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8.04.27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IPC分类号C02F9/02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态园林景观污水过滤循环系统,包括第一净化系统和第二净化系统,第一净化系统包括初滤池,初滤池包括格栅主体、驱动单元以及池主体,格栅主体滑动安装于池主体上,格栅主体位于污水储放区内,格栅主体将污水储放区分隔形成第一储放区和第二储放区,驱动单元驱动连接格栅主体,驱动格栅主体相对于池主体滑动;第二净化系统包括污水处理筒、污水净化检测组件,污水净化检测组件包括盛水件、输水管道和限位组件,输水管道转动连接在污水处理筒的筒壁上,限位组件能够限制输水管道的转动。通过将污水进行二次净化,且净化过程中可以实时检测污水净化情况,净化效果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生态园林景观污水过滤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净化系统,所述第一净化系统包括初滤池,所述初滤池包括格栅主体、驱动单元以及池主体,所述池主体包括有污水储放区以及与该污水储放区相连通的池口,所述格栅主体滑动安装于所述池主体上,所述格栅主体位于所述污水储放区内,所述格栅主体将所述污水储放区分隔形成第一储放区和第二储放区,所述驱动单元驱动连接所述格栅主体,驱动所述格栅主体相对于所述池主体滑动,且所述格栅主体相对于所述池主体滑动时所述第一储放区和所述第二储放区的容积发生相对变化;所述池主体设置有进水口和排水口;以及
第二净化系统,所述第二净化系统包括污水处理筒、污水净化检测组件,所述污水处理筒具有用于储放污水的筒腔以及与该筒腔连通的入水口,所述筒腔中安装有污水过滤网;所述污水净化检测组件包括盛水件、输水管道以及限位组件,所述输水管道转动连接在所述污水处理筒的筒壁上,且所述输水管道与所述污水处理筒的转动轴线与所述污水处理筒的轴线倾斜设置,所述盛水件具有用于储放污水的储放槽,所述输水管道的一端与所述储放槽连通,所述盛水件位于所述筒腔内,所述输水管道具有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所述输水管道位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盛水件高于所述输水管道的出水口,所述输水管道位于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盛水件低于所述输水管道的出水口,所述限位组件安装在所述输水管道与所述污水处理筒之间,用于使所述输水管道保持在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所述排水口连通所述入水口,所述入水口以及所述输水管道与所述污水处理筒的连通位置位于所述污水过滤网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园林景观污水过滤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主体包括至少一对相对设置的池壁,所述格栅主体位于两个所述池壁之间,所述格栅主体的一侧位于所述池主体的池底,所述格栅主体的另一侧朝向所述池口延伸;所述格栅主体沿所述池壁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池主体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园林景观污水过滤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净化系统还包括滑轨,每个所述池壁上安装有一条所述滑轨,两条所述滑轨平行设置,每条所述滑轨的长度方向沿所述池壁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格栅主体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连接侧,每个所述连接侧上安装有滑轮,所述滑轮行走于对应的所述滑轨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生态园林景观污水过滤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驱动单元位于所述格栅主体的两侧,每组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电机、牵引绳以及绕线盘,所述绕线盘安装于所述电机上,所述牵引绳的一端绕设在所述绕线盘上,其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格栅主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园林景观污水过滤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净化检测组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安装在所述输水管道与所述污水处理筒之间,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污水处理筒外,且所述弹性件令所述盛水件具有靠近所述污水处理筒的底部的转动趋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园林景观污水过滤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杆以及卡块,所述限位杆铰接在所述污水处理筒外,所述卡块安装在所述污水处理筒外,所述卡块上设置有卡槽,所述输水管道的管壁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槽,所述限位杆转动过程中能够卡接在所述卡槽中,且所述限位杆转动过程中能够抵接在所述限位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园林景观污水过滤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净化检测组件还包括拉环,所述拉环位于所述污水处理筒的外部,所述拉环安装在所述输水管道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园林景观污水过滤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净化检测组件还包括封堵件,所封堵件封堵在所述输水管道的远离所述盛水件的端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园林景观污水过滤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水件设置为圆柱形筒体,所述圆柱形筒体的一端封堵,所述圆柱形筒体的内壁围成所述储放槽,所述输水管道与所述储放槽于所述圆柱形筒体的另一端处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园林景观污水过滤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管道上设置有观察部。
说明书
生态园林景观污水过滤循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生态园林景观污水过滤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和关注,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与环境治理密不可分。
在环境治理过程中,主要有污水治理、垃圾处理、废气治理等。
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传统的在污水处理过程中至少存在如下缺点:
传统的污水处理过程中污水直接储放在一个池主体中进行处理,处理效率低,治理效果差,且不便于检测治理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园林景观污水过滤循环系统,以改善传统的生态园林污水排放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态园林景观污水过滤循环系统,包括:
第一净化系统,所述第一净化系统包括初滤池,所述初滤池包括格栅主体、驱动单元以及池主体,所述池主体包括有污水储放区以及与该污水储放区相连通的池口,所述格栅主体滑动安装于所述池主体上,所述格栅主体位于所述污水储放区内,所述格栅主体将所述污水储放区分隔形成第一储放区和第二储放区,所述驱动单元驱动连接所述格栅主体,驱动所述格栅主体相对于所述池主体滑动,且所述格栅主体相对于所述池主体滑动时所述第一储放区和所述第二储放区的容积发生相对变化;所述池主体设置有进水口和排水口;以及
第二净化系统,所述第二净化系统包括污水处理筒、污水净化检测组件,所述污水处理筒具有用于储放污水的筒腔以及与该筒腔连通的入水口,所述筒腔中安装有污水过滤网;所述污水净化检测组件包括盛水件、输水管道以及限位组件,所述输水管道转动连接在所述污水处理筒的筒壁上,且所述输水管道与所述污水处理筒的转动轴线与所述污水处理筒的轴线倾斜设置,所述盛水件具有用于储放污水的储放槽,所述输水管道的一端与所述储放槽连通,所述盛水件位于所述筒腔内,所述输水管道具有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所述输水管道位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盛水件高于所述输水管道的出水口,所述输水管道位于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盛水件低于所述输水管道的出水口,所述限位组件安装在所述输水管道与所述污水处理筒之间,用于使所述输水管道保持在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所述排水口连通所述入水口,所述入水口以及所述输水管道与所述污水处理筒的连通位置位于所述污水过滤网的两侧。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池主体包括至少一对相对设置的池壁,所述格栅主体位于两个所述池壁之间,所述格栅主体的一侧位于所述池主体的池底,所述格栅主体的另一侧朝向所述池口延伸;所述格栅主体沿所述池壁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池主体滑动。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净化系统还包括滑轨,每个所述池壁上安装有一条所述滑轨,两条所述滑轨平行设置,每条所述滑轨的长度方向沿所述池壁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格栅主体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连接侧,每个所述连接侧上安装有滑轮,所述滑轮行走于对应的所述滑轨上。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单元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驱动单元位于所述格栅主体的两侧,每组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电机、牵引绳以及绕线盘,所述绕线盘安装于所述电机上,所述牵引绳的一端绕设在所述绕线盘上,其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格栅主体上。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污水净化检测组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安装在所述输水管道与所述污水处理筒之间,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污水处理筒外,且所述弹性件令所述盛水件具有靠近所述污水处理筒的底部的转动趋势。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杆以及卡块,所述限位杆铰接在所述污水处理筒外,所述卡块安装在所述污水处理筒外,所述卡块上设置有卡槽,所述输水管道的管壁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槽,所述限位杆转动过程中能够卡接在所述卡槽中,且所述限位杆转动过程中能够抵接在所述限位槽中。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污水净化检测组件还包括拉环,所述拉环位于所述污水处理筒的外部,所述拉环安装在所述输水管道上。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污水净化检测组件还包括封堵件,所封堵件封堵在所述输水管道的远离所述盛水件的端部。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盛水件设置为圆柱形筒体,所述圆柱形筒体的一端封堵,所述圆柱形筒体的内壁围成所述储放槽,所述输水管道与所述储放槽于所述圆柱形筒体的另一端处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输水管道上设置有观察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生态园林景观污水过滤循环系统,其结构简单合理,便于制造加工,安装与使用方便,同时,该污水处理系统能够在污水处理时将污水进行多阶段净化,净化效果好,净化过程中的杂质便于集中化处理,节省成本,且便于实时检测净化效果,提高净化质量。具体如下:
本实施例提供的生态园林景观污水过滤循环系统,其包括有第一净化系统和第二净化系统,在净化过程中,将污水排放至第一净化系统的池主体中储存起来,在池主体中安装有格栅主体,格栅主体将池主体分隔形成了第一储放区和第二储放区,第一储放区和第二储放区通过格栅主体上的孔连通,格栅主体在驱动单元的功能作用下相对于池主体滑动,在格栅主体滑动过程中,改变了第一储放区和第二储放区的容积,也即第一储放区容积变大时,第二储放区容积变小,相反,第一储放区容积变小时,第二储放区容积增大。在污水净化过程中,设定第一储放区为污水进入的区域,则污水经过格栅主体后进入到第二储放区,第二储放区内的污水输送至下一个处理环节进行污水处理。即污水从第一储放区进入到初滤池后,污水经过格栅主体过滤后,杂质留在了第一储放区,过滤后的污水进入到第二储放区,在需要清理杂质时,移动格栅主体,将第一储放区的容积缩小,这样,位于第一储放区内的杂质所在的空间减小,杂质更加集中,在处理杂质过程中,杂质不易到处漂浮,清理更加的方便快捷,节省人力物力。然后将净化后的污水排放至污水处理筒中,在污水过滤网的作用下进行二次净化,净化效果好,在污水处理筒中的污水可以通过污水净化检测组件进行净化效果的检测,便于实时监控净化情况,及时作出调整,且净化效果达到排放标准时直接排放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