上面行走的时候,走道使用一段时间过后较脏,且清理起来较为麻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制剂用便于清理的污泥池,包括污泥池本体,所述污泥池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内环,所述污泥池本体与内环之间设置有出水渠,所述内环的内部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一侧设置有支架,所述转盘与支架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所述支架的一侧设置有刮板,所述刮板与支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污泥池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出水管,所述污泥池本体与出水管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所述内环的内部设置有转环,所述内环与转环之间设置有滚珠,所述滚珠镶嵌在内环的内部,所述污泥池本体的一侧设置有走道,所述走道的表面设置有设置有防护垫,所述走道的一侧设置有夹板,所述夹板的一端设置有转杆,所述夹板与转杆转动连接,所述转杆与走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护垫为长方形结构,且防护垫的长度与走道相同。
优选的,所述转环为圆环状结构,且转环镶嵌在内环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夹板的下端设置有橡胶垫,且橡胶垫与夹板通过胶水粘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污泥池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漏斗状沉淀室结构,且沉淀室位于污泥池本体的中间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实用型设计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我们在内环的内部设置有转环,转环的一端设置有滚珠,转盘一端连接有支架,使得其转动起来更加的省力,减少其摩擦力,由于转环紧贴在其内部,防止污泥留到转环上,我们还在走道上面设置有防滑垫,防滑垫的两端设置有转杆和夹板,通过夹板将防滑垫固定在走道上,方便其固定和拆卸,使用久了便于人们拆卸下来清洗,使用起来十分的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