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泵式污水生物反应处理系统

发布时间:2019-5-28 16:42:40

  申请日2019.01.25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IPC分类号C02F3/30; C02F3/12

  摘要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单泵式污水生物反应处理系统,包括由隔板隔开的A池和O池,与A池内腔连通的废水进给管,与O池内腔连通的处理水排水管,所述A池的内腔与O池的内腔通过抽吸管连通,该抽吸管上设置有水泵;其中:所述抽吸管的进水口位于A池的内腔的底部,在A池的内腔的下部设置有一根回流管,该回流管的进水端与抽吸管的内腔连通,该回流管的进水端靠近水泵的出水端,所述回流管的出水口位于A池的内腔的下部;所述O池的内腔顶部固定有支撑架,该支撑架上固定有至少一个射流融气装置。本发明结构简单、缩小占地面积、制造成本低、高效低耗、使用寿命长。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单泵式污水生物反应处理系统,包括由隔板(1)隔开的A池(2)和O池(3),与A池(2)内腔连通的废水进给管(4),与O池(3)内腔连通的处理水排水管(5),所述A池(2)的内腔与O池(3)的内腔通过抽吸管(6)连通,该抽吸管(6)上设置有水泵(7);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管(6)的进水口位于A池(2)的内腔的底部,在A池(2)的内腔的下部设置有一根回流管(8),该回流管(8)的进水端与抽吸管(6)的内腔连通,该回流管(8)的进水端靠近水泵(7)的出水端,所述回流管(8)的出水口位于A池(2)的内腔的下部;

  所述O池(3)的内腔顶部固定有支撑架(9),该支撑架(9)上固定有至少一个射流融气装置(10),所述抽吸管(6)的出水口通过连接管与射流融气装置(10)的污水进水口(11)连通;

  所述射流融气装置(10)又包括三通混合管(12),该三通混合管(12)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轴心线位于一条直线上,第三通孔的轴心线与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轴心线相互垂直;所述第一通孔处固定有导水管(13),在第二通孔处固定有喷射管(14),所述第三通孔位于吸气管(15)中;所述导水管(13)的下端从第一通孔处插入三通混合管(12)的内腔中,该导水管(13)的下段的内径和外径均小于导水管(13)的上段的内径和外径,使得导水管(13)的下段的外壁与三通混合管(12)的内壁之间形成有混合腔(16),所述导水管(13)的出水口和吸气管(15)的出气口均位于混合腔(16)中,且导水管(13)的出水口位于吸气管(15)的出气口下方;所述喷射管(14)的进液口与导水管(13)的出水口之间具有间距;所述导水管(13)的进水口为污水进水口(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生物反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管(14)的内腔分为上段和下段,喷射管(14)的上段为直管段,喷射管(14)的下段的口径由上至下呈喇叭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生物反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混合管(12)的外壁上设置安装架(17),该安装架(17)与三通混合管(12)的外壁之间具有安装部(1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生物反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管(8)的出水口高于抽吸管(6)的进水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污水生物反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管(8)的轴心线与A池(2)的底平面之间形成夹角,该夹角为30°-9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生物反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进给管(4)上设置有进给控制阀(1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生物反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水排水管(5)上设置有排水阀(20)。

  说明书

  单泵式污水生物反应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结构简单、缩小占地面积、制造成本低、高效低耗、使用寿命长的单泵式污水生物反应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AO工艺将缺氧和好氧生化工艺串联起来,是一种改进型的采用活性污泥法的污水处理工艺,不仅可以降解有机物,还具有一定的除磷脱氮效果。处理时,在A池中进行缺氧段的处理,在O池中进行好氧段的处理。缺氧段主要依靠异养菌将污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悬浮物、可溶性有机物通过水解作用,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同时,在缺氧段,异养菌可以将污染物分子链上的氨基断链,产生游离态氨。好氧段主要依靠硝化菌通过硝化作用将氨氧化成硝态氮、亚硝态氮。最后,将好氧段泥水混合液回流至缺氧段,在反硝化菌的作用下,达到脱磷出氮的目的。

  但传统的AO反应器结构极其复杂,一般包括A池中的水下搅拌机,O池中的水下曝气系统,污泥回流泵,机房内的曝气风机,集中控制柜等多个部件,系统中配置的设备非常多,电气元件多,系统结构复杂,故障率高,尤其是水下的部件较多,在出现故障后非常难以维修和处理。同时能耗也非常高,使用中噪音大,使用起来不经济,设备中连接管道较多安装及制造过程复杂故障点多,同时由于机构复杂导致造价高。同时系统中还存在如水下曝气器膜片等低值易耗品。这些问题都极大的阻碍了设备的推广和普及,导致买设备贵,用设备更贵,使用维护也不方便,阻碍了环保设备的推广和普及。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的AO工艺污水处理使得能耗大、活性污泥在A池反应时间短,活性污泥消耗严重,A池需要泵、搅拌机同时用点,电能损耗大。O池一般需要跟多根曝气管,一旦某一或某些曝气管损坏,就会造成供氧不足,污水处理不达标,只有停产,放水检查维修,一旦出现此类问题,很多时候是无法维修,且机房风机运行能耗大,占地面积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缩小占地面积、制造成本低、高效低耗、使用寿命长的单泵式污水生物反应处理系统。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单泵式污水生物反应处理系统,包括由隔板隔开的A池和O池,与A池内腔连通的废水进给管,与O池内腔连通的处理水排水管,所述A池的内腔与O池的内腔通过抽吸管连通,该抽吸管上设置有水泵;其中:所述抽吸管的进水口位于A池的内腔的底部,在A池的内腔的下部设置有一根回流管,该回流管的进水端与抽吸管的内腔连通,该回流管的进水端靠近水泵的出水端,所述回流管的出水口位于A池的内腔的下部;

  所述O池的内腔顶部固定有支撑架,该支撑架上固定有至少一个射流融气装置,所述抽吸管的出水口通过连接管与射流融气装置的污水进水口连通;

  所述射流融气装置又包括三通混合管,该三通混合管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轴心线位于一条直线上,第三通孔的轴心线与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轴心线相互垂直;所述第一通孔处固定有导水管,在第二通孔处固定有喷射管,所述第三通孔位于吸气管中;所述导水管的下端从第一通孔处插入三通混合管的内腔中,该导水管的下段的内径和外径均小于导水管的上段的内径和外径,使得导水管的下段的外壁与三通混合管的内壁之间形成有混合腔,所述导水管的出水口和吸气管的出气口均位于混合腔中,且导水管的出水口位于吸气管的出气口下方;所述喷射管的进液口与导水管的出水口之间具有间距;所述导水管的进水口为污水进水口。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

  1、设备结构短小紧凑,占地面积小。

  2、设备部件少,安装极为方便,无任何技术的人员只需要花费15分钟便可完成设备安装,而传统设备需要专业人士花费近2个工作日才能完成安装。

  3、曝气效能高,能耗低,适用于多种污水处理工况。 由于射流融气装置在污水处于速度较高的喷射状态下达到液体和气体的充分混合,氧吸收率非常高,水泵的动力效率高。实践证明该溶氧方式比传统的通过风机进行曝气的曝气池处理效率高3~4倍,在相同溶氧值的情况下,该种曝气方式的曝气时间可明显缩短。

  4、外置水泵电机负荷非常,不仅运行寿命长而且而且运行能耗低、运行噪音超小,与传统设备比较,系统运行噪音值完全低于35分贝,非常适合对噪音要求较高的环境。

  5、设备便宜,无单独机房,占地少,投资少,适合广泛推广。结构简单部件少直接带来了设备成本低运行费用低的优点,在普片及广泛的推广中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