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二氯异氰尿酸钠水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2018-2-17 16:54:37

  申请日2016.06.03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IPC分类号B01F7/18; B01F1/00; B01F15/02; B01F15/00; C02F1/72

  摘要

  本发明涉及利用二氯异氰尿酸钠的船舶压舱水处理装置,包括:筒,具有排放并流入清水的流入部及排出部,并且分别在所述流入部及排出部设置流入阀及排出阀,并且装有二氯异氰尿酸钠;及溶解罐,与所述筒的排出部连接,并且具有搅拌所述二氯异氰尿酸钠的搅拌机。从而,本发明具有能够安全并容易获取粉末状的二氯异氰尿酸钠的效果。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利用二氯异氰尿酸钠的船舶压舱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筒,具有排放清水以及使清水流入的流入部及排出部,分别在所述流入部及排出部设置流入阀及排出阀,装有二氯异氰尿酸钠;及

  溶解罐,与所述筒的排出部连接,具有搅拌所述二氯异氰尿酸钠的搅拌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二氯异氰尿酸钠的船舶压舱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为多个并且并列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二氯异氰尿酸钠的船舶压舱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筒的侧面部形成透明窗,以掌握内装的所述二氯异氰尿酸钠的使用与否情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二氯异氰尿酸钠的船舶压舱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与所述溶解罐分别确定使所述二氯异氰尿酸钠的溶解度达到4%或8%、12%的容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二氯异氰尿酸钠的船舶压舱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溶解罐设置有电导率传感器,来测量被溶解的所述二氯异氰尿酸钠的导电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二氯异氰尿酸钠的船舶压舱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入阀及所述排出阀为手动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利用二氯异氰尿酸钠的船舶压舱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流入阀的流入侧设置自动流入阀,而在所述排出阀的排出侧设置自动排出阀。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利用二氯异氰尿酸钠的船舶压舱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溶解罐外侧设置冷却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利用二氯异氰尿酸钠的船舶压舱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船舶压舱水处理装置为,

  在所述溶解罐设置测量水位的液位传感器,

  所述船舶压舱水处理装置还包括:

  控制部,根据从所述液位传感器传达的水位信号,开放或关闭所述自动流入阀及所述自动排出阀。

  说明书

  利用二氯异氰尿酸钠的船舶压舱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二氯异氰尿酸钠(NaDCC)的船舶压舱水处理装置,更详细地说,涉及一种能够安全获取粉末状(Granule type)的二氯异氰尿酸钠的利用二氯异氰尿酸钠的船舶压舱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在海上运输的过程中,为了类似货物的相互交换,除了往返的船舶之外大部分货船是单程的。并且,单程运输以满载的状态航行之后返航时,为了提高船舶的平衡、稳定性及操纵性能等,使压舱水(ballast water)流入船内,以压载的状态进行航海。

  这时,压舱水在某一港口填满被移送到另一港口并被排到新的港口内,由此排放包括于从远处运输来的压舱水中的海洋生物及致病菌,该海洋生物及致病菌的排放不仅有害于新的环境,还能危害新港口的人与动物。

  若将非天然性海洋生物引入新生态系,则对于新种类能够给不具备自然防御体系的天然植物群及动物群造成破坏性的影响。并且,诸如霍乱的新细菌性致病菌有可能存在于原来的港口。这种致病菌随着时间的经过在压载舱内繁殖,进而可在放出该致病菌的区域中引起疾病。

  对于由这种海洋生物及致病菌引起的危险,杀灭存在于压舱水内的上述病菌,进而可控制这种危险。

  对于杀灭生物的方法正在广泛的使用电解法,该电解法利用电解海水而生成的次氯酸钠来处理压舱水。

  但是,利用上述电解方式的压舱水处理,需将海水中的NaCl变换为NaClO,因此在海水地区中容易使用,但是在船舶航行诸如河流的淡水区域(尤其是,盐分浓度0.5psu以下的区域)中航行的情况下,存在无法使用电解法的缺点。

  另一种方法为,为了也能在淡水区域有效处理压舱水,除了电解以外,还通过注入杀菌剂的药品对压舱水进行杀菌的处理方法。

  在这种杀菌剂中,二氯异氰尿酸钠(NaDCC(Sodium dichloro-isocyanur ate)以下称为“NaDCC”)的价格低并且具有强力的杀菌力,因此多使用于杀菌处理。

  但是,NaDCC严重刺激眼睛,吸入有毒,吞食有害,因此需要非常慎重使用。

  水溶液形态的NaDCC体积大并且因为温度而降低品质(Degradation),因此为了适当的保管,存在限制使用并且很难大容量处理的缺点。

  粉末状(Granule Type)NaDCC容易飞散粉尘,因此很难获取。因此,在补充粉状NaDCC时,应该配备安全装备并由专人执行,因此作业时间长。并且,NaDCC粉尘容易飞散,因此需要并且的换气装置,因此存在整体系统复杂并且系统变大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10-1472528号(2014.12.08)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尤其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获取粉状的NaDCC的利用NaDCC的船舶压舱水处理装置。(解决问题的手段)

  根据为了达成上述目的而提出的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利用二氯异氰尿酸钠的船舶压舱水处理装置包括:筒,具有排放并流入清水的流入部及排出部,并且分别在所述流入部及排出部设置流入阀及排出阀,并且装有二氯异氰尿酸钠;及溶解罐,与所述筒的排出部连接,并且具有搅拌所述二氯异氰尿酸钠的搅拌机。

  在这里,筒为多个并且并列连接。

  并且,筒侧面部也可包括透明窗,来掌握是否使用所述内装的二氯异氰尿酸钠。

  并且,分别确定所述筒与所述溶解罐的容量为,使所述二氯异氰尿酸钠的溶解度在4%或8%、12%。

  并且,在溶解罐可设置有电导率传感器,来测量被溶解的所述二氯异氰尿酸钠的导电率,并且在外侧可设置冷却部。

  并且,流入阀及排出阀可以是手动阀(Manual Valve),也可在所述流入阀的流入侧设置自动流入阀,在所述排出阀的排出侧设置自动排出阀。

  在所述溶解罐设置测量水位的液位传感器,所述船舶压舱水处理装置还包括控制部,根据从所述液位传感器传达的水位信号,开放或关闭所述自动流入阀及所述自动排出阀。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粉末状的NaDCC装于筒内部,进而具有能够安全地供应NaDCC而不飞散的效果。

  并且,根据本发明,使内装粉状的NaDCC的多个筒能够并列安装,进而具有能够供应大容量NaDCC的效果。

  并且,根据本发明,在内装有粉末状的NaDCC的筒的流入侧与排出侧设置开关阀,进而具有防止内装的NaDCC向外部泄漏并且无需并且的换气装置等的效果。

  并且,根据本发明,内装粉末状NaDCC的筒的流入侧与排出侧设置自动阀,进而具有能够向溶解罐供应所需量的NaDCC。

  并且,根据本发明,内装NaDCC的筒的侧面部包括透明窗,进而具有能够掌握是否使用内装的NaDCC的效果。

相关推荐